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落实疑罪从无原则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重要内容。我国刑事诉讼法已确立疑罪从无原则。该原则是司法人员和普通民众应信奉的法治理念,是不证自明的法律规则,也是被追诉人的一项法定权利。贯彻该原则需要刑事诉讼中各主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因其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公开及时等特点,已经越来越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刑事司法领域,媒体介入,特别是刑事侦查和审判阶段的介入,已然成为社会所热议的焦点和专家学者所研究的热点。媒体介入是一把双刃剑,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既能表现出监督司法机关诉讼活动、培养民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等有利的一面,又能体现出阻碍侦查活动、妨碍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出现"媒体审判"等不利的一方面。必须通过重点分析媒体介入对刑事诉讼的影响,才能提出媒体介入刑事诉讼所应坚持的原则,以便协调舆论媒体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联邦法院大多认为,除非刑事证据开示中的案件材料在庭审中被提出或者用来支持某一申请,否则法院不愿意依据宪法第一修正案或普通法来认可公众知悉这些案件信息和资料的权利。只有佛罗里达州和罗德岛州认可刑事证据开示程序中的信息与资料对外公开,一方面源于审判公开原则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源于社会价值共识、权利平衡机制与刑事诉讼制度的共同作用。我国刑事案件审前程序具有封闭性特征,司法机关对案件调查信息的封锁与民众知情需求之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要重塑民众对司法信任感就应立足保障民众了解和积极参与司法的基本权利来构建我国刑事司法活动和案件信息公开制度,同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构筑起阻隔舆论不当影响的屏障。  相似文献   

4.
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体制性变革。在为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的同时,刑事诉讼理论发展本身经历了价值论、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关系论、刑事诉讼模式论等基本理论的现代化整合与转型,当前司法改革与司法信息化建设为刑事诉讼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领域和命题,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目的和刑事诉讼价值是刑事诉讼理论的两大基本范畴,对二者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正义、秩序和效率是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冲突,刑事诉讼只能追求总体价值上的平衡。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是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彼此发生冲突时,应该在保护人权的前提下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通过对刑事诉讼目的之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刑事诉讼目的的理论。而今,伴随着刑事诉讼朝着现代化的趋势发展,对刑事诉讼目的的认识也应该与时俱进,也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本文拟从刑事诉讼是一种高度专业化,技术含量高的技术活动的角度,分析刑事诉讼的技术目的。以期对人们认识和把握刑事诉讼的目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沉默权制度作为现代刑事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世界各国刑事诉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随着我国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对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签署(但我国立法机关至今尚未批准),沉默权问题逐步成为国内司法理论界、实务界和普通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一些地方也对沉默权和“零口供”规则进行了试点。笔者认为,在我国“人权入宪”的背景下讨论《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沉默权的确立显得尤其迫切。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刑事诉讼模式理论在相应术语的含义、刑事诉讼模式发展的历史脉络、理论本身的功能与价值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理论对刑事诉讼历史阶段的划分和对刑事诉讼历史发展的描摹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刑事诉讼模式的现实选择也缺乏足够的关注。与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理论相比,西方刑事诉讼模式理论的研究视野显然更为广阔,现实功能也更为凸显。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我参加了省人大常委会组成的调查组,对白城、通化、长春3个市和8个县(市、区)检察机关开展刑事诉讼监督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经过调查认为,各地检察机关的刑事诉讼监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刑事诉讼监督意识不够强,在认识上还有不到位的问题;刑事诉讼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刑事诉讼监督方面的法律规定不完善,影响了监督工作的效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构建,相对于刑事诉讼普通程序,使得刑事案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了繁简分流。在那些按照特殊的简易程序处理的案件中,注意在确保最低限度的公正性的前提下,促使诉讼进程加快,司法资源可以在大体上得到合理的配置。本文试就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性质和功能,其最低限度的公正标准,以及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评新刑事诉讼法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刑事诉讼的价值是指刑事诉讼程序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刑事诉讼主体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需要。它只有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则是指国家预先设计确定的、希望或要求刑事诉讼立法及其实施以何种功能、效用和意义来满足国家、社会和一切诉讼参与人...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的功能是指国家设置刑事诉讼制度,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研究刑事诉讼的功能不能只关注某一具体诉讼制度所产生的作用,而应根据刑事诉讼运作的过程和规律,努力揭示其可能具有的一切积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刑事诉讼的功能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被害人的偏向性,在吴四江先生构建的刑事诉讼“锥形结构”中,“正三角锥形结构”并不存在.其在刑事诉讼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各阶段所引入的刑事诉讼“锥形结构”,事实上仍然回归于平面的“三角形”之诉讼结构中.刑事诉讼“锥形结构”实质上破坏了控、辩、裁三方均衡,违背了诉讼结构基本原理.“锥形结构”或许可作为描述和记载刑事诉讼活动的立体模型(立体画面),但作为刑事诉讼结构并不适当.  相似文献   

14.
塔娜 《前沿》2004,(7):132-134
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包含自由与安全两方面。两者虽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条件 ,但又存在着激烈的冲突。因此学界对自由与安全的选择排序问题众说纷纭 ,难成共识。本文从法哲学及刑事诉讼的本质和发展倾向等角度进行价值权衡 ,认为理想的刑事诉讼价值选择应以自由为优位 ,兼顾安全。在此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还对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程序进行反思并对未来的刑事诉讼程序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15.
修改后的律师法,扩大了执业律师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权利,从理论上解决了律师执业中"会见难"、"阅卷难"和"调查取证难"的三大难题.从立法机关的立法理念上来讲,这次律师法修改,是一种刑事诉讼理念上的进步,赋予了律师与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更加平等的权利,给予了律师以充分的法律信任,表明律师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待遇在不断提高,他们将在刑事诉讼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程序法律责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总和。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仰赖于国家司法机关和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对刑事诉讼程序规范的遵守。目前我国刑事诉讼程序违法现象较为严重,其原因除了“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外,刑事诉讼程序法律责任制度的缺失也是重要的原因。刑事诉讼程序法律责任的存在有其正当的哲学根据、宪法根据、逻辑根据及现实基础。我国必须确立以程序性法律后果为主体的刑事程序法律责任基础,以司法审查和程序裁判为责任实现途径的刑事诉讼程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银福成  王银霞 《前沿》2007,(11):129-131
控审之间的关系在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控审分离原则是刑事诉讼的基础性原则,是刑事诉讼基本规律的集中体现。现代意义上的控审分离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作为两大诉讼职能的控诉职能与审判职能在形式上与实质上彻底分开,从而达到保障法官中立、防止追诉权滥用、强化辩护职能和保障被告人权益的目的。本文从五个方面阐释了控审分离原则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程序性制裁机制的缺失是我国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益等程序性违法行为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刑事诉讼行为无效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程序性制裁理论和刑事诉讼行为无效理论。构建我国的刑事诉讼行为无效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行为无效制度,我国的刑事诉讼行为无效制度可以从无效刑事诉讼行为的范围和确认机制两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19.
论沉默权     
沉默权是现代刑事诉讼中一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诉讼权利。沉默权的价值体现在:沉默权是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使刑事诉讼的价值走向多元化;有助于建立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刑事诉讼构造;沉默权是诉讼主体学说的必然要求,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防止刑讯逼供的重要立法保障。目前我国刑诉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如实陈述其犯罪事实而不能保持沉默,从而在立法上否定了沉默权。这一规定有违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有可能促使逼供的发生。我国应明确规定沉默权规则,以推进我国刑事诉讼文明化、法治化,符合国际上对刑事诉讼程度保障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20.
卢静  张悦 《前沿》2011,(12):88-90
在刑事诉讼中,人们一贯认为"惩罚犯罪"是刑事诉讼的第一要务,在诉讼(本文指公诉案件)过程中,法院不能调解,当事人不能和解,必然会充满冲突与对立。但在国家倡导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在刑事诉讼中体现和谐精神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将使这一精神成为必然。本文力图阐明刑事诉讼的当代意义,为刑事诉讼的理论发展做出些微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