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湟源县蒙古道村属浅山地区.全村有6个生产合作社,共有各族群众1176人。其中党员34名。近年来。蒙古道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为载体.立足本村实际。突出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积极找路子,求突破,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走出了一条发展党建促经济、发展经济促和谐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06,(4)
多年来,农安县杨树林乡东白令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富村裕民,大力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咬定发展不放松,使全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坚持以发展农村工业化为统领,解放思想,奋勇争先,真抓实干,使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去年全村人均收入5200元。一、冲破传统观念束缚。用工业化思维描绘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怎样使东白令村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走在全县前列?是摆在村党支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亚尔堂乡日合洞村坐落在美丽的玛柯河畔,是一个以牧为主的藏族聚居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现有155户627人。这里平均海拔3550米.山高坡陡、植被稀疏。过去,日合洞村贫困落后,矛盾纠纷不断。近年来,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艰苦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力维护和谐稳定.日合洞村已成玛柯河畔一个富裕文明和谐新村。  相似文献   

4.
陈凤鸣 《奋斗》2006,(5):14-16
甘南县兴十四村位于甘南县城东南17公里处.由1956年山东临沂地区移民组建而成。全村幅员面积3.3万亩,村民198户、956口人。几十年来,兴十四人在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的带领下,由刚建村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山东移民村,发展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成为拥有35家企业、1800多名员工、10亿元总资产,集农、  相似文献   

5.
《学习月刊》2012,(10):99-100
2011年,军田坝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省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帮扶下.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新型建材强村、多经产业富村、休闲乐游名村、文明富裕新村”的建设步伐.紧扣发展不放松,使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得到稳步推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再造辉煌     
土桥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自古以来便为物华天宝之地。改革开放以来,土桥人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集贤纳才,广泛吸收资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成为成都市著名的亿元村之一。土桥的成功在于村党总支一班人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全村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为早日实现小康做出了实际的贡献。一、高度直视农业,抓好农村经济工作。村党总支部认为,要全面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到丹寨县调研时指出:丹寨,要不等不靠,下定决心,加快生态移民开发,把深山区、石山区的老百姓搬离出来,成为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助推丹寨实现跨越发展。排莫村是扬武乡所辖行政村之一,离乡政府37公里,全村2071人,围着1285亩贫瘠土地,过着靠天吃饭的艰苦生活。虽然民族风情淳朴,是扬武乡"十五"规划民族文化项目规划重点村,但饮水困难、交通不便等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挡住了村民们发展的步伐。"以前在排莫村,  相似文献   

8.
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全区区间发展结构得到调整、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明,"积极推进我区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解决区域经济和中南部发展,实施的生态移民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生态移民在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正>在呼伦贝尔700多位村党支部书记中,刘廷江的名字让人交口称赞,他倾尽十年心血,奋发拼搏,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调结构、办企业、发展农区畜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达斡尔民族乡满都村是一个以达斡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村,全村434户、  相似文献   

10.
梁兵 《新长征》2009,(11):42-43
房身村地处四平市区南郊。几年来,村党总支一班人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富裕农民这一目标,积极探索农村新的经营模式,寻求富民、强村的发展路子,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步伐。2008年,全村完成社会总产值1.7亿元,实现人均收入7500元,村集体收入50.3万元。2009年,村党总支书记王树声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优秀村书记。  相似文献   

11.
静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其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建设新农村,静乐县应做好五件事:依法制订长期发展规划;政府牵头,集中财力上规模,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偏远山庄窝铺整村搬迁工作步伐;工业、农业联手,互助互利,加快脱贫步伐;加大引进人才与资金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卫星 《党史纵横》2007,(1):62-62
大韩村地处沈阳市产郊,毗邻黄河北大街,二环路,长江北街和怒江北街。全村人口3197人,1034户,其中农业人口956人。该村结合党中央提出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全村百姓实际问题,用长远的战略目光,谋划大韩村的未来。大胆投入、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2005年,大韩村在平罗镇购置800亩土地,作为该村农业发展的新基地。经过沈阳农业大学专家的论证,于洪区农林局、计划发展局的审批,投资建设大韩农业花卉高新技术园区。解决了失地农民就业和生活问题,推进了大韩村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科学统筹,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5年来,大韩村先后…  相似文献   

13.
《党的建设》2009,(7):36-36
敦煌市阳关镇龙勒村位于古阳关脚下,距敦煌市区60公里。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800亩,村民97户335人,党员27人。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酒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酒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镇百村示范点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发展葡萄产业,致富一方群众。村党支部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用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优势和地理  相似文献   

14.
金水河村委会热作村民小组,是金平县有名的移民村,全村65户284人,95%以上的村民来自省内其他地方。如今,依靠种植橡胶、芒果、柚子、荔枝等多种经济作物,热作村民小组的群众过上了富裕的日子,2008年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理县积极探索村(社区)干部管理工作新思路,创新措施规范管理,充分调动村(社区)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力加快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11,(4):35-37
实施扶贫开发计划实施生态移民、农村饮水安全、整村推进等工程,改善中南部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1.加快生态移民。完成在建项目区设施配套,搬迁定居移民3万人;建成可安置6万人的移民住房,并开工建设部分生产生活配套设施。2.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建设30处中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解决30万人口  相似文献   

17.
《前线》2010,(8):6-6
<正>西地村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中部,村域面积2108亩,总人口712人。西地村党支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加强基层党建,带动全村各项事业发展。基层党建有创新。村党支部以"出思路、带队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团结  相似文献   

18.
涞沥水村脱贪致富给人们的启示李庆余涞沥水村是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地区深山沟里一个只有百余口人的小村。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全村总收入由1987年的10万元,发展到1994年的510.7万元,翻了5番多,在全区山区率先实现脱贫致富,为加快山区建设,提前三年...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位于三峡大坝东北侧,库区移民占全村人口绝大多数,是名副其实的三峡移民新村.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家冲村考察时强调:"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 许家冲村始终铭记总书记嘱托,抢抓乡村振兴机遇,紧盯"长江沿线生态保护"战略,围绕脱贫奔小康,大力扶持发展当地传统手工业,全力推进乡村旅游,狠抓乡风文明建设.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许家冲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极大提升,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0.
<正> 一、腾飞20年,村社旧貌换新颜 改革开放以来,飞虎村党支部、村委会面对传统农业和交通不便、企业极少、民房破旧、群众商品观念和科技意识淡薄等实际,不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全村经济实现了超常规发展。通过20年的建设,全村工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及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全面进步,被誉为“蒲江第一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