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奋斗》2017,(16)
正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文化,则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生产和经济建设是企业的"形",而文化建设是企业的"神"。只有形神兼备,企业发展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近十年来,绥棱林业局把繁荣发展林区文化置于林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做为引领林区发展的灵魂,全力构建了集中体现绥林人政治觉悟、精神境界、道德情操、意志品格、行为规范和工作作风的具有林区特色的"山型"文化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7,(16)
正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身处莽莽林海、巍巍兴安,经过近十年的实践,黑龙江省绥棱林区形成了具有林区特色的"山型"文化体系,这一体系重点在创新上求突破,在务实上下功夫,在品牌上做文章,使文化深入绥林人的骨髓和血脉,蕴含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在言谈举止上、沉积于山  相似文献   

3.
绥林的感动     
《奋斗》2017,(16)
正我被绥林感动,我又一次被绥林感动。究竟因为什么被绥棱林业局感动?先是想起2000年夏,我和凤凰卫视《穿越风沙线》摄制组第一次来到绥棱林业局,我采访过的林区老人、那些曾经豪迈的"喊山倒"的伐木工人都会伸出一双老茧叠老茧的手告诉我,不让砍树了我们怎么活?这是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国有林场的改革最艰难的时刻,林子保住了,林业工人怎么活?他们中的不少人是林业世家,新中国成立之初,是林业工人的手托起了共和国的栋梁大柱。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7,(16)
正小兴安岭南麓座落着一座花园般美丽的小城——绥棱林业局。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城与绿掩映,诗与画共生。文化如源头活水,汩汩而流,清澈通透,成为这座现代化诗意小城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很早,绥林人便认识到文化这种无形的精神财富的巨大力量,将文化看作城市的灵魂,坚定实施"大文化"战略,逐渐形成了"山基"坚实、"山峰"高耸、"山脉"绵延、"山岭"俊秀,"山林"繁茂的"山型"文化模式,提升了林区人民的文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7,(16)
正盛夏,我们对绥棱林业局的文化发展建设进行采访。在绥林,先后走访了幼儿园、小学、社区、养老院、博物馆、原始部落及五四林场等地,直接感受到这里处处有文化、景景是文化、人人好文化。绥棱林区已经成为黑龙江森工文化建设的先行者和示范者。一、以文化自觉开创发展新局面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  相似文献   

6.
正钟山区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区,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贵州屋脊·中国凉都"的客厅,是一座令人"心自安"的时尚之都、文化之都、魅力之都!是资源型城市华丽转身的典范,是"大三线"城市向现代特色都市转型的缩影。钟山是贵州最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林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贵州最高峰韭菜坪、乌蒙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第一个三线博物馆、南方最富盛名的梅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8,(16)
正曾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奋斗林场,如今已是青山环绕,绿树成荫。自林区停止采伐后,奋斗林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奋发图强,勇于进取,走出一条林区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7,(16)
正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历史的传承和积淀。黑龙江森工林区肩负着国家生态安全的使命,也肩负着林区转型发展、让原来伐木人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重任。这个时候需要用更多的文化传承、文化力量去激励、引领一代又一代森工人,生生不息地建设林业,发展林区。一、为什么要建设林区的主流文化经济越发展,人们对森林就有太多的期盼,太多的回归意识,人们向往远离楼厦之林,远离城市雾霾和喧嚣,回归自然,回归森林,实际就是对绿  相似文献   

9.
正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在美丽的阿尔山中部,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全国特色小镇"——白狼镇,这里不仅有奇美的自然景观,更有厚重久远的林俗文化,"白狼林俗树皮画"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林俗文化名片。"白狼林俗树皮画"是以白桦树上剥落的表皮、深皮为主要原料,以中国山水  相似文献   

10.
正国学乃我国固有的传统学术及其研究的学问,章太炎先生云:"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作为一种文化的力量,国学积淀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追求,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一问一答之间,大道即出。国学原本便偏重于实在的、形象的、具体  相似文献   

11.
郑青文 《党建》2022,(1):33-38
一个时代的图景,人心是最美的底色;一个民族的复兴,精神是重要的力量。党的十九大以来,宣传思想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眼"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扎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翻过一山又一山、越过一岭又一岭,在百年宣传工作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通辽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扬文化之帆、行经济之舟,坚持精品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持助力脱贫攻坚、倡导文明新风,激发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走进敖包相会的地方,增强了地区发展新动能。科尔沁,意为"带弓箭者"。作为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一曲《敖包相会》让科尔沁草原美名远播。近年来,通辽市大力推进科尔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6,(3)
正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形态格局、历史文化和市民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操、道德素养、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集中体现,是城市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非常强大的牵引、推动或阻滞作用。伊春市地处黑龙江东北部,纵贯小兴安岭山脉。自1948年开发建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具有林区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创业、奉献、创新、包容"的伊春精神。一、伊春精神是伊春林区全体人民集体  相似文献   

14.
夏秋之交,正是林区的好时节.当年以盛产红松闻名于世的伊春,虽说原始红松林早已采尽,但那满目青山、碧水蓝天仍不失林都风采.正值江泽民总书记"再造秀美山川"的题词发表5周年之时,我们来这里采访.我们的采访几乎与迎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活动同步,热烈的欢迎气氛强烈地感染着我们.在市区的主要大街上,到处悬挂着"实践‘三个代表',争做‘三个带头人'"的巨幅标语.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所谓"三个带头人",即发展生产力带头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带头人、为群众办实事带头人."争做三个带头人",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正在伊春全市蓬勃开展的一项活动.从市直机关到街道社区,从林业局到各县(市),从林场经营所到各乡镇,"争做三个带头人"活动在广袤的小兴安岭林区开展得红红火火,成为"心连心"艺术团成员及省内外朋友广泛关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8,(10)
正今年5月23日,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黑龙江首站到伊春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来,伊春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省重要讲话精神,始终铭记总书记提出"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的殷切嘱托,坚持打生态牌、走特色路,扬绿水青山之长、借冰天雪地之势,着力做好"三篇大文章",充分释放林区生态生产力,走出了保护与发展并行不悖的绿色化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7日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以及5月25日在我省视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林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成林区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于森工系统来说,要闯出一条振兴发展的新路,应该从"六个强化"入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促进林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强化思想文化建设,统一思想引  相似文献   

17.
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需要坚持三个维度,即:"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三个维度分别论述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何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三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使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相似文献   

18.
井东文 《奋斗》2013,(4):43-44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亚布力林区要率先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完成好主战场主力军的作用,与全国森工、全省同步全面建成林区小康社会,就要紧紧抓住"生态建设,产业富民,民生工程"这个中心,力争在五个方面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7,(16)
正绥棱林业局把社区建设作为林区经济社会建设优先发展的重点,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社区,把社会建设的重点转移到社区,把更多的财力物力倾斜到社区,赋予社区以更多的资源和手段。"五型社区"为发展注入活力源为满足林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等多无化需求,他们在完善社区基本功能基础上打造"五型社区",突出社区服务特色,彰显社区发展个性。——打造"学习型"社区。胜利社区服务中心以文化宫、青少年教育基地、文化园教育基地等阵  相似文献   

20.
王爱文 《奋斗》2010,(5):25-26
<正>省委、省政府将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列为全省"八大经济区"之一,这是区域发展理论在我省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也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繁荣林区经济、促进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生态功能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伊春林区所作的历史贡献和现实存在的矛盾,我们以处理好养人与养林的关系为核心,以生态功能的恢复和提高为目标,以停产限伐为手段,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