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奋斗》2017,(5)
<正>"在发展道路上要发挥好制度优势,人数较少民族也都要奔小康,一个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听到赫哲族代表刘蕾提到在兴边富民工程等政策帮扶下,赫哲族群众生活就像乌苏里船歌中唱的一样走上了幸福路时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嘱托和关怀,为赫哲族群众指明了发展方向,让刘蕾和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深受鼓舞,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民族文化、齐心协力同奔小康。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同江市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6,(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发展道路上要发挥好制度优势,人数较少民族也都要奔小康,一个也不能少。作为抚远县乌苏镇赫哲族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我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自从驻村以来,赫哲族村的乡亲们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我更有责任与义务去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当前,赫哲族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很艰巨,在我看来,要让党的兴边富民政策逐步得到落实,真正实现精准扶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6,(12)
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亲临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看望赫哲族群众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群众也不能落。同江要把握机遇,扬政策之长,避基础薄弱之短,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赫哲族群众率先奔小康。一、规划先行,明确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调研中指出,我们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到就要做到,今后党和政府还会关心支持大家。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珍惜机遇,带领赫  相似文献   

4.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在乌苏里江畔的神州东极,世代生活在黑土地三江流域上的赫哲族同胞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划上轻舟,撇下渔网,唱出了歌颂幸福新生活的心声. 从曾经的"撮罗子""地窨子",到如今的砖房、小楼;从曾经勉强蔽体的鱼皮衣,到如今五光十色的民族服饰;从曾经仅以捕鱼为生,到如今渔农并重、多业并举;从口口相传的伊玛堪濒临灭绝,到如今多个伊玛堪传习所定期开展传习活动的规范化继承……七十多年来,在党的阳光照耀下,赫哲族同胞从苦难走向光明,正如《乌苏里船歌》所唱的那样:"赫哲人走上幸福路……"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7,(18)
正"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每当这悠远激扬的旋律出现在耳畔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一起哼唱,这就是在1980年被选入亚太地区音乐教材的《乌苏里船歌》。这首来自乌苏里江畔的船歌,带着饶河的山水风情蜚声海内外,也让人们知晓了乌苏里江、大顶子山和勤劳朴实的赫哲族人。1962年,为筹备第二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为了能够推出歌颂祖国歌颂党充满正能量的新歌曲,省内的音乐创作者纷纷到各地采风。赫哲族是  相似文献   

6.
尤明忠 《奋斗》2014,(9):43-44
同江市位于松黑两江交汇处,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赫哲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赫哲族群众长期依山傍水而居,开辟、生息、繁衍、迁徙、创造、发展,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渔猎文化。同江的赫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同江独特地域文化名片。同江是国家级文化先进县,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让少数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归根结底是传承和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使民族文化形成良性循环而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7.
《奋斗》2005,(4):F004-F004
饶河县位于中俄边境乌苏里江畔,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四排乡是全国仅有的三个赫哲族乡之一。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饶河口岸,它是内地通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门户,两国口岸国门相距760米。饶河口岸和对岸俄罗斯的比金口岸年过货能力均达百万吨以上,同时乌苏里江绝少污染,江水清澈,两岸风光各具特色,是发展边境民族风情游和界江风景游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8.
正同江市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赫哲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集区,全市共有赫哲族人口1500余人,约占全国赫哲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有街津口和八岔两个赫哲族民族乡。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八岔后,同江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赫哲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力度,在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文化机构设置、文化设施建设、赫哲文化普及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同江成为全国赫哲文化传承保护最为完备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侯儒 《世纪桥》2012,(21):31-33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生的民族,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近年来,随着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民族旅游在赫哲族聚居区蓬勃发展起来,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商机,使当地赫哲族人的经济收入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但同时也使赫哲族传统文化发生了改变。本文通过对街津口民族旅游现状的介绍,探讨民族旅游对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在强大的现代化力量下赫哲族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鱼皮文化     
《奋斗》2015,(1)
<正>鱼皮文化是黑龙江省民间文化的代表,是赫哲族人民在长期渔业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智慧结晶。赫哲族在清代文献中称为"鱼皮部",生活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三江汇流之处,是我国唯一专门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传承鱼皮文化的民族。鱼皮艺术品的形态、功能及工艺十分独特,在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更是开枝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6,(6)
正5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看望赫哲族群众。总书记说:"赫哲族虽然人口较少,但看到你们生活欣欣向荣,后代健康成长,文化代代传承,为你们感到高兴。我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团结一致,共同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赫哲族群众指明了发展方向。八岔村党支部要迅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  相似文献   

12.
<正>金秋时节,东极大地上一派好“丰景”,壮美的丰收画卷正徐徐铺展,美丽乡村和美宜居,特色产业风生水起……青山绿水间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动人乐章。7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片充满希望的黑土地。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到中俄边界的黑瞎子岛,再到乌苏里江畔的赫哲族民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擘画了蓝图。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8,(10)
正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同江市看望赫哲族群众时说:"我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团结一致,共同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赫哲族群众指明了发展方向。两年来,中共街津口赫哲族乡委员会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定发展信心,理清发展思路,实施创新举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19,(19)
正"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别是渔猎技能高超、图案艺术精美、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看望赫哲族群众,参观了赫哲族民俗展,观看了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教学,称赞"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这句赞扬让赫哲人对赫哲文化的传承更有信心了。为了让民族文化迸发新活力,村里扩办了伊玛堪传习所,开办了赫哲手工艺品培训,赫哲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如今的同江已成为全国赫哲文化  相似文献   

15.
谭杰 《奋斗》2004,(11):49-50
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目前仅有4246人,通晓本民族语言的不足100人,掌握伊玛堪传统说唱艺术的,也只有一位老人.且已重病缠身。今天的赫哲族文化面临着现代文明的空前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挽救发展赫哲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17,(19)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能够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我非常荣幸,并且感到自豪,因为这是党和群众对我这五年工作的认可和鼓励。回首过去,我依然清晰记得自己成为党的十八大代表的那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村紧抓国家关注赫哲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到八岔看望赫哲族群众的契机,以赫哲族的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为根基,充分利用民族、地缘优势,最大限度发挥民族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5,(12)
<正>赫哲族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语言、风俗、信仰等民族活态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急剧流变和消失,抢救和发展赫哲族文化迫在眉睫。如何有效依托"互联网+"这个大平台,让互联网与赫哲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将成为饶河县做好赫哲族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努力方向。一、赫哲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民俗文化重要性认识不足。认识不到传统民间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8.
陈恕 《奋斗》2004,(6):49-50
赫哲族作为黑龙江省独有的、人口最少的民族,其历史源远流长。属于肃慎系统的挹娄、勿吉、黑水靺鞨、野人女真等古代民族,与赫哲族的祖先有渊源关系。“赫哲”一称首见于《清实录》中康熙二年的记载。1930年,学者凌纯声调查松花江下游赫哲族时,把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奇楞”、“黑斤”这两部分人同称赫哲。从此,统一了赫哲族的称谓。  相似文献   

19.
易铭 《奋斗》2011,(1):28-28
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平原之一的三江平原腹地,国境线总长382公里,北隔黑龙江、东隔乌苏里江分别与俄罗斯比罗比詹市和哈巴罗夫斯克市相望,是祖国大陆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辖区总面积3.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2.3万,有35个民族,全国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大部分在佳木斯境内。佳木斯是一座以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口岸贸易、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黑龙江省东北部生态型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0.
尚德龙 《奋斗》2012,(9):15-16
饶河因一曲《乌苏里船歌》蜚声大江南北。饶河县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县域面积676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县辖4镇5乡79个行政村,境内有5个国有农场,11个森工林场,县域森林覆盖率达51%。饶河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国家一类客货运输口岸县、国家“兴边富民”工作重点县、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国家珍贵毛皮动物良种繁育基地、欧盟有机食品组织认定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四排乡是全国仅有的3个赫哲族乡之一。近年来。饶河县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八大经济区”、深入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和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五区一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大力发展外经贸、旅游、农副产品加工、山特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了科学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