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各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开展,毛泽东十分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作用。他认为,共产党的干部不能害怕民主人士,对民主人士采取排斥的态度,而应该乐于并且善于与民主人士打交道,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在这一方面,毛泽东身体力行,经常抽出时间与一些著名的民主人士谈话、聚餐,进行书信往来,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与黄炎培的交往,便是其中的一段佳话。很早即与黄炎培结缘  相似文献   

2.
1945年,黄炎培以国民政府参政员的身份到访延安,在延安,他见到了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1945年,黄炎培以国民政府参政员的身份到访延安,在延安,他见到了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  相似文献   

4.
①1945年7月1日,烈日当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及林伯渠等近百人,冒着灼人的热浪,簇拥在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城郊的简易机场上。下午1时半许,从国民党的陪都重庆飞来的一架飞机在机场徐徐降落。飞机刚刚停稳,毛泽东等一行大步流星走过去。机舱门开,章伯钧、左舜生、黄炎培、傅斯年、冷速、请铺成等六位国民参政员从舷梯鱼贯而下。周恩来抢先一步,把下机者逐个向毛泽东引见,毛泽东便──同他们寒暄握手。当周恩来站在一位年逾花甲、身材魁梧的老人面前,正准备向毛泽东引见时,毛泽东跨上一步,高兴地…  相似文献   

5.
关于民建工作的"对话" 1949年2月,黄炎培在地下党的帮助下,逃脱了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潜离上海经香港转赴解放区,继而于当年3月25日平安到达解放了的北平,展开了他生命史上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黄炎培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他与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友谊。在建国后的十几年中,两人间的往来书信达60多件。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就收录了毛泽东写给黄炎培的书信17封。《毛泽东与黄炎培》介绍了毛泽东从黄炎培延安之行开始,团结、争取他,使之成为共产党的诤友的经历。  相似文献   

7.
黄炎培是一位清贫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职业教育事业,为我国的民族工商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科学技术人才。在他从事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教育和改造过程中,曾多次得到毛泽东的帮助,修改讲话稿,便是其中之一。1952年,全国的“三反”“五反”运动正轰轰烈烈进行。9月,民建会北京市分会召开动员大会。时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民主建国会  相似文献   

8.
"文革"初期的毛泽东与邓小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谲波诡、变幻莫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出现过许多戏剧性的场面,而作为“文革”发动时主要斗争目标之一、“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邓小平在“文革”后期又重返政治舞台,并一度被委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重任,恐怕是这个时期最有戏剧性的事件。由于“文革”时期毛泽东在党内一言九鼎的至高权威地位,邓小平此时的政治命运显然与毛泽东的态度有直接关系,而“文革”发动初期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微妙关系,则是我们理解邓小平奇迹般的升降起伏的一把钥匙。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不满很大程度上缘于邓小平的不那么听话和与他的“敬而…  相似文献   

9.
10.
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个人是不可分离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虽然没有"毛周"这样的提法。但两人的密切关系是有目共睹的。两人中,毛泽东当然起着主导的作用。邓小平说,没有毛主席,也许我们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同样,如果没有毛泽东,周恩来也不能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周恩来。而对毛泽东来说,他最离不开的人是周恩来,这也是事实。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个人是不可分离的.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常常有两人并称的例子.比如太平天国的洪杨(洪秀全、杨秀清),戊戌维新运动的康梁(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时期的孙黄(孙中山、黄兴),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的"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等.  相似文献   

12.
慕崧 《党的文献》2012,(5):30-37
从新中国成立至1953年12月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召开的四年间,人民军队的正规化建设处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转变时期。毛泽东指导人民军队创建了全军统一的干部管理机关,批准颁发了人民军队干部任免暂行办法和条例;部署军队领导机关的干部赴朝轮换,批准选调优秀干部充实军委机关和军队院校领导班子,指导做好人民军队历史上最大规模整编中的干部调整工作;批准颁布全军统一的立功标准和奖励办法,指导全军下部进行评级工作,并批准实施军衔制度;指导人民军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开展留学工作。这些举措,从组织上保证了党和军队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人民军队的正规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1937年11月29日,在苍茫的天空中,一架飞机呼啸着向延安飞来。机舱靠窗坐着一位年轻人。他便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委员和候补书记王明,又名陈绍禹。  相似文献   

14.
孙金根 《世纪桥》2000,(2):40-44
1937年隆冬时节,陕北高原寒气逼人。11月29日,在苍茫的天空中,一架飞机呼啸着向延安飞来。机舱里,靠窗坐着一位派头十足的年轻人。他个子矮小,看上去不过三十三四岁。此人便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委员和候补书记王明,又名陈绍禹,从莫斯科归来。他满面春风,不时与身旁的康生谈天,不时观赏窗外的冬景。一、“喜从天降”:“神仙”王明奉命回延安,毛泽东在寒风中迎接。这是王明从莫斯科第二次归来。第一次是1929年4月,王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结束后回到上海。1930年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后,他…  相似文献   

15.
1945年7月1日,陕北延安烈日当空,热浪灼人。下午1时许,一架飞机由南天飞来,在延安城郊的简易机场徐徐降落。机舱门打开,应邀来访的褚辅成、黄炎培、冷遹、傅斯年、左舜生、章伯钧等6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鱼贯而出,早已迎候在机场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伯渠等中共领导人迎上前去与他们一一握手致意。毛泽东和黄炎培握手时说:“我们20多年未见了,任之先生还是那样硬朗。不胜欢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处在两大革命阶段交替的历史转折关头,社会矛盾特别复杂,国民经济亟待恢复,除旧布新的各项任务非常繁重,稍有不慎就会处理失当遭受重大损失。同时,共产党自身随着地位和环境的变化,也很容易因为革命胜利和手中有了权,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与抗战初期八路军战略方针的形成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抗战初期八路军战略方针的形成和实施刘益涛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斗争形式,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战争史上的奇观,它对于实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开创全民族的抗日新局面,以至取得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有着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毛泽东提出了为建设强大的正规化现代化国防军而奋斗的号召,指明了我军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毛泽东强调,为了保卫祖国免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迅速把我军提高到足以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取胜的水平。现代化的武器装备需要有现代化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我军建设面临着历史性的转变,迫切要求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9.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上海川沙人,清末举人,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1917年赴美考察后创办中华教育社。1940年参与筹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5年底发起筹组中国民主建国会。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初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及抗日的军事战略等问题上,毛泽东与王明之间存在着原则的分歧,有过激烈的争论。但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他的正确主张被全党所理解和接受,他的领导地位也最终在全党确立起来。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并不巩固。抗战初期,王明自苏联回国,毛泽东再次面临挑战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之后,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及共产国际负责人之一的王明正在苏联。当时,中国国内已正式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针对当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