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规定,在立法上明确了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统一了刑事和解的适用标准,标志着我国刑事立法的又一重大进步,具有重要的立法价值。但刑事和解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仍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周平 《中国检察官》2012,(11):27-29
一、刑事和解的功能从社会稳定的大局和恢复性司法目标考量,不难窥视出刑事和解的功能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从刑罚价值理论学说出发,严格追诉刑罚主义的法治效能趋  相似文献   

3.
一、明确公诉案件和解的基本原则,防止制度走偏虽然从刑诉法的规定可以推导出公诉案件和解必须坚持的双方自愿、合法的原则,但是对于该制度实施必须坚持的一些关键性原则,如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原则,不得以和解不成,作出对加害人不利处理的原则等均未作出具体规定,容易在实践中出现问题和偏差,甚至导致和解制度的滥用。对于一项新确立的法律制度,为防止制度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问题,有必要确立统领制度运行的基本原则,以有效引导、指导司法实践。笔者认为,公诉案件和解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双方自愿原则;合法原则;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原则;国家专门机关中立原则;公开透明原则。二、明确公诉案件和解特别程序与其他诉讼程序之间的关系,确保诉讼程序之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4.
世界大部分地区存在两种主要的刑事诉讼模式:审问制和对抗制。在审问制模式下,由理论上中立的司法官员主导实施犯罪侦查,并由已经充分接触侦查卷宗的法官(或合议庭)决定有罪或无罪。审判是相对简短和非正式的,由主审法官在无陪审团的情况下主持进行;被告并不必然拥有不作证的权利,而且直到近来,辩护律师也不在诉讼中扮  相似文献   

5.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刑事法律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政治目标的回应,它的确立表明我国的刑事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完善。在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过程中,我国现有的刑罚制度需要做出何种调整和完善是我国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下,研究刑事合意的发展变化以及具体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 当事人主义是我们对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结构(或称诉讼模式)的一种概称。从哲学的角度看,诉讼结构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它也必然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不同的诉讼结构体现了不同的诉讼原则。因此,研究美国的刑事诉讼结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美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和原则。一、当事人主义的含义及其由来当事人主义是指刑事审判活动依据控诉方和被告方的主张和举证而进行,法官(包括陪审团)处于居中公断地位的一种诉讼结构。在这种诉讼结构中,法庭的审判活动是以控诉、  相似文献   

7.
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是人民法院整个审判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之一,是决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和判处刑罚的关键阶段。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审判程序的改革与完善是一个重要方面,对公诉而言,修改后的刑诉法恢复了卷宗移送制度,确立了刑事和解制度,增设了庭前预备会议,设立了关键证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对简易程序进行了重大修改。公诉工作将面对法条修改后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本文试从公诉角度浅议修改后的刑诉法对公诉工作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刑事简易程序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王东  马楠 《人民检察》2013,(1):61-63
根据修改后刑诉法的规定,可以将检察环节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分解为四个阶段的程序,即和解启动程序、和解协商程序、和解确认程序和案件处理程序。一、检察环节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和解启动程序对于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已经达成刑事和解的,检察机关应直接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无需重复启动刑事和解。对于在公安机关侦  相似文献   

10.
如何看待被告人有罪答辩——辩诉交易的一点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中的合理因素 ,可以为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正确等待被告人有答辩提供借鉴。应当更新诉讼理念 ,将认罪答辩视为被告人作为诉讼主体对刑事程序运作方式的一种选择 ,建立激励被告人自愿作出有罪答辩的机制 ,对此类案件可简化诉讼程序 ,同时应建立对被告人有罪答辩自愿性明智性的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11.
柴冠宏 《中国律师》2004,(11):57-58
问题是由一个案例引出的:被告人郭某因涉嫌贪污经河北省廊坊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并于2002年8月提起公诉,经过开庭审理,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2年9月一审判决郭某贪污罪名成立并处以刑罚。之后,该案经历了被告人上诉———二审法院裁定发回重审———一审法院重新作出有罪判决———被告人再次上诉———二审法院再次裁定发回重审。2004年2月27日,市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市中级法院裁定准许。就在辩护律师准备要求解除对郭某的强制措施的时候,市检察院商市中级法院同意,于3月8日将该案指定廊坊市所辖永清县人民法院管辖,案件随即移送永清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此案又进入新一轮诉讼程序。本文对前述案例是否合法不作评价,只就刑事公诉案件中适用撤诉程序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当事人和解公诉认罪案件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诉认罪案件,是指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自愿承认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的公诉案件。由于被迫诉人自愿承认犯罪,公诉认罪案件在事实认定方面相对较为简单,事实认定不再是刑事诉讼程序的核心内容。合理设置公诉认罪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不但能够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还能提高刑事司法的整体效能。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简易程序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社会有感于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1〕人权保障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确立刑事司法正当程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自由不受任意侵犯。这些刑事诉讼的正当程序在《世界人权宣言》、〔2〕《欧洲人权公约》〔3〕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4〕  相似文献   

14.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了刑事公诉案件和解程序,既为刑事司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诉讼解决模式,也带来了新的考验。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检察院近年对非羁押诉讼的司法实践正契合了刑事和解制度,刑事和解也给非羁押诉讼机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新的司法课题。一、刑事和解制度对非羁押诉讼机制的重构刑事和解入法建立在长期的政策铺垫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但由于与传统的公诉案件处理方式在基本理念、指导思想和具体操作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刑事诉讼法在修改时,关于是否增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  相似文献   

15.
张进德 《法律适用》2011,(1):112-115
现代辩诉交易制度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美国.但在其后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都是处于地下状态.直至20世纪70年代,辩诉交易的合法性才得到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正式确认.在辩诉交易的兴起缘由方面,人们纷纷将目光抛向了刑事司法中对抗制的繁琐和司法官员的办案压力.  相似文献   

16.
普通程序简化审,是指在现有刑事诉讼的范围内,对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在被告人认罪的前提下,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上,采用简化部分审理程序内容予以快速审结案件的一种新的庭审方式。其实质是对现有庭审方式的进一步改革。它是基于我国社会治安并不乐观、刑事案件数量的逐年增多、对抗制所导致的司法成本大幅度提高和诉讼效率的低下等问题日益显现,司法机关特别是基层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这一特殊背景而提出的,旨在尽量缩小诉讼成本而达到最大的诉讼效益。2003年3月14日两高一部联合出台了《<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面临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如何更好地承担执行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的义务,是我国刑事司法领域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与国际准则的差距入手,提出了创造条件加快与国际接轨进程的意见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辩诉交易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当前对辩诉交易的讨论,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大致以我国目前没有辩诉交易为预设的前提。因此,有媒体称2002年4月黑龙江省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判决的一起由检察官与被告人达成协议的故意伤害案为中国辩诉交易第一案。诚然,如果拘泥于现行法  相似文献   

19.
论契约精神在刑事诉讼中的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詹建红 《中外法学》2010,(6):913-927
@@ 从广泛意义上讲,所谓契约,是指以交换为目的所作的某种企划.从法律意义上讲,契约是指由双方意愿一致而产生的相互法律关系的一种约定.[1]在英国和美国,契约常被分解为各个当事人所进行的"约定"或"合意"来说明;而在德国和法国,"意思自治"则一直是契约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确立为公诉案件当事人,被害人与人民检察院作为“共同原告”履行控诉职能,这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暴露出许多问题。德国附带诉讼制度允许被害人作为附带诉讼的原告人而非公诉案件本身的当事人参加公诉,具有合理性。我国应借鉴德国的做法,增设刑事第三人制度,让被害人作为刑事第三人参加诉讼,并赋予其相应的诉讼权利,从而有效解决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参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