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力 《南亚研究季刊》2011,(1):11-17,58
美国自1998年起对印实施高科技贸易制裁,涉及军民"双用途"的高科技项目禁运成为影响印美关系的重大障碍。随着近年来印美战略关系日益升温,印美民用核能合作启动,美国支持印度以特殊身份参与国际防扩散和军控机制,印美双方从各自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出发,力图通过讨价还价推动高科技出口解禁的进程。奥巴马政府新近宣布对印度国防与民用航天部门解除制裁,表明印美双方围绕该重大问题的利益协调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多年的对印高科技禁运接近尾声。尽管印美围绕印度战略核发展的矛盾继续存在,但高科技贸易解禁将为印美战略关系提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推动"印太"战略的背景下,印度与美国增进战略合作与协调具有特殊的蕴意,建立外交-防务"2+2对话"机制是推进、落实这一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印美加强战略关系是双方的主动选择,深化战略合作是必然趋势;尽管各自的战略处境、利益需求决定了双方在认知、政策和行为上的差异,不会走向军事结盟,但印美将稳步实现战略关系的提升,其结果将改变"印太"地区的安全结构。  相似文献   

3.
“印太”是近年来美国战略学界率先提出的地缘政治概念,旨在以符合美国战略利益的方式,以海洋和海上通道整合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所涉范围内的广阔地区。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对这一构想作出呼应,并试图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毋庸置疑,这一构想的提出和推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区多边格局的走向,影响中国在亚太地区和印度洋的战略利益,以及中国对美国亚太战略、关印关系及其他相关盟友与伙伴关系的评估与反应。  相似文献   

4.
印度战略崛起与中印关系:问题、趋势与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的战略崛起在对地区及全球战略格局产生深远意义的同时,也将对中国和中印战略关系产生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中印建交60周年再次突出了一个双方共同关心的连贯话题:中印两国能否以可信的方式建立并发展稳固、健康的伙伴关系,协调各自利益冲突,增进共同利益,促进地区及全球的安全与发展。向这一目标努力,首先需增强战略互信和扩大合作领域,真正实现战略互动的机制化,提高相互政策的可预测性,积极应对包括边界争端与地缘战略目标冲突在内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印美关系走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容提要]一个时期以来,印美关系明显升温,美国公开宣称拟帮助印度成为21世纪的全球大国。从美国方面来看,加大对印关系力度完全服务于其全球战略、亚洲战略和南亚政策。其中,拉印制华是美国强化对印关系最重要的战略意图之一。从印度方面来看,发展与美关系将有助于其自身的崛起和应对其所面临的政治、经济与外交问题。印美关系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但双方在不少重大问题上存在深刻分歧。  相似文献   

6.
随着美国奥巴马政府近期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印度的地缘战略重要性进一步突显。美国强调印度的角色意义,鼓动印度在亚太地区格局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包括帮助美国制衡中国。印度欲借助提升印美关系增加战略筹码并索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但谨慎回应美国的亚太新战略,寻求符合自身战略利益的理性化政策选择。这似可表明,印美在稳步增强战略合作的同时,结为盟友或印度参与美国主导的多边安全伙伴体系的可能性较小。对美印关系的判断影响对中国战略利益和地区安全环境的认知。本文是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印度的影响、印度的回应和角色选择以及印美在亚太安全格局中的互动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布什总统3月初对南亚的访问是美国推行南亚新战略的重要一步。印度对美国遏制日益崛起的中国有重要借重价值,而巴基斯坦是美国关键的“反恐伙伴国”之一。布什总统希望借助此访,巩固与印巴关系,将他们纳入美的全球战略轨道。出于各自国家利益考量,印巴均有必要与美保持友好关系,但又都对美心存疑虑。由于巴基斯坦的宗教等因素,印度渴望成为独立富强大国的原因,两国都不会亦步亦趋地跟随美国。所以,美国的新南亚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印度的战略崛起和美国印太战略的定位,印度和美国的战略合作在近年来持续升温,正在迈向标准意义上的战略伙伴关系。但印度和美国受各自国家利益的支配,对地区安全存在不同的战略敏感与利益考量,战略合作面对某些难以克服的障碍。从近期态势看,印美在地区安全领域的主要矛盾体现为美国重启对伊朗的制裁、印度订购俄罗斯S-400导弹、美国的阿富汗善后战略等问题。到目前为止,印美围绕上述问题的博弈仍在继续进行,尚未产生最终结果。从趋势看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印美加强协调,求同存异,在相互包容的基础上提升战略合作;二是双方矛盾难以消解甚至持续升级,最终导致互信受损,销蚀双边战略合作的兴趣。本文考察印美围绕地区安全热点问题的矛盾与博弈,探索印美双边战略关系的另一侧面。  相似文献   

9.
曾向红  张少文 《东北亚论坛》2023,(3):111-126+128
自特朗普提出并实施美国的“印太战略”以来,印度的战略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在此背景下,印度的“印太”构想经历了由模糊到清晰、由争论到共识的演进过程。当然,印度并非完全认同和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和对华政策。相反,莫迪政府推进“印太战略”有着自身的诉求与期待。本文以批判地缘政治学为理论视角,旨在考察印度参与“印太战略”的三大诉求,并尝试挖掘印度实施“印太战略”背后的认知与地缘政治想象,并与美国进行比较,以揭示两国差异行动的主要驱动和基本逻辑。通过考察发现,印美在国家角色定位、自我—他者关系和战略区域划分等主要方面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印度政府和美国政府对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想象分别类似于“W形行动圈”与“半嘴形包围圈”的战略图式;印度追求领导性大国、构建多维身份认知以及经略“印太”海域的战略诉求有悖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中长期利益。印美两国对于“印太战略”的认知与想象差异将直接影响各自战略的走向和两国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随着印美领导人的互访,印美战略伙伴关系达到了新的高点,其原因是双方各有政治、经济、科技和地缘战略利益的需求考虑。印美关系快速发展,将会对南亚地区、亚洲地区的力量平衡乃至全球战略态势产生影响。由于双方在全球战略格局、地区安全形势、国家安全战略以及与其他大国关系上存在分歧,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存在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