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在与国际经济环境接轨的同时,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商标权对于个人乃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于商标的保护不足,要加强规制与商标有关的违法行为,应在立法上设立兜底性条款,增设新的行为类型,完善法律责任体系,从而进一步实现商标的知识产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由于是颁布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其自身的缺点和不完善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步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尽快完善这一法律,以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将从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理解、界定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区别和联系的角度出发,以相关的案例加以解释,从而详尽地说明为何要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其实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利益衡量”的分析方法 ,揭示了从表面看来似乎是相互冲突的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识产权法通过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以专有性权利来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鼓励技术创新 ;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垄断、反过来会妨碍技术创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需要涤清知识产权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体系中的地位———反不正当竞争法以维护正当的交易秩序、保障有序竞争为目的 ,禁止这种专有权利的滥用 ,从而同样达到促进技术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社会土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部重要法律.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竞争立法存在的缺陷就表现得更加突出,许多问题都体现出我国竞争法律资源,尤其在涉及垄断法方面的不足,这不仅不符合国际上反垄断立法的潮流,而且也不利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因此,应通过国外竞争立法的分析以及我国竞争立法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条款,从而使得在司法实践中难以适用。因此,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需要借鉴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成功立法和法律实践,规定明确的一般条款,以应对因时而发展的各类列举情况之外的实质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6.
2017年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在改进原本《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之后的创新与发展,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次跨越和迈进。然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同时也为司法实践带来了全新的难题与挑战,如何看待一般条款与网络条款、如何处理一般条款与网络条款的适用关系等问题亟待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出口。  相似文献   

7.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现行法律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存在着一些不足 ,为加强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应修改和完善我国有关地理标志的立法。但目前可以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 ,因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商标法的重要补充 ,它可为商标法提供兜底性的保护与救济。  相似文献   

8.
2004年7月8日,德国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开始实施。对中德两部《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保护目的、不正当行为的定义、不正当行为的具体规定以及法律责任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反思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一步探析德国这部新法对完善我国《不正当竞争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号保护之缺陷及其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对商号进行保护的法律依据主要是若干行政规章,商号的法律地位比较薄弱。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内容与相关行政规章的规定相重复,没有体现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提供一般性保护的特性。该法第5条规制的应当是混淆行为,而不是侵权行为,故需对该条规定进行解释和修改,以强化其对商号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实施之初,具有过渡性及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现已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从立法模式、执法模式、执法力度、救济主体、保护对象、救济方式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传统担保物权原则上以有体物为其标的,但也不排斥将权利纳入其视野.文章首先介绍了权利担保物权的一般理论,接着通过分析登记和移转占有两个因素在知识产权质押中的适用,认为现今大陆法系各国认为在知识产权上设定质押的方式值得商榷,理论上应以抵押的方式代之.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第15条规定的区分原则是整部法律中具有理论和实践重大意义的具体规则之一,对本条的规定应作深入的理解才能深刻把握其所蕴含的法律价值。物权行为是对法律行为依其法律效果进行分类的逻辑上的必然结果,《物权法》中规定的区分原则表明我国已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但并未承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即整个物权行为理论在我国民法体系中还尚未完全确立。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法有促进竞争的一面,但与竞争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内在冲突。竞争法对知识产权具有“抑”与“扬”的双重功效,既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又对知识产权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规制。在协调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的关系时,竞争法应对行使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为予以豁免,对不正当行为予以约束。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建立在《拜杜法案》以及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基础之上,它在理论层面为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确立清晰明确的政策指引,在制度层面为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提供行之有效的法律保障,在应用层面为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设计灵活多样的利益配置。对美国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研究,有助于我国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电子网络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产权具有不同特点。电子网络知识产权的主要特点有:电子网络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地域性”较弱,权利主体的确定比较复杂,权利的客体范围不断扩大,受保护时间大大缩短等。为促进电子网络的正常发展,应运用法律手段对电子网络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这在政策上肯定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物权属性.各地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也基本持肯定态度并制定相关行政性规范文件.然而,即将于2007年10月1日生效的物权法却未包含此种物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法律上地位的模糊必然导致权利实施和维护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自主研发较弱、国外知识产权技术竞争优势明显,但却又不得不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情势下,惟有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才能抵御国外知识产权对我国经济的钳制。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与仲裁制度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关于知识产权纠纷的可仲裁性问题,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其本身就属于国家选择的层面。我国可以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等问题对其范围进行限制,但不应限制过多。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化与仲裁机构的专门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仲裁机构的专门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的诉讼形式越来越普遍,然而相配套的制度建构却比较贫乏,这些问题也体现在对知识产权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的侵害上。文章对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的内涵进行探索性的界定,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正当性,进而提出一些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制度建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