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未造成巨大灾难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和城市人民公社都是“左”倾错误的产物,但城市人民公社并没有像农村人民公社一样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其主要原因在于毛泽东对这两种人民公社的截然相反的态度。“穷过渡”思想的影响,对城市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立情绪的顾虑和对城市与工业经济的不熟悉, 加上当时破除苏联模式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使毛泽东对城市人民公社一直持冷静和谨慎的态度,当公社出现问题时又迅速给予纠正,并很快结束了其命运。城市人民公社建立时没有打破原有的行政、生产组织,其建立和解体没有造成大的混乱。公社举办的社办企业在当时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在“左”倾灾难泛滥的时代,城市人民公社竟然没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大的灾难。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是对历史的负责,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将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城市人民公社是全国城市人民公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是城市人民公社坚持得最久的城市之一,而且创造了一种城市人民公社的新模式。什么叫城市人民公社?当时北京市制订了《北京市城市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案)》(下称《简章》)。《简章》在总则中规定:城市人民公社是城市劳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由农村人民公社化和城市人民公社化两部分构成。城市人民公社与农村人民公社相较有其复杂性,而城市又有"大、中、小"之分和类型的殊异,这使得各城市兴办城市人民公社的路径和内容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以历史档案为依据,对1960年代武汉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高潮及其衰落和武汉城市人民公社的规模、结构、弊端等进行初步考察,意在呈现一份"大城市"人民公社化样本,冀以推动城市人民公社化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201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依然把"人民公社"定义为"农村人民公社"。此举有定义不周之嫌。"人民公社"起源于农村而后向城市扩展;"人民公社"的外延包含"农村人民公社"与"城市人民公社";二者共有"人民公社"所赋予的属性。  相似文献   

5.
对于曾经的“人民公社”运动,很多人只知道“农村人民公社”,却不知道“城市人民公社”。街道成立人民公社的缘由1957年底至1958年初,国内出现了兴办“人民公社”这一“新生事物”。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到河南视察时,当地领导向他汇报用“人民公社”这个名称的缘由,毛泽东听后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包括工农商学兵,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8月9日,他到山东视察时又说:  相似文献   

6.
《前线》1966,(5)
编者按:城市人民公社工业,是大跃进的产物,有重要的意义。毛主席说:“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学会组织群众的劳动”。解放以来,在组织城市街道居民进行生产方面已经获得很大成绩,但是,完全把这部分群众组织起来,我们仍要做许多工作。怎样进一步把城市居民组织起来,加速街道的社会主义改造?办诚市人民公社工业是一个好办法。积极地、有领导地发展城市人民公社工业,必将促进街道居民进一步劳动化、集体化、革命化,把街道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障地。靠好城市人民公社工业,我们还缺乏经验,许多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现在介绍建国门人民公社组织城市公社工业分散生产的经验,供有关同志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前线》1960,(7)
北京城市人民公社运动的新高潮已经到来。入春以来北京的街道工业和人民集体生活事业出现了新的大发展局面,已经基本上组织起来的城市居民纷纷要求组织人民公社。今天的首都正是春色如画,满园花开。人们正在振臂高呼:城市人民公社万岁!这是首都人民的大喜事,是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8.
试论人民公社兴起的动力与理论依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0年代后期建立的人民公社,曾是中国农村基层的综合性社会组织,被誉为通向共产主义的“金桥”。虽然历史已经证明,人民公社的建立没有客观上的必然要求,但是为何带有浓厚空想色彩的人民公社能在全国一哄而起?笔者认为,人民公社是“大跃进”、“不断革命论”、计划经济体制三者结合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定条件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启于1958年底,城市人民公社作为最初设想的城市中社会结构的基层单位,其职能之一的财务工作深受中央财经政策变化的影响。按照中央财政政策的“放”“收”变化,城市人民公社财务工作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58年12月到1960年2月,是中央宽松财政政策下获得大量财权的探索期;1960年2月到1962年初,是中央收紧财政政策下财务工作系统的完善期;1962年初到城市人民公社取消,是中央财政政策调整下的财务工作消亡期。每个时期财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又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人民公社与农村人民公社都有公共食堂。虽然,它们同宗共祖,一脉相承,但在兴衰轨迹、"共产风"特征、分配制度、导致后果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究其因,是城乡差别,城市偏向政策,城乡二元体制所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期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予当下建设城乡一体化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妇女解放是城市人民公社的重要内容。城市人民公社及相关组织在新中国妇女解放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解放妇女的非常措施,对于极大地激发城市妇女的社会劳动热情,提高城市妇女各方面的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暴露出忽视女性特征与男女差异等消极因素,为尔后妇女的进一步解放留下了阴影。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城市支缓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的群众运动,在“农业是基础”的思想指导下,正在迅速深入发展。目前郊区区县都已分别和挂钩的城区、大厂矿、大学校成立了协作委员会,农村人民公社并和工厂、学校等单位建立了经常固定的协作关系。形成了一个全市范围的大规模的城乡结合的城市支援农村的协作网。  相似文献   

13.
1958年秋,在“大跃进”运动的强力推动下,人民公社在全国普遍建立,个人分配领域也由此发生急遽变化。徐水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经历了劳动工资制、全民供给制和半供给制半工资制的变动。它是1958年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的变动的缩影,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段晓章 《世纪桥》2012,(10):55-59
1958年7月初,崦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在河南省遂平县诞生,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人民公社,也是世界上继巴黎人民公社后的第二个人民公社,这里也是最早的“浮夸风”发源地。同年11月13日,毛泽东接见了崦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带头人后,人民公社这一组织形式便被推向全国。1983年,崦岈山卫星人民公社退出历史舞台。现在,修葺一新的公社旧址已对游客开放。拂去岁月的烟尘,那逝去的一幕渐次清晰。  相似文献   

15.
人民公社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公社自1958年建立到1984年全国撤社建乡的基本完成,在我国农村延续了20多年的时间.人民公社时期是党史、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本文对近几年学术界关于人民公社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就进一步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年来,在市委的领导下,郊区各人民公社坚决贯彻了城市副食品生产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的方针,执行了“公养、私养并举,公养为主、私养为辅”的政策,养猪事业有了迅速发展,目前郊区已经建立了5,200多个人民公社的集体养猪场,取得了很大成绩;机关、团体和公社社员养猪数字也不断增加。截至1959年10月底,全郊区养猪头数已达133万头,比1958年增长了50%。有些单位已经做到了肉食基本自给,许多生产队,已经达到一人一猪,或者一亩一猪。  相似文献   

17.
刘明辉 《党史文苑》2012,(12):18-20
1958年8月召开的北戴河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正式决定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随后,人民公社运动风起云涌般地席卷全国。这种当时并不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组织形式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村生产力受到了灾难性的破坏。为此,中共中央曾经做过初步的纠正,但由于"反右倾"斗争而夭折。1960年11月,中央发布《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继续因"反右倾"而中断的纠"左"进程,它成为扭转农村严重形势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前线》1960,(14)
福绥境一带在解放前是个有名的又脏又臭的地方。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里建立了群众性的卫生组织和—些卫生制度,群众的卫生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而,连续获得全市卫生红旗和全国卫生红旗的光荣称号。 1958年以来,街道开办了工厂,又陆续建立了一批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服务所等集体生活服务单位。特别是今年二月以来,大搞组织人民经济生活和建立城市人民公社,街道生产和集体生活服务事业又有了飞跃的发展:参加劳动生产和服务事业的居民(主要是家庭妇女)达到劳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人民公社如火如荼,迅速遍及全国,一共建立了2.5万多个。但在改革开放后很快从中国大地上消失,博物馆当时竟然没有收集一块人民公社的牌匾。"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  相似文献   

20.
穷其一生,毛泽东都在努力建立一种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毛泽东在建国后实现理想社会的一次巨大努力,人民公社所建立的各种公共机构如公共食堂等都是为了消灭剥削,人民公社具有毛泽东早年所要建立的新村的影子。换句话说,毛泽东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为了在中国建立一种类似新村的新的理想社会制度,而农村全部公社化的实现则体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建立理想社会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