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国平  袁也 《求索》2013,(5):223-225
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是我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的绝对优势,如何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展辉煌.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成为当代中国一项急迫的国家战略。本文从分析中国传媒的世界影响力入手,探究了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的掣阻与问题,就“走出去”的战略,析论了文化宣传、文化外交、文化贸易、文化品牌、文化人才等六个方面的要务。  相似文献   

2.
侯文禄 《前进》2010,(2):34-35
和顺县作为文化资源丰富的县份,近年来,在省委提出“文化强省”、市委建设“文化晋中”的战略指引下,坚持把县域文化建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深度挖掘独特文化内涵,全力实施“文化活县”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推动了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中央落实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设想,着眼于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改善并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定,并以此作为我国21世纪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从而把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送上了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快车道,这将预示着发达西部的迅速崛起。面对发达的东部和即将开发的西部,不是“东”“西”的中部地区怎么办?河南怎么办?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必须作出的时不我待的抉择。对此,河南提出了“东引西进”战略。“东引西进”是河南在我国新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两会”开幕之前半个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外发布,“文化兴国”战略再度引发人们关注。 近一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字眼频频见诸媒体,成为社会热点。中国的文化战略正迎来大布局的时代。 去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战略机遇期”包含三大内涵,即大国理念、大国目标和大国对战略环境总体乐观的积极判断。“战略机遇期”理论是主观认识与客观环境的统一。未来一二十年中国存在一个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应抓住此“战略机遇期”,解决好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同步发展、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以及发展与统一的关系,促进世界和平、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6.
尹北直 《前沿》2014,(7):22-25
“以人为本”思想,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理论特色;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的生动例证,在理论创新中蕴含了文化创新,生动体现了建设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党的理论自信与全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伍新林 《湖湘论坛》2005,18(5):82-83
在文化“强”省战略中,文化既是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手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合力论以及经济与文化共生互动关系原理,是文化“强”省战略依托的深厚理论背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是其催生的现实背景。文化“强”省战略对贯彻“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必须做到几个结合。  相似文献   

8.
“和谐”与“合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一项历史性的战略选择。“和谐”源承于中国几千年的“合和”文化思想,了解中国传统的“合和”文化思想,对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合和”:中华民族基本的价值观“合”,作为中华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侧重于本体论,指统一物由两或多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9.
杨利英 《人民论坛》2014,(8):186-188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在21世纪初所提出的文化建设方针,对于中国文化的觉醒、复兴、整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幻、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化“走出去”战略成为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以来,中共中央全面吹响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号角,我国还要不要把西方文化“请进来”值得深思。详细梳理中国共产党91年来对“要不要向西方学习”、“怎么样向西方学习”和“向西方学习什么”等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书写了一部不断学习西方器物、制度和观念文化的“三部曲”。这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深刻反思和合理借鉴我们党把西方文化“请进来”的原则、立足点、方针、方式和难点等,对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86年,上海学者李新华于《当代青年研究》发表题为《关于代际理论的手记之一:“代”的时代》一文。应当说,“代”的时代——这一命题,对于16年后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结果,具有相当的预见性。跨入21世纪,无论是从代际理论的角度看,还是从现实层面的变化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确实已进入一种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代”的时代,为我们认识与把握当下中国的青少年及其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和天地。当代中国进入“代”的时代的根本标志是:社会人口中诞生了一群不同以往的全新的一代人。他们与其前辈相比,…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中国”这个概念自70年代以来,在海外已发展多年了,在台湾学术界也颇为流行。台湾学术界曾就此举行过专门的研讨,也有刊物和出版社出版过有关的专门著作。然而,大陆学术界对此似乎没有什么反响。笔者认为对“文化中国”作出积极的回应,有利于推动海峡两岸文化学术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文化中国”与“一国两制”具有共同点“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文化中国”和这一方针具有相容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中国”从文化理念上突出了一个中国,即中国统一的原则。现在海外华人…  相似文献   

13.
文化“出海”是展示中国形象、影响国际舆论、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面对国际偏见误读、西方文化霸权、全球治理赤字等问题,新时代文化“出海”要勇于承担讲好中国故事、宣介中国声音、彰显中国价值的使命任务。中国底色是文化“出海”的民族根魂和基因密码,必须充分挖掘、传承发展以突出的连续性、包容性、统一性、创新性与和平性为特色的中华文化。文化“出海”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出海正确航向;构建特色战略传播体系,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力;培养国际传播复合人才,增强中国话语说服力;推动文化内容转化创新,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延伸数字文化产业链条,扩大国家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这是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站在新的战略高度对推动文化发展作出又一智慧之举。加快发展国家软实力,关键就在于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党的先进性的灵魂。当前,农村文化仍然是我国文化建设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先进文化的思想,重要的任务是繁荣农村文化,用先进文化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近几年宜昌市根据中央的要求,在全市农村实施了“开展文化下乡、繁荣乡下文化”的活动,实践证明,这是落实“三个代表”、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繁荣农村文化文艺的一个有效办法。一、文化下乡与农村文化阵地建…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千年更迭的历史时刻,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对党的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是建党、创业、兴国的行动指南,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现代化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进一步指明了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升了教育工作的境界和思路,扩宽了发挥教育功能的空间,为贯彻科教兴国及教育的“三个面向”战略,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基础。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7.
肖都树 《中国保安》2012,(15):37-39
仁怀位于贵州西北部川黔交界的赤水河畔,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转战之地,是国酒茅台的故乡,有着浓重的长征文化、国酒文化,被誉为“中国酒都”。近年来,随着仁怀市委市政府“培育千亿产业,打造千亿强市”战略的实施,酒都保安业的发展又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期。在这一背景下,贵州省仁怀市保安服务公司抢抓机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乔成家 《前进》2003,(1):40-41
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曲沃县以实际行动积极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深入实施“文化立县”战略。推动思想观念创新我们采取召开“文化立县”研讨会的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发起了深入广泛的实施“文化立县”战略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理论研究课题组,对“文化立县”进行专题研究,并以县报上连续刊载理论研究文章和县电视台上开办…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伟大构想。弄清邓小平对“一国两制”思想最早探索源于何时,“一国两制”与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是何关系等问题,这对于全面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此略述己见。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历史发展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一种科学的思想理论,都植根于历史的土壤。学习研究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思想,不能不了解“一国两制”思想的历史发展。1950年,全国大部分国土都获得了解放,只剩下西藏、台湾等少数地区尚未获得解放。解决西  相似文献   

20.
《湖北宣传》2009,(3):29-30
关于对“中国模式”特别关注的原因 一是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态势先后抛出“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沦”.继而引起全球性的争论。而中国自经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还能保持比较稳定和快速发展。使得这些言论不攻自破,也使得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乃至于美国和欧洲最近对金融市场的干预都被认为是在学习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