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风与廉政》2000,(9):43-44
陈云同志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通过总结实践经验高度概括了实现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的有效途径,其核心就是十五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同志说。“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人称陈云同志的“十五字诀”。  相似文献   

2.
“十五字诀”是陈云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切身体会,其思想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哲学著作。陈云“十五字诀”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现实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应有之义,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深入学习和深刻把握陈云“十五字诀”有利于加强我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以及民主的作风。  相似文献   

3.
"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这是陈云倡导领导干部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强调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要学好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他提出著名的"十五字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生动而通俗地概括了实事求是的丰富内涵,是陈云思想方法的精髓所在.对于调查研究,陈云有他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的经验,这也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工作经验结晶.  相似文献   

4.
在中共七大上,陈云曾经说过:财经工作是他的"本行".那时,陈云接触财经工作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但他对这个"本行"却已情有独钟.后来,陈云长期主管财经工作,十分重视算账.  相似文献   

5.
"陈云一贯右倾"的说法曾一度流传,但从现有史料中并未发现毛泽东说过"陈云一贯右倾"的直接证据;相反,却有毛泽东批评"陈云是右倾机会主义"说法的记载。"陈云一贯右倾"的说法,从反面显现了陈云抵制和矫正"左"倾错误的史实,其客观实践主要包括:坚持按比例发展法则反冒进;面对"大跃进",最早提出降低指标和保证质量的主张;克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消极后果;粉碎"四人帮"以后,遏止新的"大跃进"。陈云敢于抵制和矫正"左"倾错误的动力来源主要包括:"从认识自己错误上求进步";"唯实"矫正"左"倾错误;毛泽东助推陈云的"唯实"观飞跃。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粉碎"四人帮"历史斗争的时间节点并对粉碎"四人帮"的合法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针对霞飞提出的"陈云在与叶剑英、王震研究解决‘四人帮’问题时认为要采用分别抓捕的方案但是应该下不为例"的观点,分"1976年9月9日至同年10月6日"和"1976年10月6日至1981年1月23日"两段时间进行分别考证,在查阅并引用《陈云传》、《陈云年谱(修订本)》等公开出版的资料之后得出了个人的观点:陈云在1976年9月下旬至10月初研究解决"四人帮"问题时没有针对"采用抓捕的办法"说过"下不为例",在"四人帮"被隔离审查以后到"四人帮"被最终宣判期间也没有讲过"下不为例",类似"采取抓捕的办法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的说法应该是"三人成虎"式的误传而非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7.
1927年1月3日下午,武汉革命群众与英国水兵在汉口江岸码头中英交界处发生了冲突,史称"一三"惨案.对惨案中我方的伤亡情况,史学界有些记载上说有"一名"群众死亡,如<刘少奇传>、<国际关系史>第四卷等①;有些记载上说有群众"当场"死亡,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年)>等②;与这两种说法相对立的第三种说法则认为:我方并没有群众在这次惨案中死亡③.笔者同意第三种说法,并在本文中试为之作一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8.
武园萍  彭少松 《求实》2005,(6):15-18
坚持和重视调查研究,是陈云几十年革命生涯的一种重要领导方式和工作原则,在党内堪称典范。他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见解,表现出很独特的调查研究艺术。尤其是他从实践的切身体会中总结出来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诀”,是一个充满唯物辩证法的领导原则和工作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认真学习研究陈云调查研究的艺术,对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江丹 《党史文汇》2021,(3):41-4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多打大算盘、算大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陈云长期主持我国财经工作,为新中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周恩来称陈云是个"铁算盘",陈云也自称"算账派",他说:"做经济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算大账。同时,也要算小账。"他多次强调,财经工作人员要精通业务,要会算账。陈云有别于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善于通过数字表达观点、进行决策。他精于算账表现在算"政治账"、算"长远账"、算"全面账"、算"大局账"。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陈云的读书生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心文 《党的文献》2005,1(3):45-48
陈云在延安时期十分重视读书学习,把读书当作共产党人的责任.他主要阅读三方面的书籍:党的基本理论、经济学和哲学.他对三类哲学著作特别感兴趣:中国古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著作.陈云通过读书学习,总结出五条经验和十五字方针,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正>陈云是全党公认的实事求是、严于律己的楷模。学习陈云,对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践行"三严三实",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陈云,严以修身。他入党时就认识到,要终其一生为信仰的实现而奋斗到底。他高度重视加强党性修养问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他敢于坚持真理,仗义执言,勇往直前。践行"三严三实",就要学习陈云重视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学习陈云,严以用权。陈云说,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于我们党的身上,我们有这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哲理名言哲学是学者的“专利”,还是大众的“武器”?唯物辩证法是神秘莫测的玄学,还是通俗易懂的方法?只有高小文化学历的陈云将这个问题作了明确的诠释。“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十五个字是陈云的“经典言论”,他生前在许多场合宣传这十五个字,还多次把  相似文献   

13.
陈云对党的学习问题有非常独到和精辟的论述。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堪称我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光辉典范。在延安时期,陈云提出"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并始终如一地践行和倡导。他还反复强调,学习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他概括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十五字体会。陈云从不墨守成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他总是强调在新的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和接受新的东西。重温陈云关于学习的思考和论述,对我们今天建设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80年代,陈云在改革开放包括特区发展的问题上,提出了特区要重视不断总结经验、要注重自己的"拳头产品"、不要发行特区货币等意见,在"稳"字上考虑得更多一些。为此,国内有些人和海外舆论相呼应,说陈云"左"了、保守了,反对改革开放、反对办经济特区。陈云听到后一笑置之,对我说:"好哇,能把我‘一贯右倾’‘老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摘掉,我很高兴呀!"后来,针对国外有些人把中共党内分成改革派、保守派的言论,邓小平明确表示反对,还说他是改革派不错,但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中国由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过程中,陈云在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中,针对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以及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规律不相适应所产生的弊端,在所有制构成、经济运行机制、市场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不少政策思想,这些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直至从政策层面上升到对国家经济体制模式的完整构想。陈云的"主补"体制模式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结晶。  相似文献   

16.
余玮 《党史纵览》2022,(2):9-14
深入车间"蹲点" 1969年11月下旬至1970年2月,陈云大部分时间在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铸工车间木模二班"蹲点".一到车间,他便与每一名工人握手,询问他们的姓名、年龄、参加工作时间.并要求车间班长给自己安排工作,陈云说:"我是来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的,今后就只听你班长的指挥了."年轻憨厚的班长望着满头银发的陈云,不知所...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关于长征的史料中,很少提及陈云。长征途中,陈云先后担任军委纵队政委、渡河(指金沙江)司令部政委等要职。但在1935年6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不久,即将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陈云却突然"消失"了。于是,部队里出现种种传说——有的说陈云已经牺牲了,更多的人说陈云"失踪"了。陈云在长征途中为何悄然"失踪"?他究竟到哪里去了?红军长征开始后,蒋介石一方面调集部队对红军主力围追堵截,另一方面疯狂破坏白区党组织,致使上海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当时,苏区临危受命绝密行动  相似文献   

18.
当官三字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官三字诀的来历南宋初吕本中(字居仁)《官箴》开宗明义之第一条便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由于《官箴》一书在传统仕宦箴规著述中,享有近乎经典之特殊地位,影响深远,故后世相沿群奉“清、慎、勤”为“当官三字诀...  相似文献   

19.
正陈云深知,传统字号因不可复制而分外可贵。公私合营后,有一种看法认为,既然公私合营了,字号作为封建主义时代标志物之一,就应该彻底消失,改为统一编号。陈云通过调查,不同意这种看法,他力主保留传统字号原有的牌子,不能变换。其实,早在195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招牌保留问题上,他就提议:"商务合营后,‘商务印书馆’五个字要保留,即使将来进  相似文献   

20.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3,(15):54
陈云打响改革开放反腐第一枪1982年1月5日,中央纪委一份反映广东一些地区走私活动猖獗的《信访简报》,使得一向冷静的陈云勃然大怒。他把秘书朱佳木叫进了办公室,指着这份简报说,要严办,杀几个可以挽救一大批。后来他就在简报上批了几句话:"我主张严办几个,判刑几个,以至杀几个,并且登报,否则党风无法整顿。"在陈云的批示旁,邓小平又加了8个字":雷厉风行,抓住不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