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日报》于今年6月20日发表沙健孙的文章,提出向陈寅恪先生学习什么的问题。作者指出,前些时候,关于陈寅恪先生的思想、风骨、行止,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但是有的论者认为陈寅恪之所以值得推崇,尤其在于他的学人风骨、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而作为这种风骨、人格、精神的突出体现是他坚持“不宗奉马列主义”。那么,陈寅恪之所以在学术上取得重大成就,是不是因为他不宗奉马列?主张不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是表现了他的一种思想局限还是一种需要大力歌颂的  相似文献   

2.
曹元明 《湘潮》2008,(9):51-56
1958年底,中国出现了天灾人祸的窘迫形势。毛泽东心急如焚,接连召开郑州会议、武昌会议。1959年又召开了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海会议和八届七中全会,决心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中出现的错误。毛泽东批评了“共产风”和浮夸风。然而,半年来的会议和领袖的良好愿望,并未完全贯彻下去,过热的空气,并未冷却下来,形势依然严峻。饥饿、贫穷、艰苦威胁着老百姓的生活,怨天尤人的现象在干部队伍中较为严重。鉴于此,毛泽东担心出现悲观、泄气,把形势看得一团漆黑,对“三面红旗”失去信心的局面。他认为高级干部的这种“悲观”是对“总路线”的怀疑,远离了马克思主义,对革命前景丧失信心。  相似文献   

3.
庐山     
《党员文摘》2021,(1):F0004-F0004
庐山,又名国山,国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1996年,庐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1 1940年2月的蒙江(今吉 林省靖宇县)县,天气依然非常寒冷,北风刺骨。23日下午,已经断粮八天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由于叛徒的出卖,孤身一人被日军包围在三道崴子,身中数弹,最后壮烈牺牲。 杨靖宇将军的遗体,由日本关东军满洲南地区“讨伐”部队长古见致八郎和伪通化省警务厅兼警察本部长岸谷隆一郎,指挥军警用爬犁当晚运回了蒙江县城,停放在伪通化省警察本部。第二天拍摄了遗体照片。日本鬼子诧异:在这深山老林里,大雪封山,缺衣少粮,杨靖宇怎么会坚持这么长的时间与自己周旋,难道他是铁人不成…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2,(1):81-81
庐山国家公园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1996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给出的评价是: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6.
雾水庐山     
亚亚 《党课》2012,(5):118-119
山川素来爱以巍峨的形象示人,泰山的高峻、蜀道的艰险、三峡的绝壁.无一不让人望而生畏。而庐山却是可以亲近的。她像一位十八九岁的姑娘。以她独有的淳朴、热情,欢迎着八方来客。  相似文献   

7.
贺伟 《党史纵横》2015,(4):16-19
<正>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937年7月1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其"夏都"——庐山正式发表明确抗战的讲话(后被称为《抗战宣言》),宣告中华民族的存亡已到"最后关头","如果放弃尺寸土  相似文献   

8.
盘点2005年知识界的“大事”,会惊异地发现竟然大多数都是关于学人“丑闻”的。一是接连不断地学术剽窃案被揭发,二是社会公众对国内主流经济学者社会良知的普遍质疑,三是以何祚庥为代表的“院士”们及院士制度遭到强烈谴责,等等。所有这些,无不与学人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牵涉颇多。对于其中的是非恩怨,我辈门外汉无权置评,我倒是想起了自己专业的老祖宗——陈寅恪先生,与之对照,看看何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寅恪早年游学多国,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等校,前后留学长达16年,占其一生…  相似文献   

9.
雾失庐山     
《湘潮》1989,(8)
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闭幕了,湖南上庐山参加会议的第一书记周小舟去北京作检讨了,另外两个参加会议的书记处书记回来的当晚就召开了电话会,通知各地、市、县委书记安排好工作,到省里来听传达庐山会议精神。电话会后,省委常务书记找我谈话,要我交待同周小舟的关系和1954年的问题。他说,1954年是个谜,要我说清楚。我想,庐山会议不是反右倾机会主义吗?为什么要我  相似文献   

10.
庐山瀑布云     
蔡志平 《党课》2012,(23):F0002-F0002
  相似文献   

11.
陈毅在庐山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先后于1959年、1961年和1970年,在庐山召开过三次会议。毛泽东因为主持党中央会议,曾经三上庐山,共住了107天。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庐山工作和生活的日子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终生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在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中,叶剑英对庐山有着一份特殊情感,解放前后,他曾四次登临这座历史文化名山。国民党庐山密谋“清共”叶剑英连夜送信下山1927年,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一个乌云满天的多事之秋。这年春夏,民主革命阵营内大权在握的蒋介石与汪精卫,相继背叛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在上海、武汉等地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致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烈士们的鲜血浸染了中国大地。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军队、领导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lop年7月间,党中…  相似文献   

14.
美籍华裔史学家唐德刚教授是胡适先生的学生,他曾经用“讨鱼摸虾,误了庄稼”来为他的老师惋惜。唐德刚教授所说的“误”,实指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不过,根据有关文史资料和胡适先生的故旧回忆,他的“误”大致可见以下几个方面。 一、错误胡适先生1917年留美回国后,8月应蔡元培之聘出任北京大学教授。不到两年,“五四运运”爆发了。当学  相似文献   

15.
李立三庐山忆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伟 《党史文苑》2010,(1):14-18
在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的8幅浮雕中,就有一幅浮雕——南昌起义,与李立三有密切关系。李立三不仅是安源大罢工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也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南昌起义就是李立三与瞿秋白、张太雷等人在庐山具体策划布署的。从1927年7月初上庐山到1965年8月四上庐山,李立三和庐山结下了极深的情缘。  相似文献   

16.
1937年冬,贺子珍走出延安,离开毛泽东,从此,伴随她的是寂寞而孤独的生活,在长达40多年的独身生活中,她饱受了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和失去丈夫的痛苦。 一 贺子珍与毛泽东的真挚感情人所共知,他们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时刻结为夫妻,在毛泽东遭受“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17.
在1959年夏天召开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与张闻天这两位共和国的功臣,一夜之间变成了反对“三面红旗”的“罪人”,彭是“主帅”,张是“副帅”。张在庐山会议上的长篇发言,犯颜直谏,是促使毛泽东决心发动反右倾斗争的最后一剂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宋美龄从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起至1948年,除抗日战争8年外,每年夏天,有时甚至春节,常在“美庐”度过。她对庐山情有独钟,在庐山她演绎了自己的一段人生轨迹——有政治上的失意,也有人生的温馨,令人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9.
诗无达诂? “庐山云雾弄阴晴, 伐木丁丁听有声。 五老峰头偏向右, 东方红后见分明。” 我是从1996年2月15日《文论报》上发表的、由当时《诗刊》编辑刘章撰写的《叶剑英的一首佚诗》中,欣赏到叶剑英这首被后来人定名为《庐山》的七绝诗句的。当时,我只是感到这首诗很有意思又无法说清,隐约觉得它既朴实无华又朦胧含蓄,既浅显易懂又含义深邃,此  相似文献   

20.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枕长江,东临鄱湖,襟江带湖,山光水色俱佳,岚光波影尽收,以雄、奇、险、秀著称,以消夏避署驰名,更以人文丰富见胜。她集风景名山、政治名山、教育名山、宗教名山、文化名山于一体,在全国名山中独树一帜。她既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著名的避署胜地,又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级文明山、卫生山、安全山、全国文化先进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在全国名山中独擅其誉。 1996年 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庐山步入世界级名山行列。   庐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