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不明真相的群众"、"黑恶势力幕后指使策划"……近些时候,一些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初,总能看到地方政府这样匆忙定性的词语.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发生之初都能看到这样的"定性怪圈".  相似文献   

2.
1949年4月21日大军渡江前夕,解放军的炮兵与"紫石英"号等英国军舰之间发生了数起炮战,史称"紫石英"号事件,又称"长江事件".长江上的隆隆炮声震惊了整个世界,成为各国媒体的头条新闻.这一事件,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外关系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因"紫石英"号事件而起的中英间的外交纠纷,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最高决策层面临的第一次外交考验.  相似文献   

3.
"中东路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极其复杂的重大事件,在中共党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史学界对此事件的背景、性质及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异说纷呈.同时,理清"中东路事件"和"中东路战争"及"中东路的问题"的关系,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对"中东路事件"的回顾与反思,从中汲取有益的史鉴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研究方法是切入事件、解读事件的柳叶刀,而运用"正确性"与"实用性"这对范畴去解构历史事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法,以期在历史研究上有新的突破。历史事件多因一果,"正确性"与"实用性"则是在众多因素中寻求范畴的统一进行理性和逻辑的归纳。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一段时间,新闻报道多地出现"倒奶"事件。因为奶企停止或者减少收奶,奶农只好把奶倒掉,甚至有些奶农开始宰杀奶牛。"倒奶"事件之所以引发如此巨大的关注,大概是在中学课程中,"倒奶"是西方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经典事件,代表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今天,这种"经济危机的标志事件"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地先后发生了一些群体性事件。事件发生之后,各发事地点的党政领导机构几乎无一例外地进行了总结。在谈到事发原因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点,那就是参与群体事件的当事人"不明真相",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蒙蔽迷惑、挑唆和煽动,云云。无论是贵州的"瓮安事件"、云南的"孟连事  相似文献   

7.
正"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一场伟大的爱国启蒙运动,其意义之重大,难以估量。作为五四运动的肇始,"五四事件"是整个五四运动的焦点,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则为五四事件的标志。北京大学的学生郭钦光(1895—1919)成为"五四运动"第一个烈士,也是"五四事件"中唯一的烈士。五四运动的肇始——"五四事件"1918年,历时4年之久的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起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7·5"事件的发生,有着十分深刻的政治背景."7·5"事件集中反映了新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我们必须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  相似文献   

9.
正"文革"十年,事件频出。发生在重灾区教育战线上的"黄帅事件"——一个小学生批判班主任老师的所谓"师道尊严"的事,被"四人帮"利用成为"反潮流典型",在全国教育战线上造成了灾难性影响。"黄帅事件"起始于北京日报社的一篇内参报道——《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我当时是报社内参部一名记者,对发生在"文革"期间的这一轰动全国的事件,现仍有些记忆,回顾往事,汲取教训,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法治的视角,对贵州瓮安事件、重庆万州事件、安徽池州事件等"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进行观察与思考,提出基层县级政权应及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并应选择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中心的"法治进路",并予以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
<正>在改革开放推向纵深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凸显。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深度报道引起大众广泛关注的事件,如最牛"钉子户"事件、瓮安事件、邓玉娇事件、石首事件、广州最牛  相似文献   

12.
话题背景: 2008年的中国天灾人祸接二连三,最近山西襄汾的溃坝重大事故、河北石家庄市乃至全国许多地方均涉案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河南登封"9·21"矿难和深圳"9·20"特大火灾事故等等,更是给沉浸在奥运成就、"神七"飞天喜悦中的人们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在人们疑虑的目光中,一场"问责风暴"来临: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因襄汾溃堤事件引咎辞职,河北省石家庄市市委书记吴显国因"三鹿奶粉"事件被免职,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也因"三鹿奶粉"事件引咎辞职.  相似文献   

13.
正"三三一"事件,是指1935年12月"一二·九"运动爆发三个多月后,为了抗议国民党当局对北平学生的严厉镇压,北平学联于1936年3月31日为悼念郭清烈士而举行的一次游行示威活动,史称"三三一"抬棺游行事件,简称"三三一"事件。多年来,无论运动亲历者,抑或学界研究者对该事件的追忆及评述,主要围绕着当年中央派驻北方局代表刘少奇的《论北平学生纪念郭清烈士的行动——给北平同志的一封信》这篇文章展开讨论,至今争议尚存。在此,笔者就其中中共北平市委与"三三一"事件的关系,谈谈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07,(6)
笔者从"纸馅包子"、"木乃伊怀孕"等几个典型的假新闻事件着手,一一分析假新闻事件的"软肋"之所在,并论述了新闻编辑防范假新闻的4件"法宝"。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因社会矛盾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转型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之一。面对群体性事件,相关部门仍习惯以追求社会的"刚性稳定"为目标,采用政府"压制型模式"予以应对,导致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政府的公信力面临严峻的考验。为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应该明确群体性事件社会控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努力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优化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手段和对策,建构相对人有序参与群体性事件处理过程的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周伯萍这个名字,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很陌生的.但提起"文革"时期发生的轰动一时的"雅典事件",稍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会知道.这段故事甚至被列入了"党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周伯萍时任中国驻希腊第一任大使,就是"雅典事件"的当事人.最近,在其撰写的回忆录中再现了这段往事.  相似文献   

17.
对"高饶事件"中几个问题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饶事件"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本文在对有关资料,尤其是新公开、新发现的资料 进行细致考察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高饶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东北一党员"来信、高饶阴谋的揭露时 间等问题加以考证和说明,以期有裨于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10,(9):56-56
<正>牛日成在6月26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人们对于社会诚信的疑虑乃至在衣食住行中表现出的强烈自我防范意识,与诸多诚信缺失事件频发息息相关。从"南京冠生园事件",到"三鹿奶粉",再到"齐二药"、"紫砂煲"事件,难以胜数的制假贩假行为屡禁不止。华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处理问题,善于抓大事和关键环节,把握住事件发展过程中的"轻"与"重"的方面及相互关系.1963年处理"跃进号"沉船事件,就生动地体现了他的这种领导风格.  相似文献   

20.
正当福州的抗日爱国运动蓬勃兴起的时候,突发"郑维新事件",致使"肃劣"行动遭受重大挫折. 问:"郑维新事件"曾听说过.您能不能作个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