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拉美人看新自由主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早在 2 0世纪 70年代 ,新自由主义思潮就流入拉美。尤其在皮诺切特当政时期的智利 ,新自由主义成了政府制定经济改革政策的理论基础。进入 80年代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越来越流行 ,这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第一 ,由于拉美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拉美国家希望早日摆脱危机的愿望越来越强。新自由主义乘机为拉美国家开出了改革的“处方”。第二 ,在 80年代拉美“民主化”潮流中上台的所谓拉美“新一代领导人”多在西方国家接受过教育 ,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 ,学术界为新自由主义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 ,东亚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一分为二看待拉美的经济改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 关于拉美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苏振兴教授在《改革与发展失调》一文 1 中 ,专门谈到了新自由主义对拉美经济改革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限制拉美经济改革的自主性、在改革与发展关系上的误导、在国家与市场关系上的误导等 3方面。他特别谈到 ,西方国家要求众多的拉美国家都按“华盛顿共识”这个惟一的处方实行改革 ,力图将拉美国家的决策者引向新自由主义的轨道 ;它们不是把新自由主义单纯看作是一个经济学流派 ,而是要用这种思想来规范拉美国家的政治取向。笔者认为 ,指出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对不少拉美国家来说 ,新自由主义确实是祸水。诺…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改革的内外动因、具体内容和改革的结果来看,拉美的经济改革具有明显的新自由主义倾向。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反对公有制,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否定社会主义。拉美经济改革是诸多内外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但每一个因素都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有着密切关系。拉美经济改革的内容完全符合新自由主义各派经济学家的政策主张。从改革结果来看,经济改革从总体上提高了拉美国家的经济自由度。  相似文献   

4.
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为什么必然失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拉美新自由主义结构改革成效的评价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颇多争议。由于基本立场和出发点的不同以及对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特征和本质在认识上的分歧,不同学者对新自由主义改革在拉美的实践做出的解释和评价大相径庭;著名学者各执己见,针锋相对,可见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问题影响之巨大。一 “令人失望”的改革对一项改革的成效进行评估,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准之上。衡量改革成败,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列出很多标准,但其中有两个标准必不可少。第一,改革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改革没有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自由主义与拉丁美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最近 30年间 ,新自由主义一直主导着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 ,拉丁美洲成了新自由主义的“实验场”。是新自由主义者对拉丁美洲格外青睐 ,还是拉美人对新自由主义情有独钟 ?总之 ,新自由主义为什么能在拉美大行其道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大凡一种思想或意识形态能在某个地区流行 ,都不会是某种偶然现象 ,而必然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拉丁美洲之所以从 70年代以来成为新自由主义的“实验场”,是多种内外因素互动的结果。(一 )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衰落为新自由主义进入拉美提供了历史机遇2 0世纪 30年代的资本主义大萧条沉重打击了拉美国…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5月 10日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举行报告会 ,邀请参加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的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副执行秘书雷纳尔多·巴赫拉赫和生产、生产率与经营部官员马里奥·西莫利介绍有关全球化与拉美经济、拉美技术创新体系的情况。一 关于全球化与拉美经济巴赫拉赫认为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事实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 ,它都客观存在 ,你不能对它采取“鸵鸟政策”。2 0世纪 90年代拉美各国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对各国本国的经济调整 (如财政、货币方面的调整 )有一定的成效 ,但对拉美各国参与全球化并不是有效的 ,新自由主义改革加剧了拉…  相似文献   

7.
改革与发展失调--对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的整体评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拉美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自由市场经济",实现由内向发展模式向外向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因此,对拉美改革成效的评估,应着眼于经济体制与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这三个层面.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进行得可谓轰轰烈烈,经济体制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方面却乏善可陈.拉美国家的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和失误.(一)改革措施之间缺乏相互的协调.(二)未能正确处理市场开放与生产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三)资本集中的趋势在强化.(四)靠外资来促进进口和推动经济增长.(五)汇率与利率政策失当.(六)财政改革计划没有达到目标.如果把拉美在改革进程中遇到的上述问题都归咎于拉美各国政府的决策不当,恐怕是缺乏说服力的.新自由主义对拉美经济改革的影响不容忽视.新自由主义对拉美产生的消极影响可归纳为限制了拉美经济改革的自主性,在改革与发展关系上误导拉美,在国家与市场关系上误导拉美.  相似文献   

8.
20世纪 80年代初 ,在拉美掀起了一场新自由主义改革。在改革的进程中 ,拉美经历了短暂的低速经济增长之后 ,又陷入了“失去的”状态。一 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的三个亮点  智利最早于 1 973年开始改革 ,其他拉美国家基本上在 80年代开始改革。在 2 0~ 30年的改革历程中 ,拉美地区出现了三个改革的亮点 ,即智利、阿根廷和墨西哥。智利是改革的“先锋”,成绩也最好 ,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稳健的金融体系成功地抵御了数次金融危机的冲击 ,养老金体制改革促进了金融部门的发展 ,稳定了经济和社会。但是 ,认真分析智利的改革 ,可发现许多非“…  相似文献   

9.
20 0 0年 9月 1 1日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经济室组织召开了“拉美经济改革回顾与前瞻学术讨论会”。来自中联部、国际关系研究所和拉美所的3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学者们就拉美经济改革的现状和形势、拉美的金融体制改革、拉美经济改革的成效及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一 关于拉美经济改革的成效和问题与会学者普遍认为 ,债务危机爆发前后 ,迫于内部经济发展资金接近枯竭的严峻形势和国际社会尤其是债权国以及国际组织的压力 ,始于 80年代中期 (智利始于 70年代 )的拉美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关于其成效与问题 ,与会学者分别…  相似文献   

10.
拉美"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的地区主义”是 9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新特点。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是拉美出现“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外在必要条件 ,拉美的民主化进程和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是其产生的内在推动力。拉美经委会在总结 90年代拉美一体化新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开放的地区主义”战略思想 ,以指导拉美一体化继续朝着具有“开放性”的地区一体化方向发展。一体化模式的转变和中国加入WTO ,为中拉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拉同属WTO成员 ,这就扫清了双边贸易中的许多障碍 ,为中拉贸易创造了互利的外部环境 ,双方存在着扩大经贸关系的巨大潜力 ,有利于中拉经济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同时 ,对中拉拓展经贸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双声符字是越南喃字中极为独特的一类,可分为联合结构和偏正结构两小类.《新编传奇漫录》中的双声符字数量不多,却充分体现了这类字“声符+声符”的构造特点.此类字既与汉字密切相关,又展现了越南在发展民族文字方面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王佳 《国际资料信息》2010,(4):36-38,35
2010年3月11日,米盖尔·胡安·塞巴斯蒂安·皮涅拉·埃切尼克(Miguel Juan Sebastian Pinere Echenique)正式宣誓就职,成为智利共和国新任总统。皮涅拉于1月17日作为反对派联盟“争取变革联盟”的候选人,以51.7%的得票率在大选中获胜,成为智利52年来首位通过选举当选的右翼党派总统。这位在智利“2·27”大地震后就任的总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恢复文人体制后,拉美的文-武关系主要有四种类型军人控制体制、军人监护性体制、有条件的军人服从体制和巩固的民主控制体制.不同文-武关系模式的形成,部分取决于军政权向文人政权转型的方式,部分取决于转型前的军人政府政治体制的本质.转型后的体制类型既不是在文人体制外表掩饰下军人控制的政权,也远未实现民主的文-武关系.拉美国家转型后的文-武关系不仅差异巨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梅内姆政府实行的众多改革措施中 ,国有企业私有化最为引人注目。改革前 ,阿根廷经济国有化程度非常高 ,国有企业基本上垄断了主要经济部门。由于国家过多干预经济发展和长期实行高保护政策 ,多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差 ,亏损严重 ,国家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以支持国有企业的生存。1 2 0世纪 80年代末 ,阿根廷经济状况严重恶化 ,国有企业私有化势在必行。梅内姆政府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削减公共财政赤字和外债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改善宏观经济状况 ;提高企业效率 ;转变经济体制和结构 ,刺激市场竞争 ,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一…  相似文献   

15.
20 0 4年 9月 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国别室举行了题为“NAFTA十周年回顾”研讨会。所内外近 60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讨论会。会议围绕 NAFTA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对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影响、对墨西哥农业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与会者首先听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研究员所做的题为“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对策”的报告。首先 ,他对 90年代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情况、类型分布、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区域化是否会导致多边贸易体制的停滞等问题做了简要的…  相似文献   

16.
浅析巴西的电力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 ,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财政危机 ,这使得国家投资国有企业的能力严重受限。宏观经济层面的不利局面最终影响到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 ,旨在促进改革的私有化进程作为结构调整的一部分或是“一揽子”计划 ,便呼之欲出。本文拟以巴西电力体制改革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 ,试图总结一些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一 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长期以来 ,巴西得益于地理优势产生的水电潜力 ,但是现在却经历着水电系统的自然限制 ,正处于严重的电力短缺 ,进一步发展水电资源的前景正在被快速地耗竭 ,这是一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另…  相似文献   

17.
20 0 4年 9月 2 8日下午 ,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前秘书长约瑟夫·特兴教授在该基金会驻京代表荣敏德先生的陪同下 ,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做了题为“拉美民主化进程”的报告。出席报告会的有来自中国外交部拉美司、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和社科院拉美所等单位的 40多位专家学者。社科院拉美所所长郑秉文研究员致欢迎词。在阐述拉美的民主化进程之前 ,特兴教授首先澄清了“拉美”一词的概念。他认为 ,正确认识拉美和拉美各国的情况是研究拉美政治的前提条件 ,因此必须首先阐明拉美这一概念。他认为 ,受地理和文化两个要素的影响 ,真正…  相似文献   

18.
巴西多西河谷公司 ( Companhia Vale do RioDoce,CVRD)又译淡水河谷公司 ,曾是最大的国营采矿业垄断公司 ,有着巴西国有企业“皇冠上的宝石”的美誉。私有化改制后 ,CVRD已成为世界矿业巨头之一和巴西参与全球企业集团竞争的成功典范。一CVRD成立于 1 942年 6月 1日 ,前身为英属伊塔比拉铁矿 ( Itabira)和维多利亚—米纳斯铁路公司 ( Vitoria- Minas Railroad) ,经英国政府国有化后交给巴西政府 ,隶属巴西联邦政府矿业动力部。 CVRD拥有伊塔比拉矿山和卡拉雅斯矿区的开采权 ,铁矿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80 % ,主要矿产可开采近 40 …  相似文献   

19.
拉美"研究与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与发展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其成效主要在于政府、大学和企业三者在科学、技术、开发以及开发的商业化等领域的合作.早在20世纪60年代拉美开始创立国家创新体系时,就已关注国家内部不同创新部门的关系问题,30多年里不断尝试促使它们之间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一 国有企业转制的尝试自 2 0世纪 30年代瓦加斯政府执政后 ,为了发展本国经济 ,特别是发展工业 ,政府开始干预经济 ,建立和发展新兴产业。当时 ,巴西的大庄园主在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 ,但对于建立和发展基础工业来说 ,他们的资金和技术是望尘莫及的。因此 ,发展工业 (民族工业 )的重任很自然地落在政府肩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世界掀起发展民族经济的浪潮 ,建立国有企业成为巴西发展民族经济的头等大事。 1 942年 ,政府利用美国在东北部地区建立军事基地的计划 ,从美国贷款 2 0 0 0万美元 ,建立了年产 2 0 0万吨钢的钢铁厂和国有钢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