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郊区的山区半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62%,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中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是以涵养北京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为主,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生态经济。辽宁东部山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发展一直被视为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绿色生态屏障"。本文就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为代表的辽宁东部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发展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以六盘水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毅 《理论与当代》2012,(10):27-30
六盘水是最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山区石灰岩成土艰难、土层薄、生态脆弱,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因此山区不但大多处于贫困状态,成为扶贫攻坚主战场,而且成为“两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那么,喀斯特山区扶贫攻坚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什么,究竟走什么路子?为此,根据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和中共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六盘水为例,探讨符合喀斯特山区实际的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路径。一、强化动力:弄清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优势和劣势弄清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的优势和劣势,是探讨喀斯特山区发展之路的前提。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化优势为信心动力,化劣势为挑战动力。就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看,至少有五大优势:水资源优势。六盘水处于珠江、长江水系上游的分水岭地区,珠江水系57条,乌江水系14条,其中10公里以上河流43条,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狭,水流急,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是发展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和扶贫攻坚必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生态经济.辽宁东部山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发展一直被视为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绿色生态屏障”.本文就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为代表的辽宁东部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叶再春 《前线》2010,(12):30-31
##正##地处北京西北部的延庆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生态环境优良,是首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行将收官的"十一五"时期,延庆县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延庆特色的科学发展道  相似文献   

6.
京都日见添新绿。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北京的绿化林业步伐明显加快,全民绿化意识得到提高,绿化美化建设已被提升到生态城市建设的高度。构筑三道绿色生态屏障进入21世纪以后,一个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的“生态战略思路”形成,即“建设林业三大体系,构筑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实现跨越式发展,创建生态城市。”贯彻落实这一生态战略思想,全市绿化美化建设的速度加快,水平提升。北京的地貌由城市中心区、中心区外围的平原和地处平原东、北、西三面“U”字型的山区所构成。根据这一特点,市委市政府决定建成三个绿色生态圈,即:三道绿色生…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市委书记蔡奇在基层调研时指出,浅山区是反映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晴雨表。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让浅山区建设成为首都城市建设发展的第一道生态屏障。统筹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首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以城镇化为背景,是充分考虑城乡之间互动过程中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实际,谋求生产、生活中人与自  相似文献   

8.
林昌富 《当代贵州》2014,(32):34-34
正黄平县是长江流域重要涵养水源区和天然生态屏障,坚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开放合作创新路径,力促发展特色生态经济,确保青山常在、碧水长流,为贵州省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出贡献。在保护中建设,构筑"一江一河"生态屏障。黄平以建设朱家山原始森林保护区、舞阳河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重点,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低产林改造、生态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  相似文献   

9.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13,(11):26-28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如何涵养发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涉及三峡库区、秦巴山区等区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并重,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建设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10.
金小麒 《当代贵州》2010,(21):35-35
<正>我省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省份,全省林业用地1.32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9.8%,森林、林木、林地成为农民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因此,贵州加快发展林业,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1.
乾轩 《前线》2011,(5):45-46
北京西部地区(指石景山区、门头沟区两区全境,丰台区河西地区、房山区的山区及永定河流域地区)是首都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首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的重要区域。今年一月,市政府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这件京政发[2011]1号文明确提出转型发展的目标:“十二五”时期.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和首都功能拓展的重要承载区。  相似文献   

12.
张家臻 《前线》2020,(4):19-21
维护和保障边境牧区生态安全,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要求,是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现实需要。加强边境牧区生态安全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边境牧区生态安全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我国边境牧区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吴太泉 《当代党员》2013,(11):29-29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集大库区、大山区、大农村于一体,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该功能区发展定位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可见,该功能区既承担着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大责任,也面临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渝东北区县应紧扣功能定位,走出符合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门头沟区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实现由资源导向型地区向生态涵养发展地区转变,对于经常遭受上游地区沙尘暴冲击的北京城区,将起到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一定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志军 《前线》2013,(5):28-29
延庆县是北京西北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全面落实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确立并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在新的发展阶段,延庆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绿色发展为根本、以富民强县为目标,进一  相似文献   

16.
门头沟区作为北京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经济特征不很明显、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山区,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国际大环境的接轨,地区传统经济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挑战。我们针对新形势、新情况和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在区委八次党代会上,按照“服务北京”、建“首善之区”和“建首都西部绿色生态屏障”的总体要求和功能定位,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实施三大战略(龙头带动、依法治区、科教兴区),紧抓四区建设(生态旅游区、特色林牧区、新型建材区、石龙工业区),强化一项工程(党的建设工…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对四川乃至全国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生态脆弱地区尤其是特征明显的甘孜州雅江县为例,探讨生态脆弱地区如何发展好经济的问题。生态脆弱地区指地处边远山区、海拔较高、气候恶劣,生态一旦受到破坏很难恢复的地区。雅江县地处西部横断山脉,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的主要支流雅砻江中游,虽然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但却是长江的天然生态屏障和西南地区草场和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实现山区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对山区的定位是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其功能是生态保护、水源涵养、休闲旅游、绿色产品供给,这给山区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期间,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如何推进京津冀山区绿色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要意义。巨大成就与坚实基础京津冀地区北起燕山山脉,西到太行山区,东  相似文献   

19.
<正>生态涵养区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城市的"大氧吧"和"后花园",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新总规")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中处于压轴的位置,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要。生态涵养区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实施新总规的重要环节。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着力将生态涵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国发展与稳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