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国彩票事业已历经二十余年的迅猛发展。其问也造就了大批热心甚至痴迷于购买彩票的彩民。因彩票无法脱离赌博属性。加之一些媒体对外国专家通过数学运算掌握博彩中奖规律只赚不亏的不恰当的渲染。让部分彩民认定彩票中奖有捷径可走。江苏省无锡市的一名大学生彩票投注站老板,就自认为找到了彩票的“中奖规律”,为彩民代购彩票时向其承诺可保底高额回报.从而引发了一起彩票代购合同纠纷案。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2日《解放日报》刊登许兴汉的文章,日前,北京大学中国公益彩票事业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披露,眼下我国的彩票购买者中,至少已有400万的“问题彩民”。何谓“问题彩民”,据该研究所的解释,就是指心理上呈现病态的彩民,这类彩民往往呈现出一种对彩票在精神上“成瘾”的症状,进而演变成生理问题,甚而走向犯罪。近来接连发生的挪用公款购买彩票的案例就是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3.
彩票市场中的青年群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票市场日益火爆,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购买彩票。据专家估计,目前彩民人数已经超过了股民人数,彩票已成为继股票之后的又一个普通百姓生活中的经济热点。因此有必要对彩票市场的主体--青年彩民的基本特征和购彩心态进行了解和分析,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自1987年新中国发行彩票以来,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彩票的销售范围和销售额都呈直线上升,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成为减轻政府社会重负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与此相对应,全国各地的彩票主管部门、经济学者、社会学者都对彩票市场的规范化进行研究,并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2000年7月份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对南京市各彩票点的彩民所进行的问卷调查,认为青年彩民是彩票市场的主体,并对青年群体的基本特征、购彩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还对彩民的购彩心态进行了探讨,在最后的讨论中,笔者就彩票市场对青年彩民的舆论引导和青年彩民素质的塑造作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广东民政》2010,(8):I0002-I0003
近期,中国福彩“双色球”大奖连连,给彩民朋友们很大的购彩动力,也为彩票销售的增长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为使彩民朋友更加了解福利彩票开奖的各个环节,记者日前探访了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南粤风采”的开奖现场,以一组图片来为彩民朋友们展现彩票开奖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周鹏 《中国民政》2004,(4):36-37
彩票离不开彩民.彩民是彩票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彩票经济发展的基础.彩民群体的大小、参与程度、价值取向等直接关系到彩票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试图从彩民开发与福利彩票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湖北省彩民现状分析入手,对如何开发彩民群体,促进湖北省福利彩票事业可持续发展谈些粗略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社会上"彩票族"的壮大,高校中出现了一个数量庞大的"彩民部落"。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大学生彩民消费动机、消费心态、消费行为不成熟,彩票导致部分大学生丧失艰苦奋斗的作风,产生拜金主义思想。"彩票热"反映出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彩票业政府管理体制面临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志  朱海霞 《新东方》2007,(4):23-26
1967年我国第一张福利彩票的公开发行,标志着我国政府放开了解放后一度全面禁止的博彩业,从此彩票市场蓬勃而起,并且吸引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彩民。我国的彩票业市场,奉行“上市销售、自愿购买”的营销方式,这也是世界所通行的一个准则,不过彩票的发行在世界各国都无一例外采取了严格的政府专营。因此,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探讨彩票业的改革及其走向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彩票经济”的由来 我国从1987年发行第一张中国福利彩票至今已走过了14个年头。十四年的风风雨雨使中国的彩票业初具规模,崭露头角。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发行和管理彩票势在必行。电脑彩票的公平、快捷、高雅、刺激、有趣和上百万的头奖是以往的大奖组所无可比拟的,于是在90年代末,全国各地“风采”系列彩票和电脑体彩风起云涌,迅猛发展。不经意间,买彩、选号、下注,彩市、彩民、彩票收藏等词汇在老百姓的茶余饭后悄然上口。彩民也从无到有,由盲从到成熟,从狂热到平和,可以说,购买彩票已成为广大市民开门后的“第八…  相似文献   

10.
徐毅 《中国民政》2010,(4):26-27
一、推进福利彩票市场化是其发行的必然要求福利彩票虽然是政府主管的一种国家彩票,但是它的社会公益属性决定了它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广大彩民,实行市场化运作。(一)从彩票的定义上看,彩票发展必须面向市场。2009年7月1日起实施的《彩票管理条例》指出,"彩票是指国家为筹集社会公益资金,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而特许发行、依法销售,自然人自愿购买,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彩票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彩票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经营管理体制不顺、宣传报道存在偏差、专业化程度不高和研究滞后等。加快彩票立法,理顺现有彩票经营管理体制,提高彩票发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并对彩民进行正确宣传引导,是促进我国彩票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夜暴富是多少人的梦想,随着彩票行业的不断发展,让一些彩民尝到了“天上掉下大馅饼的滋味”。然而,在众多彩民为此痴狂的同时,一些人也因此患上了心理疾病。仅 11月以来,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便收治了两名未中奖的彩票迷。 今年 35岁的哈尔滨市居民李某到“体彩”中心买了 2000元的彩票。满怀信心的李某从第二天就开始设计中彩后买房子、买车、开公司等一系列改变自己生活的梦想,每天这个发财梦都做得非常专注,进入心理学中称“白日梦”的状态。然则,到了真正开奖时,李某 2000元的奖券只中了 3个末等奖,一共 15元钱。因为与自己…  相似文献   

13.
彩票忧思录     
2008年两会期间,期待多年的《彩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通过国务院法制办官方网站全文公布,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条例(意见稿)》一出,立即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彩票发行20年所带来的种种社会现象也引发了代表委员、业内人士和广大彩民的忧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澳大利亚彩票能做到尽最大可能地保护彩民利益,而我国做不到呢? 2004年9月30日,澳大利亚中年男子布朗在布里斯班郊区努恩达地区的一个报摊店中购买了一张强力球彩票,当大奖号码开出后,布朗发现他购买的彩票竟然中了2321万澳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的大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在发行电脑彩票的同时,在部分市、县投注站点开展了即开票网点销售工作。从发行情况看,即开票网点销售的效果不错,优势明显。一是成本低,操作灵活。即开票大奖组销售成功与否,前期宣传很重要,而前期宣传的关键是资金,大投入才能大产出。即开票网点销售的前期宣传仅需一条横幅、一张兑奖海报,而且操作起来非常灵活,可以根据销售情况增减彩票。二是即买即兑,吸引力大。在营销策划中只要抓住即买即兑这个优势,简化兑奖手续,方便彩民兑奖,就能突出即开票网点销售的优势,吸引广大彩民。 从反馈情况看,开展即开票的网点销售…  相似文献   

16.
陈钢  汪宁 《淮海论坛》2009,(2):34-35,48
自从1987年7月.中国第一张福利彩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诞生以来,新中国彩票业发展已经历了22个年头,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彩票市场监管不力、秩序混乱、彩民正当权益受损、彩票官司裁决尴尬等诸多问题凸显,折射了我国彩票业走“先发展、后立法”道路所带来的规范基础的薄弱。当前.面对我国彩票业迅猛的发展局面,仅靠政府下发的几个文件已经不能适应需要。因此.彩票业的立法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在我们这个倡扬社会和谐的时代,笔者认为尽快制定与颁布《彩票法》.是维护彩票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正>为什么澳大利亚彩票能做到尽最大可能地保护彩民利益,而我国做不到呢? 2004年9月30日,澳大利亚中年男子布朗在布里斯班郊区努恩达地区的一个报摊店中购买了一张强力球彩票,当大奖号码开出后,布朗发现他购买的彩票竟然中了2321万澳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的大  相似文献   

18.
一个多月前,笔者刚看到新闻媒体对西安宝马彩票事件的报道时还有些不以为然——以国家信誉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彩票,怎么可能弄虚作假?然而,随着该案一步步水落石出,这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使人们心中对彩票发行公正性产生了不小的动摇——网上有消息说,西安彩民约有六成表示不再购买任何彩票。还记得3月27日陕西省体彩中心主任贾安庆的那句让人笑掉大牙的“拿我的头担保体彩没有弄虚作假”的豪言壮语吗?在铁的事实面前人头虽然没有拿下,但“说谎者”的帽子恐怕是摘不掉了。彩票发行看上去有无懈可击的层层把关,而这关口居然就被做假者轻而易举地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彩票的积极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行彩票,是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筹集社会资金,发展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火爆的彩市,急剧膨胀的彩民队伍,方兴未艾的彩票经济,正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彩票是把双刃剑,有利亦有弊.彩票发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和彩票发行部门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以便兴利除弊,保障彩票发行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读罢《民主与法制》今年第6期关于“赌球”的系列文章,作为一个老球迷,又作为一个老彩民,作为一个多年关注彩票发行工作的人,我深有感触。其实有些争论是不必要的,坐视地下赌球、私彩每年将几千亿的资金非法掠到境外,拘泥于“赌博”“彩票”这样的名词之争喋喋不休,全民都来搞学术探讨,根本没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