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民主的漏洞     
郑若麟 《新民周刊》2012,(23):24-24
法国立法选举实在是很难说真正能够反映民意。民主体制的理论基础是权力平衡机制,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相互平衡。问题是,这仅仅是纸面上的理论而已。在现实中,情况往往要复杂得多。法国在一个月前通过两轮直接普选选出新总统后,6月10日又开始法国国民议会议员的选举,即立法选举。10日是第一轮,拿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2.
法国六年一度的市镇选举以两大政治力量再次趋于平衡而告结束。虽然市镇选举属于地区性选举,对中央政权不产生直接影响,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刚刚结束的选举已向我们表明了这一点。为夺取某些市镇或保持某些市镇的领导权,各主要党派都进行了充分的发动和积极的准备。法国新闻界为此进行了大力宣传,并作了多种预测。持不同政治见解的法国人则程度不同地投入了  相似文献   

3.
20 0 4年法国地区选举以左派的空前胜利和右派的历史性惨败而告终。这一结果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就偶然性而言 ,两年来政府强行推进各项改革措施 ,损害了下层民众的利益 ,这一具体政治环境使得此次选举在相当程度上带有惩罚性投票的性质 ;政党的具体选举策略也是导致上述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的选举规则对于议席分配亦有重大影响。就必然性而言 ,选举所导致的反复的政治轮替充分揭示了法国现行政制中内在的“民主治理危机”。  相似文献   

4.
李周 《法国研究》2001,(1):94-103
法国共产党是当代法国的参政大党 ,也是欧洲少数几个坚持共产党称号和共产主义目标的共产党中的第一大党。从 50年代末开始探索法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到 70年代提出建设“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法共在国际工运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产生过较大的影响。80年代法共党员逐年减少。苏共剧变使其处境更加艰难。在世界社会主义的低潮中 ,法共提出了“共产主义变革”的思想 ,用“新共产主义”代替“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确定了 2 1世纪“共产主义新规划”。近十年来 ,法共走出了力量逐渐减弱的阴影 ,持续以数万人 /年的速度发展新党员和积极分子 ,最…  相似文献   

5.
法国《快报》今年三月二日刊登了贝尔纳·马齐埃写的《安德罗波夫万岁!》的文章。文章指出了法国共产党对苏共的焦虑心情,他们没有对契尔年科加以评论,但对安德罗波夫的逝世却表示了遗憾。文章还指出了这次法苏关系降温的三个迹象。“这种选择并不会使我们激动”,这是法  相似文献   

6.
法国总统权力与共和制度的创立密切相关。从立法权和行政权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看,可将两百多年来法国政体权力架构的演变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不过第二共和总统制实践的失败,让总统由普选产生的方式在法国长期背负负面评价,直到1962年第五共和治下这种选举制度才重新被采纳。国家元首经由全民直选产生,赋予了总统职权高度的合法性。直接选举和广泛的总统权力,避免了第五共和重蹈第三和第四共和的覆辙。第五共和历届总统都是由传统的左右翼建制派政治人物出任,保障了自1958年至今法国政坛的稳定。不过2017年的总统选举和立法选举颠覆了法国既有的政治格局。在现今的法国社会情势下,法国选民的利益诉求在不断多元化,以左右划分的传统意识形态之争持续淡化。新兴政治势力崛起,极右和极左政治力量掌握政权的可能性与时俱增,关于法国总统权力的设定是否还能适应法国当代政局的演变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法国戴党新总统萨科奇及其当选的基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2007年总统选举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一次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重要选举,在此次选举中,法兰西人民运动联盟总统候选人萨科奇脱颖而出,当选为总统。本文从法国政局和政党演变的角度出发,指出萨科奇之所以当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萨科奇是战后出生的新一代杰出的戴党政治家;是此次总统选举中实力最强和民意指数最高的总统候选人;他提出了一个比较可信的同过去"平静决裂"的竞选纲领并最终获得了戴党领袖希拉克的支持;还得益于法政局"右强左弱"的力量对比。  相似文献   

8.
法兰西共和国以中立国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它任何时候都接纳愿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和工作的人,也可以成为那些政治斗争的受害者们的避难之地。因此,法国人口的总数总要包括一部分外国人。目前法国有近四百二十万外国人,其中穆斯林几乎占了一半。就象在整个欧洲一样,法国的穆斯林人数正在不可抗拒地增长,形成了一种新的、重要的社会现象。当今法国有二百多万穆斯林,按不同的国籍来区分,大致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民主德国于1990年3月18日进行了建国40年以来的第一次自由和秘密的人民议院选举。这次选举关系到民主德国的前途命运和德国统一进程,对欧洲的未来走向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东西德内部的各种政治力量,苏、美、英、法四大国以及两个德国的邻国都对这次选举十分关注。世界各国的50多家电台、电视台、报纸和通讯社的2000多名记者云集民德参加这次选举的报道。来自英国、法国、西德、丹麦、冰岛、卢森堡、荷兰和奥地利的10名欧洲  相似文献   

10.
1972年6月,法国共产党和法国社会党签署了《共同执政纲领》,翻开了法国左派各党联合的新篇章。1977年议会选举,左派联合大有改变右派长期当权的政治格局之势,形势对左派极为有利。然而在向夺取政权迈进之时,法共与社会党在如何实施《共同执政纲领》的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导致了法国两大左派党的分裂,左翼联盟在议会选举中失利。从表面上看,分歧的焦点在于国有化问题:法共要求大规模国有化,而社会党则反对。但从更深层次上看,国有化规模之大小以及如何管理国有化企业等问题与两党在未来左派政府中的地位及其在工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童祉颍 《法国研究》2008,(3):104-105
一,法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自1945年成立联合国以来,法国就是安全理事会成员,与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拥有相同的常任理事国席位。法国是联合国大部分由选举产生成员的政府机构(如:国际法庭、人权委员会)和常设机构(如:托管委员会、裁军大会)的成员。法语是联合国两种工作语言之一。联合国的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总部设在巴黎。  相似文献   

12.
新论集粹     
<正>强化选举信息公开选举信息公开是保障选民选举权利的重要举措,建议把选举信息公开作为法定要求予以明确。积极回应选民诉求,向选民、向社会直播选举全过程。一方面,要在居民集中居住区、活动区定期公开选举进展情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短信、微信等载体,对选举工作进行全程公开。此外,应进一步完善选举委员会的产生、运行制度。让选举委员会成为选举信息  相似文献   

13.
郑若麟 《新民周刊》2012,(12):20-20
当选举出现异化时,民主的内涵也就出现了异化。从1995年迄今,我已四次报道法国总统大选了。最为深刻的体会,就是理论上的民主,与实践中的民主,正渐行渐远。最令我吃惊的,是选举本身已经完全脱离了民主理论的几乎所有阐述,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且极为特殊的政治技巧。萨科齐5年前能当选总统,很大程度上与其高超的主导选举的政  相似文献   

14.
法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之二朱小玉三、大区管理机构根据1982年3月2日非集中化的大法,大区具有地区法人资格,由全民选举产生大区议会,由议会选举出议长,大区的权限从而得到加强。法国本土划分为22个大区,每个大区有2至8个省。但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整个法国...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台商的政治生态变化和政党认同价值取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持续掀起的台商投资热和台湾资本成为继港澳资本之后的大陆第二大外资来源,大陆台商已成为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广泛社会政治影响且人数众多的特殊利益群体,并因此成为近年来台湾岛内历次政治选举中蓝绿两大阵营激烈争夺的对象,被认为是制约和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性变量"之一.分析大陆台商对近年来岛内政治选举的认识态度和投票取向,探讨大选后台商对选举结果的评介及其思想动向,对于我们深入观察和了解大陆台商的政治生态和政党价值取向,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台商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634—1938年法国人民阵线是法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作为左翼力量的联盟,它的出现有其历史渊源,19世纪90年代中叶,为重审德雷福斯案件,激进党、共和进步党和社会主义者曾联合起来,组成“左翼联盟”内阁;本世纪20年代,激进党、社会共和党和社会党又建立过类似内阁。但是,这只是些暂时性的选举联盟,与人民阵线有很  相似文献   

17.
1987年3月,他访问武汉大学法国问题研究所,就戴高乐研究发表演说,受到热烈欢迎。这篇文章是特里柯先生为本刊撰写的专稿。文章对在戴高乐将军主持下制定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并从根本法的角度,联系法国当前的政局,分析和展望了即将于1988年举行的共和国总统选举,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济时  杨怀晨 《欧洲研究》2022,(5):83-107+7
2022年的法国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表明,民粹主义政治势力已经对传统政治格局构成全面挑战,同时出现了左右翼民粹主义之争、民粹主义内部的极端派与温和派之争。传统的左右翼意识形态都无法有效应对当代的问题,技术官僚主义作为一种替代品主导着法国的政治舞台,但它不仅没有成为对抗民粹主义的利器,反而成为民粹主义进一步发酵的诱因。法国政治格局已经从左右之争演变为民粹主义和技术官僚主义之争,其中既有全球化冲击、新的社会经济格局冲击和特殊事件的影响,又有本国政治传统和政治体制的原因,与法国右翼民粹主义的主流化也密切相关。法国主流政治的未来不能寄托于不再牢固的“共和阵线”,必须凝聚新的共识才能改变社会撕裂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赵超 《法国研究》2014,(2):11-17
在经历了从宣传到传播的转变之后,法国建立起一套利用媒体平台获取和传递政治信息的民主机制,并在实践中逐步对这套机制予以完善,形成了两类承担政治信息传播职能的行政机构,一类是管理媒体传播行为的部门,另一类是搜集舆论和发布政府信息的部门。法国总统选举作为各方政治力量推动政治信息传播的良好契机,较为典型和清晰地反映出传播机制在国内发挥作用的运转路径,同时也成为国际社会了解当代法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活的窗口。  相似文献   

20.
郑若麟 《新民周刊》2012,(16):46-47
吴振华日益意识到自己的"中国根"的重要性。将在6月10日进行首轮投票的法国立法选举中,唯一一位华裔候选人是一位叫吴振华的人。我早就听说这位华裔政治家的名字:Chenva Tieu,中文名叫吴振华。2011年3月他曾在法国执政党"法兰西公民运动联盟"(UMP)总部召开过一个华人记者会,宣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