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论是与"实践人本主义"并存的天才创意,"异化劳动"论是"实践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异化劳动"论是马克思由"国民经济学"这一形而下的科学理论提升(不是科学逻辑推导)到形而上的实践人道主义。故它在《手稿》中处于非常特殊的"中介"地位。"劳动异化"论是从经济科学通向人道哲学的"云梯"。"异化劳动"导致私有财产和人的自我异化,那么未来哲学性理想社会就要扬弃异化复归人的理想类本质、理想的脑体劳动和共产主义博爱关系,马克思由此天才地创意出当做人道主义理解的共产主义的哲学性理想或理想性哲学。  相似文献   

2.
"处方病"     
桃源 《瞭望》2004,(51)
有道是,"医家难医自家病"。这不,"处方病"在我国的一些医疗机构和医生中流行已久,为一个普通  相似文献   

3.
劳模精神作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劳动实践结晶,对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基本价值蕴含和精神时代特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良好风尚。劳模精神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了我国新时代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高度自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本期导读     
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我国劳动者千百年来形成的职业精神的生动体现。以一批批劳模和工匠为代表的广大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与创新之举,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进一步强调了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在新  相似文献   

5.
"市管县"的悖论与"省管县"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管县"体制已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其各种弊端,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省管县"模式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在不少地方开始试行。本文在对"市管县"体制的悖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省管县"的现实和理论可行性以及可能衍生的问题,从而为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6.
"劳动三权"作为市场经济下的必然产物,是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劳动者对"劳动三权"的诉求不断在发展,但由于诸多原因,国家对此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主要通过权利替代和权利边界微调两种方式来应对这一诉求。从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我国劳动关系调整从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的转型,社会对"劳动三权"的诉求愈发强烈。要想发挥"劳动三权"的基本功能,目标上,"劳动三权"应尽快回归其基本属性和特有的运行机制。路径上要实现三个回归,即工会行政化向社会化回归;集体协商向集体谈判回归;停工、怠工向罢工回归。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利用"线人"提供情报来破案和抓获犯罪嫌疑人已不是个别现象,"线人"与卧底警探以及其他特情人员共同构成了侦查机关迅捷有效的犯罪情报网络.但由于"线人"立法上的不完善,导致我国目前"线人"的使用存在严重的失范现象,"线人"侦查中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我国"线人"的实践经验,借鉴外国立法,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线人"制度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加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企业工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坚守主战场,狠抓中心任务,履行政治责任,找准充分发挥产业工人主力军作用的方法路径:强化一个武装,凝聚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摆好一个战场,掀起岗位建功劳动竞赛热潮;练好一支精兵,建设高技能有素养职工队伍;激发一个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格局;打牢一个基石,依靠法治方式保障安全稳定;培育一种文化,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地生根;坚守一个忠诚,"双争"活动展示责任担当。唱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最强音,团结动员职工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5)
"三光荣"精神是地质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是地质行业的灵魂,也是地质文化建设和地质队伍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光荣"被地质人赋予新的内涵,继续弘扬三光荣精神意义重大。当前,弘扬"三光荣"精神同样需要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开展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及中央的新要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正"三兵当先"激发建功热情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工会以"三兵"为抓手,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氛围,激励员工建功立业。一是树好排头兵。通过劳模梯队培育、劳模评选及事迹宣传,弦扬奉献在岗位的职业风范。二是抓好大练兵。建立全国劳模景伟娟工作室和首席技师工作室,实现岗位培训、岗位练兵全覆盖,涌现了更多的"营销状元"、"技能达人"。三是竞赛用好兵。开展劳动竞赛,助力企业发展。上海公司劳动竞赛分为三个层面:由各基层单位自行组织的全员竞赛,"安康杯"等分工种条线的专项竞赛以及工会最高层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与"体面劳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劳资关系力量对比处于一种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之中.国际上关于"社会条款"和"体面劳动"的提议,或者是出于贸易保护的目的,或者是出于保障现实中被忽视和侵害的劳动者权益的目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为尽早在中国实现"体面劳动",中国应该以国际劳工标准和"体面劳动"的内容要求为参照,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建立起一套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适应于工业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也必然发生改变。在新时代,公共行政迎来了匠人精神的复兴,"匠人"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从"劳动之兽"转化为"创造之人"。"匠人政府"在狭义上可被认为是具有匠人精神的现代政府,广义上则指政府日常治理行为长期保持一种专注、内敛、脚踏实地的工作模式。不断推进政府现代化,需要从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三方面实现政府"匠人化"变革。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相似文献   

14.
"精英决策"模式下的公民参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49以来,"精英决策"模式一直是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模式.在改革开放之前,"精英决策"具有典型的"内输入"特征;改革开放之后,"精英决策"呈现出与大众民主调和的趋向.当前我国"精英决策"模式下的公民参与呈现出如下特征:一是参与主体、参与渠道和参与内容的广泛性;二是参与的整体有序性和局部无序性;三是参与中的"公意"性取向与"非公意"性取向并存;四是参与的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15.
"塔克-伍德命题"引发了人们对"资本剥削劳动是否不正义"的争论,揭开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序幕。在这场争论中,分析马克思主义内部形成了以"现实唯物主义"为标准认为马克思反对"资本剥削劳动不正义"的"反对派"和以政治哲学的最高价值为标准认为马克思赞同"资本剥削劳动不正义"的"赞同派",从而产生了所谓的"马克思正义悖论"。"马克思正义悖论"的实质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二分,是抛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造成对马克思政治哲学事实描述和价值判断的割裂。解蔽"马克思正义悖论",重构马克思政治哲学,需要回到马克思理论的自身逻辑,在内容、方法和本质上还原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原貌。  相似文献   

16.
董明 《学理论》2009,(31):125-127
劳动最神圣,也最光荣,劳动者也最尊贵。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尤其重视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在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各个领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职工产生了疑虑:"生老病死还有没有依靠"?"社会主义还有没有优越性"? "生老病死有依靠",确实有正确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面.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进发出冲天的革命干劲,创造了大量财富,为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劳动者"生老病死有依靠"成了广大职工的骄傲.但是"生老病死有依靠"并不是说社会主义可以养懒汉,而是指劳动者由于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不能参加劳动,或者在碰到意外灾祸等情况下,由社会提供生活和医疗保障.建国40  相似文献   

18.
高海深 《理论导刊》2007,(10):52-53
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中,"和谐"范畴有过许多论述,但从本体论角度,"和谐"主要被诠释为"和而不同";从认识论角度,则主要被诠释为"天人合一";从方法论角度,又主要被诠释为"中和"。和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总体特征和基本内核。  相似文献   

19.
流行语中"烂"新用法的发展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烂"表蔑称的用法宋代巳出现,主要出现在南方文献中;"破"在类同引申的机制下,在晚清也产生了表蔑称的用法,主要出现在北方文献中.随着普通话的推广,"破+NP"和"NP+破"格式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占强势,"烂+NP"和"NP+烂"则在南方部分方言区通行.进入网络时代后,"烂+NP"和"NP+烂"在网络蹿红,用法进一步泛化,由方言用语向流行语扩散开来,成为时下年轻人口语中的常用词.  相似文献   

20.
自中东和平"路线图"推出后,人们就担心它可能会是有图无路的装饰品。一年半过去了,"图"还是原来的图,"路"却仍不知在何方。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2003年6月约旦红海城市亚喀巴峰会上正式签署了由中东问题四方(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提出的"路线图"。它意味着以巴双方正式同时接受了在中东地区建立两个国家的方案,同时这一方案也首次成为了美国中东政策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