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官箴言     
《党员文摘》2006,(2):24-24
水利局张局长是临近年底才走马上任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加上春节将至,所以,他发话了:今年,希望全局上下都能过一个廉洁的春节,从我做起,谁也不准收礼,谁也不准送礼,谁给我送礼,甭怪我不客气!  相似文献   

2.
“箴言”     
正张局长是新调来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加之春节将至,张局长发话:"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检讨书!希望全局上下都能过一个廉洁健康年,谁给我送礼,甭怪我不客气。礼我不收,但检讨书我是要收的!"送还是不送,全局上下,人人都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辗转反侧,彻夜未眠,"原地踏步"多年的王科长准备"赌"一把——送!张局长收下了,但收的时候面无表情,或者说收得很严肃。春节过后,春暖花开,王科长种下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发"芽"了——张局长找王科长谈话,说了很多。有一段话,王科长记得特别深  相似文献   

3.
廖正彩 《廉政瞭望》2003,(9):16-16,19-20
2002年12月27日下午,刚到任三个多月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县委书记汪浞波在县直机关和乡镇干部大会上字正腔圆地强调:“元旦、春节快到了,作为领导干部要廉政,不能收礼、不能收‘红包’,更不要送礼。我们要以身作则……”台下响起阵阵掌声。但谁也没有料到,就在汪浞波慷慨陈词之时,纪检机关的工作人员正在台下等候  相似文献   

4.
小议穷县富“派头”王民安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越来越注重摆阔,讲究起"派头"来了。不仅"大款"摆阔,"小款"也摆阔;富裕地区摆阔.一些穷困地区也摆阔。且举几例。县穷礼不穷。别看是穷县.送礼收礼风颇为盛行。有道是"礼多人不怪"、"当官不打送礼的"。于...  相似文献   

5.
一飞 《党员文摘》2008,(5):16-17
“民工司令”张全收 2007年11月11日早晨7点,深圳平湖。400多名身着蓝色厂服的农民工在一片空地上整齐站立,张全收拿着小喇叭用河南话喊话: “同志们!今天我给大家交待件事,今后有谁敲诈我们.马上汇报。只要有我在,我们的队伍这么大,我们怕什么?”  相似文献   

6.
人文历史     
《支部生活》2015,(2):48
包拯婉拒皇帝寿礼宋仁宗时,朝野上下送礼之风盛行。在官场中收受礼品不但不遭非议,反而成了一种会待人交友、显示德高望重的殊荣。所以许多人更乐此不疲,以收礼为荣,多多益善。包拯对这股送礼收礼之风始终持反对意见,曾几次奏疏皇帝,请求颁诏禁止官员之间送礼收礼的恶习,以开廉洁之风。  相似文献   

7.
声音     
“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局长!”——5月19日下午,兰州市城关区旅游局局长张德礼在一起小小的交通事故后,问对方:“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局长!”结果惹怒对方,双方大打出手。  相似文献   

8.
龙平平  张曙 《实践》2014,(6):35-35
<正>"不收礼、不吃请",这是陈云为自己立下的一条规矩,他不仅身体力行,还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不违反,凡是有人送礼,必须向他报告,不得擅自收下。他说:"送礼是有求于我,收下后,决定事情必有偏差。"陈云不收礼,有口皆碑。有一次,陈云回故里探亲,回程时,乡亲们送了一些土特产表示心意。陈云知道后,一边表示感谢,一边让随行的工作人员将礼品如数退回,并幽默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3,(3):30-31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9999!"这是近日在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因为在去年的最后一天,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相关司法解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两高"明确了"行贿罪"模糊地带,凡送礼超过1万元,很可能就要被界定为行贿罪,但一万元的数额还是让许多人纠结,有人提出,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中央纪委屡次发文,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礼、吃喝等。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单位和个人“暗度陈仓”,运用网络交易逃避监督,而且送礼与收礼互不见面。  相似文献   

11.
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收礼之风。尤其在官场中,收受礼品不但不遭非议,反而成了一种待人交友之道、显示德高望重之机。  相似文献   

12.
有位廉洁的县委书记一直奉行“不送礼、不收礼”的为官之道。逢年过节就举家外出躲礼,平时难以拒收的礼也一律上交纪委。然而他的这一举动竟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和挤对。有的说他沽名钓誉,有的认为这样的书记不会“团结”人,干不出啥大事来,一些同僚也明显疏远他。在一次干部民主测评中,这位廉洁书记得分竟然排名靠后。他无奈地感叹道:“腐败易,不腐败太难!”  相似文献   

13.
提拔有因     
我是一家机关办公室文字秘书,平时爱好书法,是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前些日子,我们局调来一位新局长,姓谭。谭局长上任不久,我在填他履历表时得知他就要过生日了。于是,我把消息透露给了局里不错的同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局里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大家摸不透谭局长的脾气,谁也不敢贸然送礼。  相似文献   

14.
石平 《求是》2012,(7):57
陈云同志多次遇到有人向他送礼,但都无一例外地拒绝了。他说:"送礼是有求于我,收下后,决定事情必有偏差。"在一生的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不收礼、不吃请,有口皆碑。我们党内许多优秀干部都像陈云同志一样,从点滴小事入手,自觉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人品是官品的基础,官品  相似文献   

15.
淡化送礼     
我这里说的是私人交往中的送礼,至于求官跑官的送礼、公事私办的送礼,在此不论.送礼,作为人际关系的一个内容,是谁也免不了的,故有"礼尚往来"之古语(当然这个"礼"不单纯是物).  相似文献   

16.
陈云同志一生清正廉明、公道正派,曾经多次遇到有人送他礼物,他都无一例外地拒绝了。在他的一生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不收礼、不吃请,有口皆碑。他语重心长地说:"送礼必定是有求于我,决策时必有偏差。""若收礼决策必有偏差"是一记警钟,时刻提醒干部要克己私欲、一心为公,把权用好、用对、用到经济  相似文献   

17.
病情标志     
《党员文摘》2007,(9):37-37
局长因病住院,医生很快确诊他患了肝癌。局长家人隐瞒病情,安慰他说:“你的病情不很严重,很快就能出院了……”局长却叹道:“你们别骗我了,我知道自己已惠了绝症。”家人面面相觑,不知因何泄密。局长又苦笑着说:“过去我打个喷嚏都有人来给我送礼,这次住院却没一个人来看望我,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相似文献   

18.
厂门口的检讨书○侯秀茹提起白银铬盐化工厂厂长、白银市人大代表杨正大同志的清廉事迹,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两年前的一桩小事。一天清晨,铬盐化工厂的职工一走进厂门,就被一张醒目的“检讨书”吸引住了。检讨书上写着:6月19日,我来贵厂采购芒硝,当时要求发货的...  相似文献   

19.
忠诚的税官     
四年前,山东省单县地税局正式挂牌成立了,戚保胜担任局长、党组书记。四年中,地税局有个远近闻名的“不”字准则,即对待税收工作,“不准说不干,不准说干不了,不准以任何理由推委扯皮”;对待来办事的纳税人“不准说不归我管,不准说管不了,不准以任何理由踢皮球”...  相似文献   

20.
提拔有因     
<正>我是一家机关办公室文字秘书,平时爱好书法,是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前些日子,我们局调来一位新局长,姓谭。谭局长上任不久,我在填他履历表时得知他就要过生日了。于是,我把消息透露给了局里不错的同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局里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大家摸不透谭局长的脾气,谁也不敢贸然送礼。大家让我这个办公室资深秘书探探风声。思忖再三,我决定亲自书写一幅书法作品,给谭局长送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