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一些地方存在功利主义的政绩观,教育和人才培养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功利主义倾向。但是,也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或泛化,将正当的利益追求简单地归为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2.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轻视自我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如果这种心理状态长期存在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压抑、孤独的情感,甚至会给人带来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不仅给大学生本人及家庭带来痛苦,影响学业及发展前途,而且也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严重防碍大学生的成才与进步。为此,我们应当积极帮助大学生中的自卑者,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尊心、自信心,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主动关心他们,使他们树立起正确…  相似文献   

3.
在精神生活物化趋势日益凸显的当代,大学生中也出现了精神“亚健康”、过度消费、攀比、缺乏担当等精神生活物化表现.这主要是由社会大环境影响、大众文化包围和网络化生活方式普及所造成的.应该积极塑造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核心价值观,丰富精神生活方式,引导大学生成为释放精神正能量的自觉规范群体.  相似文献   

4.
卢卡奇早期的物化异化观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化”是卢卡奇早期理论探讨的中心话语 ,也是他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思想武器。卢卡奇认为 ,物化的本质在于人的活动、劳动的产物成了异于人并控制、支配、压制人的东西 ,人成为物的奴仆 ,具体表现在人的数字化、原子化、平均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等方面 ,并且这种物化现象在 2 0世纪进一步普遍化和深化。客观地评价卢卡奇的物化异化理论 ,对于当今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成才价值的地位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价值便是人的一生的活动产生的意义,不同的个体对于人生活动的意义的判断不尽相同。那么,大学生对于自我人生活动的价值的判断又有什么特点呢?本文将重点研究的是当代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群体人生价值观的特征、或曰个性,以及形成这种特征或个性的本质。此外,文章还将简要分析回顾80年代以来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上述特征的表现与演变形式。  相似文献   

6.
李金 《人民论坛》2013,(11):137-139
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斗志,成为了这个时代中华儿女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其核心所在.在当今“全球化”、“社会转型期”的新形势下,要牢牢抓住全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契机,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胜.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领导权",实现多样并存中的一元指导。在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活动载体,构建实践化、生活化教育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大学生专业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建立价值商谈机制,完善评价奖惩和管理监控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相似文献   

8.
井阳军 《前沿》2013,(12):37-3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还要依靠合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只有探索并发现正确的路径,才能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当中,为当代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寻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归纳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践行的特点:思想上高度认同与行为上中度践行。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历练的缺乏,以及多元社会价值取向和思潮的影响是其中主要原因。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能力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崇高信念,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与情感认同,训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能力和习惯,创新持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特点及其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品德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秩序,体现着学校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也辐射出民族的道德文化和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11.
陈兴发 《前沿》2005,(9):148-151
公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而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则是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先导。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普遍存在着偏差和淡薄的问题。究其原因,从历史的视角看,是由于历史上缺乏现代法治所需要的法治传统;从现实的视角看,是由于生活中缺乏孕生现代法治的外部环境。大学生科学的法治观念,应该包含对法治价值、法律至上性的正确理解,以及对法律的虔诚信仰。目前,可以通过相关教材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等途径,加强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如何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我们通过对一项问卷调查报告的研究,分析出了当代大学生信仰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及其危害,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诚信失范的表现、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作弊严重、学费恶意拖欠、恋爱动机不纯、功利思想严重、网络道德虚无是当前大学生诚信失范的突出表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内部根源主要是大学生自身思想行为的缺陷、道德信仰的不坚定,外部根源主要是社会不良环境的侵蚀、家庭教育的误导和学校道德教育的缺陷。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一方面要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评价的体系,另一方面要净化大学生的社会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14.
田书慧 《前沿》2014,(7):46-48
“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又是每一个人的梦。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的领头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着眼,阐述了“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的成才求知梦,创业奋斗梦,价值奉献梦。提出当代大学生应刻苦学习,增强学识和技能;应艰苦创业,为建设祖国贡献青春力量;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和重要任务,意义非常深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通俗易懂、能为人民群众所了解和掌握,并被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可并能最终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坚定信仰和自觉行动的过程。目前,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受到了理论本身、群众主体、宣传教育,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大众化路径选择上应以理论创新为前提,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基础,宣传教育创新为保障,优化外部环境为条件,以此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当代价值突出表现在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引领时代主流和社会风尚等方面。实现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应该遵循拓展传播渠道、将红色文化渗入终身教育等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全面的社会转型时期,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分化并使其日趋复杂化,同时也促使大学生及其群体在思想观念、行为特征、心理态势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从社会分化的角度对当前大学生中日益凸显的问题,加强和完善高等教育及其管理体制,改善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健康成长环境,减少或避免因社会转型、校园分化引发的诸多校园病症或校园动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缺陷与克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慧燕 《新东方》2002,11(5):85-88
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大学时期是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于完善的重要阶段,但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出现自我意识的缺陷。因此,探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缺陷的表现及产生原因,寻求其克服办法,培养大学生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俭德是指人们在道德生活中节俭的德性。传统的俭德标准有三类,即基本生活标准、量入为出标准、节俭助人标准。在当代社会,基本生活标准忽视了人的娱乐和自我发展需要,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量入为出标准如果片面或狭隘地理解了"入",也可能会延误应有的发展机会;节俭助人是一种值得大力培养的俭德,但是层次较高,常人做到有一定困难。基于传统标准与当代现实的差距,文章从俭德的形成过程、产生的不同效果、反映的不同境界,提出了符合大学生所处时代发展的当代标准:过程性标准、效果性标准和层次性标准。在这些标准的运用中,分清客观性运用和主观性运用,能够较好地推动大学生俭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当前,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一种渗透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信息交流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认识和使用。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为此需要对大学生文明使用微博进行正确的引导,既要鼓励大学生积极使用微博,又要引导大学生文明使用微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