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农村土地承包法执法检查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一个重点。受全国人大委托,市人大常委会于今年8月至9月,重点围绕有关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对农村承包土地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的支持、法律宣传等几个方面,对本市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情况开展检查。  相似文献   

2.
林晓  洪丰 《公民导刊》2011,(10):21-23
9月5日至8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重庆北碚、渝北、涪陵、南川、璧山、梁平等部分区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进行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3.
陈晓华 《中国妇运》2012,(Z1):13-16
下面,就近年来农业部门贯彻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方面工作做一简要汇报。一、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工作中央对维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高度重视,在颁布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以及出台的相关政策中,都强调对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保护。按照中央要求,农业部和各级农业部门坚持把贯彻土地承包法律政策与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紧密结合起来,健全规章制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之后第二部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的专门法律,是又一部兴农护农的法律。  相似文献   

5.
6.
改革开放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农业的基础支撑下社会经济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可是在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严重问题,如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逐步增多.如何在制度完善中逐步改变现阶段公共利益界定不清,主体缺位,土地性质模糊等问题,实现公平与效率,成为新时期政府管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农业工业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的集聚,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必须通过土地的重新配置来实现。如果土地问题解决得好,就可以在消费社会建设、社会公正稳定、中产阶级、政治合法性等方面有所作为,为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土地问题事关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局。近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协调。为此,本刊特邀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如何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
李成琳 《公民导刊》2005,(11):42-44
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寺承包法》,自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对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急需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来予以进一步规范,并对上位法的规定进行细化和补充,以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9.
农民土地文化权益是指农民基于农村土地所享有的文化性权益。保护农民土地文化权益不仅具有足够的法理基础和宪法依据,而且还在增强农民土地情感和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就农地征收制度来说,保障农民土地文化权益的方案除了应对补偿的目的、原则、方式和程序等内容进行改革外,还更要依据被征农地的文化价值和使用属性等因素构建一种专门的农民土地文化权益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10.
农民的诸多权益,都是间接或者直接以土地为载体,失去土地就失去了与土地相连的一系列权益。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即失地农民群体。他们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在农地流转中他们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是农村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当前,农地所有权主体地位含糊,土地承包经营权被排斥在土地决策与增值收益分配之外,其权能有限,导致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农民利益分配失衡,市场价值难以实现,造成了农民合法权益严重受损。只有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淡化土地所有权,明晰集体与农户的权利边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诸项权能,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建立强制性多层社会保障制度,才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是我国调整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主要法律,但这两部法律均没有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利,使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中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关于农业方面的立法应以保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并重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对农民权益从生存权保护到发展权保护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从制度层面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0,(12):16-17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问题,从深层次看,它不只是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也不只是执法不严的问题,而是涉及土地承包政策的问题。现行土地承包政策是按户来承包的,没有男女区分,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在改革开放初期,这对打破“大锅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导致一些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14.
农民是我国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农民权益受损是不争的事实。农民权益受损问题的形成因素是复杂的,分为经济、社会、政治三个方面。人民代表制度的完善是农民权益保障的必要前提,要从政治层面入手找到破解问题的良方,并建立保护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实现好、维护好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现行农地征用中存在着土地征用权被滥用、征用补偿不合理、征用程序不公平等问题,因此,确立农民在土地征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改革征地补偿方式,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规范土地征用程序等非常必要。以此才能实现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党在农村改革的核心。土地承包法和福建省实施土地承包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颁布实施,把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赋予农民长期且有法律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国庆前夕,本刊记者就土地承包法在我省的贯彻实施情况专访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庄先。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是我国进一步释放农村生产力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本来应该基于农民自由、自愿基础上的土地流转却经常出现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性流转行为,这给农村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必须建立有效机制来约束土地流转中的地方政府强制行为.  相似文献   

18.
析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保障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但是现实中,被征地  相似文献   

19.
房绍坤  袁晓燕 《探索与争鸣》2023,(4):112-124+179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应首先明确进城落户农民是具有主体指向性、阶段过渡性、现实长存性、时代性的特殊农民群体,其土地权益应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其相关权益。当下,应详细梳理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保障困境的利益主体多元、侵害行为隐蔽等表因,解答农村产权个体归属、进城落户农民成员身份、权益属性抉择等深层疑问。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保障的策略,应以平等与自愿为价值导向,通过涉农改革进一步彰显土地权益之财产性,构建法治化与渐进市场化的有偿退出与转让机制,并依据其成员身份保留这一群体在农村的后路,使进城落户农民各取所需、进退皆宜。  相似文献   

20.
李昌金  封志科 《小康》2005,(7):13-13
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意味着农民对于土地长期而稳定的承包经营权从此将拥有法律的保障。它向亿万农民表明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将保持长期稳定。因此,这部法律的颁布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实层面,“30年不变”并不为农民普遍接受和欢迎,或者说对于“30年不变”写进法律,许多农民并不领情。笔者以为,就目前多数地方农村实际情况而言“,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使用权”不如给予农民承包土地的自决权。尽管中央关于土地承包期的政策,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包干时的15年不变,发展成后来的30年不变,但农民并没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