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印外商直接投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规模、质量、区位优势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和印度在FDI领域的竞争,并在此基础上对两国FDI焦点产业制造业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虽然总体上中国在吸引FDI方面比印度占优势,但这种优势不是压倒性的。中国在吸引FDI方面必须进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试论印度利用FDI的经济效应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经济作用是多维度的,本文从多个视角透析FDI对印度资本形成、技术溢出、产业演进以及贸易结构的作用,从而揭示FDI对印度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并提出对中国利用FDI的启示,这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印度经济发展动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东南亚各国中,马来西亚吸引外国资本的成绩十分突出,到90年代初,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在马来西亚国内总资本中的比重超过了25%。FDI在大量涌入促进了马亚西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1988年起,马来西亚已连续8年保持8.5%以上的经济增长率。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流向马来西亚的FDI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本文对马来西亚吸引FDI的过程、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马来西亚吸引FDI的新趋势。一、马来西亚吸引FDI的过程吸引外国资本发展本国工业一直是马来…  相似文献   

4.
莫迪执政以来,为了实现GDP稳健增长,促进印度经济发展的目标,不断就外国直接投资(FDI)政策进行改革,希望通过政策改革吸引外国资本进入本国投资,弥补本国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莫迪执政以来印度FDI政策改革内容,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认为印度通过FDI政策的改革,不断放开外资投资领域,放宽外资准入条件,使得大量外资涌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推动了印度经济的发展与复苏。但也应该看到,在未来,莫迪政府如果持续就FDI政策进行改革,将遇到较大阻力,同时由于印度本身存在土地制度、劳工法等问题,使得外国投资项目真正落实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5.
印度崛起首先必须是经济崛起,没有经济崛起,印度崛起几乎是不可能的。作者认为,印度社会经济存在某些重要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印度经济崛起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印度经济崛起将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某些影响;且随着印度经济加快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有所加强;在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某些机遇的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发展形成某种挑战。  相似文献   

6.
包括国际直接投资 (FDI)在内的几个因素似乎对过去几十年印度明显快于GDP的出口增长起了关键作用。但缺乏国际直接投资对印度出口绩效的评估。利用 1970~ 1998年的数据 ,分析了影响印度出口绩效的决定性因素。结果表明 :当出口价格低于国际市场时 ,印度的出口增加 ;卢比升值对印度的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出口供给与国内出口产品的价格正相关 ;更高的国内需求减少出口供给 ;国际直接投资对印度出口绩效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意义 ,尽管FDI的回归系数为正。  相似文献   

7.
历次中印边界争端后,印度战略界往往呼吁加强印陆军实力建设,以尽可能缩小中印军力差距。然而近年来,印度与中国边界博弈愈加重视运用非对称战略和冲突横向升级的斗争策略,提倡通过强化海洋战略布局,以谋求对华陆地边界战略优势,即所谓的“以海制陆”。印度战略界宣扬、鼓吹的“以海制陆”战略本质上是一种姿态性、应激性举措,不会改变印度作为陆权国家的属性,且面临诸多内外挑战。这种思想客观上为海军谋求更多国防预算,促进其海军力量建设,进而为印度在海上主动触碰中国核心利益圈奠定基础,需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印度有163所大学和5,000余所学院,目前,在校人数约三百多万,且按年增长率5%增加,1981年统计,印度的科技人员数已达150多万,1985年已有247万。另外还有100万在国外居住和工作的科技人员。印度与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情况相似,主要流向西方工业发达国家。1966年以前,主要流向英国,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则主要向美国流动。据1980-81年度统计,国外留  相似文献   

9.
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的特点及新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系统介绍了独立以来印度外国直接投资政策 (FDI)的演变、特点及其新发展 ,为我国如入WTO后如何应对FDI政策的挑战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印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从中分析印度报纸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知,以此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的状况。从《印度时报》对中国文化、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外交政策等方面的认知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在印度是极具吸引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印度有较强影响力,但政治体制有待提升认同力度。中国对印度的外交政策总体上为中印关系良好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中印关系中的边界问题亟需解决。总的来看,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文章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1.
独立以来,印度便开始了对外直接投资经营活动,并从投资量、投资方式、区位分布、投资行业和投资主体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印度特色。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既从多方面对其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作用,对中国开展外向直接投资活动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2003~2009年间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和直接投资面板数据,用实证方法研究中国和东盟各国间的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对缅甸、印度尼西亚、老挝、新加坡、越南的FDI及新加坡对中国的FDI促进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出口总贸易;中国对文莱、柬埔寨、菲律宾的FDI及文莱对中国的FDI促进出口贸易;中国对柬埔寨的直接投资促进进出口总贸易;泰国对中国的FDI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出口总贸易间存在替代效应。此外,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具有极强的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后危机时代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变化情况,预测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对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启示。这对我们深入了解和把握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态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又同为新兴经济体,研究印度银行业改革对于正确认识中国银行业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印度银行业改革就是从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的转变过程,文章由此重点研究了印度银行改革的历史背景以及所采取的改革措施,进而得出对我国银行业改革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新兴经济实体印度正遭受越来越强烈的冲击。面对资金严重短缺、外资大量流失和社会不稳定等不利的投资环境,印度政府积极调整外资政策,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践证明,印度谨慎的引资政策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凸显出较强的优势并取得显著绩效,值得与之国情相似的中国思考。  相似文献   

16.
冷战时期,基于抗衡美国、控制印度洋的共同战略,苏印进行了有效的海军合作。在前苏联支持下,印度海军迅速壮大,前苏联也因此而加强了在印度洋的存在。冷战后,俄印在互利贸易的基础上建立了合作研发的新型海军合作关系,印度的远洋控制战略使其更加依赖俄罗斯的海军武器,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大幅提升。俄印海军合作的目标中有一定针对中国的因素。近年来其合作面临着印度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海军合作的压力,但俄罗斯对印度海军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17.
外国在印度市场上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印度的投资环境(一)外国对印度投资的有利条件1.印度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印度人口10亿 ,是世界上人口仅次于我国的发展中国家 ,GDP达5200亿美元 ,人均GDP为504美元 ,近年来经济保持年均5%~6%的增速 ,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国家之一 ,其经济增长势头和市场潜力不容忽视。目前约有2亿中产阶级(人均收入在1400美元以上)①,劳动力成本较低 ,劳工标准不像发达国家那样严格 ,对环保没有特殊要求 ,有着和西方国家一样的政治制度 ,故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善 ,印度将是最有潜力的国际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和劳务市场。2.印度利用外资的政策有了新发…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global positions of China and India in merchandise trade. It first compares the integration models of China and India and, thereafter, examines the core factors that drive their trading relationships. With respect to their global trading partners, there are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drivers of trade for China and India. Combined larger markets, similar consumer preferences, similar factor endowments and linguistic links enhance global exports from China. Alternatively, smaller market size, discrepancy in consumer demands, dissimilar factor endowments and combined stock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drive India’s global trade.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 and demand of China vis-a-vis India dictate the divergence in the profile of their trade determinants. Such divergence in trade drivers, however, dissipates when taking into account Chinese and Indian partnerships on a regional basis – with East Asia,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MENA), Latin America, European Union (EU), and Africa.  相似文献   

19.
杨恕  张茂春 《和平与发展》2009,(1):56-58,68
印度政府清醒认识到非洲在当代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开始把非洲纳入其外交战略的优先考虑方向。印非之间在资源、经贸、外交以及军事安全各个领域的合作正在得到全面的加强与深化。非洲丰富的资源和广大的市场可以为包括中印两国在内的大国经济拓展与合作共事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Tanvi Madan 《India Review》2013,12(4):368-38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China has continued to rise as an economic, political and military power,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consideration of its role in shaping US–India relations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However, this article, considering the period 1949–1979, shows that American and Indian perceptions of and policy toward China shaped the US–India relationship even during the Cold War. In doing so, the article seeks not just to bring China back into the story of past US–India relations, but also shed light on the China–India–US triangle of today and of tomorr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