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贵 《传承》2009,(24):164-165
政治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当代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政治观主流是良好的,但也存在政治责任感、使命感不足,政治取向功利化和政治信仰冷漠化的缺陷,大学生在政治观方面表现出矛盾性与功利性等特征,为当前进一步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贵 《传承》2009,(12)
政治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当代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政治观主流是良好的,但也存在政治责任感、使命感不足,政治取向功利化和政治信仰冷漠化的缺陷,大学生在政治观方面表现出矛盾性与功利性等特征,为当前进一步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确把握大学生政治观的实际状况和特点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政治观的前提,而大学生是否具备良好且稳定的政治观不仅事关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本文依据2011年所作的北京市在校大学生政治观调研的数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基本状况作全面概括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我军官兵现代政治观念在反映我军性质、宗旨的同时,必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就我军官兵现代政治观念体系的构成而言,主要包括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政治价值观,以新国家利益观为主题的军事政治观,以民主、法治、权利义务观为基础的政治文明观.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重要的国家软实力.爱国主义对军人有着特殊要求,是军人政治观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我军官兵政治观的历史演进表明,必须始终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爱国情感与爱国行动的高度统一,大力培育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军人现代政治观.  相似文献   

6.
李伟 《人民论坛》2012,(24):42-43
"政治冷漠症"剖析不断地研究和把握社会成员的政治观,是制定政策、开展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认真审视目前实际情况,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政治参与度不高,政治信仰缺失,甚至出现"政治冷漠症"。深入剖析当前中国青年政治热情现状,会带给我们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7.
石稼 《黄埔》2023,(1):47-54
<正>《战国策·赵策》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今异利,远近易用。阴阳不同道,四时不一宜。故贤人观时而不观于时;制兵而不制于兵。”讲的是用阴阳之道、四时变化来说明,贤能的人要善于审时度势,善于控制战争,能利用特定的时势乘时而起,而不会被时势所裹挟,不会被战争所控制,进而在政治、军事斗争中掌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谈全球化趋势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最重要趋势,全球化正改变着整个世界。由于全球化不仅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而且还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因此,全球化趋势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必将是整体性和全方位的,同时又是复杂而多变的。全球化趋势对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然而,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那么,当代大学生在全球化浪潮中最后得到的比失去的将会更多。  相似文献   

9.
王岩 《求索》2022,(4):5-14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在扬弃了中外政治哲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呈现出科学性与阶级性的辩证统一、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性超越、革命性本质与政治性导向深刻鲜明的本质特征,蕴含了从政治人性预设到科学人学观研究基点、政治理性与政治道德分立互补、政治价值诸范畴主体架构和政治正义崇高遵循的基本研究图式,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西方政治哲学合理因素、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政治智慧等内容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0.
袁芳 《前沿》2012,(24)
自由是人类崇高的理想,人类社会向往自由、追求自由.马克思在扬弃前人自由观的基础之上创立了科学的自由观.马克思的自由观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理念的转变,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劳动人本政治观"是"广义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本文尝试在对这一核心概念的基本含义与要素进行简要申述的基础上,利用广义政治理论的分析方法--政治的利益分析法,对人性、人的利益需求与劳动实践的内在关联进行探究,以揭示人的政治主体性与政治的社会性,进而确证劳动人本政治观的科学性.同时指出,政治关系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政治之劳动人本性的逐渐实现过程.现今,坚持邓小平理论这一"走向社会政治"的科学理论,是实现当代中国政治关系社会化、推动中国政治的"社会政治"发展取向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朱志勇 《人民论坛》2010,(5):272-273
现代网络技术极大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面对网络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良好工作传统,树立正确网络观、开设思想教育网站、提高网络道德教育实效、开展网络文化宣传、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全力占领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13.
在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钢 《探索与争鸣》2005,(10):23-25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既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又坚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提高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在消费主义观念蔓延的当代社会,新闻工作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善于整合多元文化,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新闻为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多为90后甚至95后,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受时代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与德育方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代台湾青年政治走向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青年探索》2003,(4):43-45
当代台湾青年的政治观尤其是对祖国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看法表现出的主流价值取向是值得肯定的,形成这种局面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的,辩证看待台湾青年的政治走向将极大促进对台青年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且相互对峙的政治哲学当属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它们争论的焦点是"弱国家"与"强国家"的国家观,具体展现为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价值优先序列的选择。无论从规范理论还是从政治实践的视角来审视,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国家观均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二者的争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决不能在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间作非此即彼的简单化选择,而是应寻求"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某种程度的衡平。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引领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提出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内涵包括了丰富的法治领导观、法治人民观、法治道路观、法治治国执政观、法治治理观、法治体系观、法治谋划观、法治推进观、法治全球观、法治保障观、法治干部观。其时代价值在于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指明了我国法治事业的发展航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创新,是坚持“与时俱进、求实创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课题,也是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硬道理”。观念创新是根本。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当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的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代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是时代与实践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把握规律性,选准切入点,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力求新突破。要善于把行为科学融和文化管理、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9.
宋静 《理论月刊》2006,1(3):154-156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而政治观教育的重要方面是政治价值观教育。本文提出并论述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政治价值本质观教育、政治价值目标观教育、政治价值标准观教育、政治价值选择观教育和政治价值创新观教育等。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第三条道路及其对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鉴国外各种类型政党的有益的执政经验。而第三条道路基本主张作为西方中左翼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施政纲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触及了一系列关系当代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其政治观、经济观、福利观以及外交观可以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