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桥》2017,(11)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弘扬工匠精神刻不容缓。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工匠精神的内涵。本文从注重品质,注重细节,精益求精;传承经典,又加以创新;无私奉献,不求名利等方面高度而又全面地概括了工匠精神。二、弘扬工匠精神的原因。以时间为维度,从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方面阐述弘扬工匠精神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三、弘扬工匠精神,发展特色教育。从时代的需要、教育的需要和培养人才的需要三个方面论述发展特色教育必须结合工匠精神,体现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备受重视。从2016—2019年全国召开的两会来看,"工匠精神"一直出现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内化于从业者心灵"的要求被反复提及。在贵州,"工匠精神"氛围愈发浓厚。从2016年起,贵州相继开展"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寻找身边的贵州工匠"系列网络文化宣传活动和万名"农民工匠"培育、十大"贵州工匠"和"金牌工人"评选等活动,展示、发掘了一批又一批"贵州工匠""农民工匠","工匠精神"在贵州愈加"根深叶茂"。职业院校是专职培养技能人才的  相似文献   

3.
正近来,"工匠""工匠精神"屡屡见诸报端和新闻媒体,一时间,"工匠""工匠精神"成为热词。所谓"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工匠精神",是严谨,一丝不苟;"工匠精神",是耐心,专注,坚持;"工匠精神",是专业,敬业,打造同行业无法匹敌的最优质产品、最  相似文献   

4.
耿银平 《前线》2016,(4):81-81
正过去这几天,作为政府工作报告里新词汇的"工匠精神"备受关注。"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欲速则不达"、"萝卜快了不洗泥"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发展、人的发展,太强  相似文献   

5.
正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既需要我们为"工匠精神"的回归创造条件,还应该对一些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激励。我的手头有两本关于"工匠精神"的书,一本是美国人亚力克·福奇写的《工匠精神》,记述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些工匠如何改变美国;另一本是日本根岸康雄写的《工匠精神》,写一群国宝级的日本中小制造企业,如何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6.
工匠精神表现为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精雕细琢等,其包含技艺层面、态度层面和价值层面三个层次。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和兴国之器。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背景下,弘扬工匠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开启中国产品高品质时代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作为高职院校,要把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产学合一、做学合一、车间课室合一、老师师傅合一、校企文化合一"为特点的"校企双主体,工学五合一"的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1)
<正>近年来,"工匠精神"日渐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热词,2015年初还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所谓"工匠精神",概括地说,就是工匠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卓越的理念,蕴含了专注执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等精神品质,这与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要求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8.
<正>【政府工作报告原文】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贵州博大智能终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涛将"工匠精神"融入工作的每个细节"工匠精神"再次写入政府报告,作为基层技术研发人员,我备受鼓舞。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金融电子现金行业智能终端设备的研发、生产与运营。  相似文献   

9.
廖江 《兵团工运》2017,(11):18-19
<正>2016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也让工匠精神成为全年的热词之一。如何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中国工匠,成为社会广泛热议的话题。工会组织能否在传统工作中找到"大国工匠"的培育通道,既是自身工作创新的需要,也是服从服务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弘扬工匠精神。这是新时代的真切呼唤,也是新征程的必然要求。"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讲认真,凝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工匠精神。辽宁是工业大省,最早孕育了新中国的产业工人文化,培养出一批批备受赞誉的产业工人队伍。可以说,工匠精神在辽沈大地有着深厚的土壤,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今天,我们要实现新时代的使命,要实现全面振兴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不断唤醒工匠精神、激活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纪录片《寿司之神》里,年近90的小野二郎对着镜头说出的那句"我们不在乎钱,只想做出最美味的寿司",让许多人泪流满面。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工业,时代的巨轮已经驶入另一番天地,而古老年岁沉淀下来的"工匠精神",至今还活跃在一些国家的肌体里,为这些国家的国民性格打上"工匠精神"的标签。现象级的"工匠精神"出现在特定的国度,除了匠  相似文献   

12.
马桂敏 《奋斗》2021,(1):78-78
工匠,与生活密不可分,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等,各类匠人用他们精湛技艺勾勒出的生活图景推动人类从农耕时代走向工业时代。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的新时代,有些曾经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老手艺、老工匠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工匠精神却留在了中国人的人文基因中。  相似文献   

13.
<正>工匠精神在近年来是一个热词。党中央倡导工匠精神,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实践工匠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众多实践者中,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公司工人戎鹏强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他1983年初中毕业后入厂,30多年来勤学苦练,干得一手"绝活",技术精、靠得住、能创造。他长期秉承工匠精神工作,形成了令人敬佩的人格。2017年7月,戎鹏强成为"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媒体公示了他的事迹。品味他的经历和作为,人们对工匠精神会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治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何要培育工匠精神?以及如何培育工匠精神?文章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工商银行六盘水分行积极开展"我身边的工匠精神"系列活动,展现了青年员工的精气神,诠释了金融行业"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为持续深化客户服务体验建设,树立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今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六盘水分行积极开展"我身边的工匠精神"系列活动,涌现出许多优秀员工代表。他们坚守基层一线,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展现了青年员工的精气神,诠释了金融行业"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六安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总体要求,以服务发展为中心,以净化环境为主题,全体干部职工充分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城区环境卫生质量稳中有升,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弘扬环卫精神,做勇于担当典范六安市环卫处将打造"奉献、担当、敬业、团队"的环卫精神作为队伍建设的根本,将"工匠"精神融入队伍灵魂,广大环卫职工用汗水谱写出一曲曲爱岗奉献的时代之歌。一是狠抓党建结硕果将党建工作作为推动环卫工作和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7,(9)
工匠精神形成于传统手工业时代,是一种追求精、巧、专的职业精神。在工业化、现代化的当代中国,重塑和培育工匠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转型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建堂 《前线》2016,(9):42-44
强调器物的文化价值和教化功能,是中国工匠精神独特的价值追求。当代的工匠精神,应当是传统和创新、理念和务实、中华文明特色与世界发展大势的有机结合。新时期培育工匠精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需要,是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需要。要借"双创"东风,使工匠精神成为亿万人民创业创新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一个新名词——"工匠精神",让人耳目一新,其目的就是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何为"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坚定、执着、踏实、韧性、专注、精益求精和追求极致的精神,也是一种热爱工作,热爱事业、热爱生  相似文献   

20.
正组工干部是志同道合者的聚合,是新时代"领跑人"的聚合,只要发扬好"工匠精神",团结奋进,就一定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强大的组织力量"工匠精神",就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精神和价值取向的行为体现。现今社会,任何行业和个人所具有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精神,都可称为"工匠精神"。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拥护者,肩负着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人才等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更要具备"工匠精神"。要有爱岗敬业精神。把简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