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在全国上下喜庆"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着力建设一支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积极发挥新时期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工人阶  相似文献   

2.
龚惠文 《兵团工运》2017,(11):11-12
<正>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工会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回顾我国工运事业在党领导下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广大产业工人与工运事业同步伐、共成长,一部辉煌的工会奋斗史,也是产业工人队伍成长、发展、壮大史。可以说,在推进  相似文献   

3.
韦倩 《当代贵州》2022,(52):30-31
<正>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部署。近5年来,贵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格局不断健全,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不断提高,产业工人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贵州产业工人由“工”变“匠”步伐加速推进。  相似文献   

4.
《前线》2024,(4):63-64
<正>产业工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是党和国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7月,朝阳区被确定为首批北京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试点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朝阳区在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方面创新举措,探索更新和重塑新时代产业工人形象,打造新时代产业工人“升级版”。2022年9月,  相似文献   

5.
6月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工会召开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交流会,记者了解到,新疆兵团将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制度保障的要求,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往实里抓、往细处做.  相似文献   

6.
客观地说,领导只有能力之分,没有性别之分。然而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女性从政仍然受到某些排斥和压制。现在,女性参政、议政已经成为提高妇女地位的重要方面,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党高度重视女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把女领导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女领导干部队伍,有助于加强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提出,要"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这是从产业工人现实需求出发,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出的改革举措,为产业工人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更好地成长成才成就搭建了平台,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了5大方面25条举措,涵盖了产业工人的思想引领、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支撑保障等方面,其中一大亮点就是把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以加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我们做好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灵魂和基础,是夯实党执政的阶级  相似文献   

9.
先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和军队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开启了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军队宣传文化队伍作为国家文化队伍中一支具有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认清肩负的职责使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自觉当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力军和排头兵。  相似文献   

10.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当前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中一个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保证党政干部队伍廉洁奉公的重要保障,更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内在需求。本文就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应把握的基本内涵和需增强的五种意识、抓住的五个环节作一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梁天美 《理论研究》2020,(3):40-49,76
制度建设是关系国家发展、政治稳定、人民生活的根本问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制度建设分量更重、要求更高、作用和意义更为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制度建设的内在逻辑研究,正确理解党领导国家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积极探究党领导国家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站上时代峰峦俯瞰历史,劳动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回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工人阶级筑起通往梦想的坚实阶梯。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工人阶级也以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更加优化、素质全面提升。辽宁作为工业大省,拥有众多产业工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直接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诉求,是国家意识形态体系的抽象化表达,是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抓手,与我国意识形态内容具有内在一致性,对于解决国家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新时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抓手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作用,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互动关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体现、制约因素、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考量。通过全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现实的回应力以及营造共同参与意识形态建设的舆论氛围等方式,促使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切实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4.
加大公共财政覆盖力度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农村所面临的公共财政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基层政权的顺利运转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农村乃至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进一步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庆斌 《唯实》2012,(5):4-7
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方面。随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对农村党组织书记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农村党组织书记实行专职化管理是现实选择,也是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6.
正依法治国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制定"路线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最为直接、密切,而农村党员是构成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处于农村基层的最前沿,是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农村党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在新的形势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党在农村的形象以及党干群关系。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必须正视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发展和理论创新。新形势下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扎实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首次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清晰勾画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推进法治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是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回应人民呼声和社会关切、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向全党全国发出的建设法治中国的动员令,为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20.
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出发,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社会应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