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管军号退敌一个营 这个“奇迹”,发生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的追击作战中。 1950年12月31日,三八线附近风雪交加,气温骤降。黄昏,我志愿军和人民军在西起临津江口,东至麟蹄的200多公里正面上发起第三次战役。“联合国军”的阵地被我军迅速突破。1951年1月1日,志愿军全线转入追击作战。当时,我50军第149师和39军第116师,分别向高阳和汉城方向迅猛  相似文献   

2.
(一)邱少云,1926年7月生,四川铜梁县(今重庆铜梁县)人。1948年被国民党部队抓过壮丁,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战争爆发后,邱少云所在部队奉命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初,朝鲜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此后,敌我双方"边谈边打"。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粉碎了敌人的夏季攻势,以美帝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不甘心失败,又开始向北侵犯,占据了平康与金化之间的391高地,严重威胁着志愿军防守阵地的安全。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志愿军前线各军发起秋季战术反击,以粉碎联合国军在平康、金化一线发动  相似文献   

3.
四、三千里江山鏖战急 (三)“万岁军”威震天下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这赞叹来自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亲笔题写的第38军嘉奖令之中。 “联合国军”遭到志愿军第一次打击后,误认为中国出兵不多,迅速调整部署,集中22万人,由东西两线再次发动进攻。据此,志愿军决心在东西两线均采取“诱敌深人,先歼其侧翼一路,尔后猛烈扩张战果”的方针,将战线推到平壤、元山地区。 在“联合国军”发起进攻后,志愿军为造成其错觉,继续以运动防御诱其深入。根据战役部署,在完成了诱敌深入的任务后,首先以第38军、…  相似文献   

4.
一唱汉江江水长,梁山部(志愿军50军代号)天下把名扬。汉江五十天防御打得响,国内国外都夸奖。二唱汉江江水深,江岸阵地如山稳。大树底下扎了根,英雄阻击有决心。——这是抗美援朝时,著名诗人凌子风和著名音乐家郑律成深入志愿军50年后,为50军谱写的一首《汉江小唱》,真实再现了50军官兵血染汉江,顽强阻击联合国军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5.
政治决定军事.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 1950年12月上旬,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接近尾声,"联合国军"在东西两线遭到志愿军的沉重打击后,被迫向"三八线"实施总退却.志愿军则乘胜追击,以第39、第40军各一部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一道收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临时首都平壤.此时,敌人营垒内部笼罩着一派失败情绪,英、法等国和美国在战争看法上存在严重分歧.作为美国帮凶的印度等13个国家向中国政府抛来看似"善意"的"橄榄枝",称中国如果宣布不越过"三八线"的话,则将得到他们的欢迎和道义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杨勇在朝鲜     
1953年7月13日起,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协同配合下,发动了金城战役,歼敌5万余人,收复土地178平方公里。当南朝鲜军和美军得知对手是年仅40岁的杨勇时,李承晚坐不住了,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亲自飞抵前线督战。《杨勇在朝鲜》将向您介绍从他任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起到作为志愿军司令员率军回国期间的辉煌历程。  相似文献   

7.
正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卫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反抗美国侵略,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军发起的一次反击作战。此役,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连续作战12个昼夜,将敌人从鸭绿江边驱逐至清川江以南,粉碎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感恩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称第一次战役为"遭遇与反突击战役",西方军事学者称之为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遭遇战。  相似文献   

8.
打退敌人的“秋季攻势” 我志愿军在一线的6个军(六十四、四十七、四十二、二十六、六十七、六十八)中,有4个军的阵地遭到敌人9个师的攻击。敌人最先行动的是美军第三师的两个团,在100多门火炮和60多辆坦克的配合下,向我志愿军第四十七军阵地夜月山、天德山至大马里地段猛攻。防守夜月山的我军一个连,在我军炮火支援下与敌激战一天,工事被敌炮火全部摧毁,坚守主峰的一个排全部牺牲,  相似文献   

9.
董峰 《湘潮》2022,(11):29-31
<正>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9月,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后,迅速占领汉城、平壤,切断了朝鲜人民军北撤的退路。10月8日,中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决定出兵朝鲜。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志愿军第四十二军第一二五师从吉林辑安(今集安)渡江后向朝鲜东线开进。一二五师到达集结地点朝鲜德川郡后,立足未稳,即接到军部转志愿军司令部电令:“着四十二军一二五师派出两个加强营,配带电台,组成两个游击支队,由两名师干分别率领,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大意)。电令指示游击支队的主要任务是营救被打散的朝鲜人民军。  相似文献   

10.
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某师将7000余人。70余门火炮潜伏在距敌前沿匕0米至300米地域一天~夜后,仅5分钟就一举突破麦克阿瑟自诩为"铜墙铁壁"的"三八线"防线,创造了战争史上一大奇迹。11950年12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遭志愿军连续打击后,撤至"三八线"及其以南地区,纠自吁美、英、韩军等13个师另2个旅,约34万兵力,在朝鲜半岛"三八线"25O公里正面、60公里纵深筑起A、B两道基本防线。在B防线以南至北纬"三七线",还准备了C、D、E三道机动防线。麦克阿瑟称之为"生命线",并下令:"决不后退~步",'"以尸体做阵地,与阵地…  相似文献   

11.
程娟 《党史博览》2013,(10):46-50
从1950年10月19日至1952年11月6日。吴信泉率领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在朝鲜经历了750多个日日夜夜,从鸭绿江边一直打到“三八线”以南的汉城,经历了五次战役和阵地防御作战。与兄弟部队一起打败了“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共歼敌6万多人。吴信泉“能打仗、会打仗、智勇双全”,是一位名副其实、无坚不摧、无敌不克的常胜将军。  相似文献   

12.
(五)突破“三八”经过军汉城突破“三八线”,进军汉城,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次战役的目标。“联合国军”在遭到志愿军第一、第二次战役打击以后,全线崩溃,被迫撤至“三八线”附近地区转入防御。此时,英、法等参战国主张战争在“三八线”停下来,但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决意重新考虑对朝鲜战争的军事战略和政治方针。在军事上,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部署了一条从临津江至“三八线”的总战线。将问个师另3个旅约20万兵力,布防在横贯朝鲜半岛250多公以正面、60公里纵深的防线上。将南朝鲜军为主设置在第一道防线上,“联合国军”设…  相似文献   

13.
<正>1953年4月8日,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基地医院内科院接到上级命令,要我院开赴开城,执行交换伤病战俘的任务。4月10日,我们到达开城,紧张地投入工作,准备接收从我方战俘营转来的"联合国军"伤病战俘。接受训练"联合国军"的伤病战俘转来之前,有一天,我方和平停战谈判代表团的两位同志来我院挑选医务人员,到板门店执行接收敌方遣送给我方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10,(17):F0002-F0002,I0001-I0004,49-52,F0003,F0004
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战役,这是扭转朝鲜战局的·次战役。“联合国军”虽然已经发觉志愿军入朝参战,却估计志愿军参战只不过是为保卫边界。11月24日,“联合国军”发起旨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  相似文献   

15.
抗美援朝战争后期,我志愿军部队依托坑道工事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上甘岭地区进行了长达43天的激战,在几平方公里内顽强抗击绝对优势装备敌人的猛烈进攻,在整个阵地的山头被敌火削低2米、表面岩石被炸成1米多厚粉末的情况下,始终像钉子般顽强地坚守住阵地,歼敌达2.5万多人,最终取得胜利。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与此前首创坑道作战的黎原将军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这位黄埔出身的战将把国内战争实用的工兵  相似文献   

16.
正巴金——日记凝结战地情1951年,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六十三军军长的傅崇碧,率部赴朝参战,执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出国第一仗,傅崇碧以敢打必胜的气概,指挥部队赢得首战胜利,给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一次重创。这场举世瞩目的战争以惊心动魄的宏大主题,磁铁一般吸引着作家们,其中,文学巨匠巴金慕名走进了傅崇碧的战争生活。当时,巴金在六十三军深入生活长达8个月,与志愿军战士朝夕相处、患难与共。他坚持到火线的最前  相似文献   

17.
1980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到北京参加抗美援朝30周年纪念活动.邓小平会见金日成时自然谈到了30年前的那场战争.金日成代表朝鲜国家和人民感谢中国的帮助和支持,并向邓小平打听原志愿军十五军的战斗英雄柴云振的下落.邓小平转问在场的北京军区司令员、原志愿军十五军军长秦基伟.秦基伟回答说:"柴云振是原志愿军十五军的一名战士,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相达峰战斗中英勇顽强,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秦基伟接着说道:"我们现暂不清楚柴云振的情况,一旦打听到消息,一定及时向金主席报告."邓小平指示:"尽快派人寻找柴云振!"  相似文献   

18.
<正>胡琏屡屡派兵窜犯六鳌半岛,位于福建漳浦县旧镇东南,半岛地形狭长,三面临海,是闽南沿海一个突出而重要的前哨阵地,也是国民党军和海匪武装向福建内地窜犯袭扰的一个重要方向。从1950年夏起,国民党军金门防卫部司令长官兼"福建反共救国军"总指挥胡琏,先后多次派遣"国军"和海匪由六鳌半岛登陆内窜。其中主要有:4月23日,匪首陈金柱率匪徒30余人在漳浦六鳌乡登陆;5月3日,以原国民党漳  相似文献   

19.
陈辉 《党史博览》2014,(9):21-25
正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时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一六师师长的汪洋率部创造了一系列战场辉煌:1950年11月1日,率一一六师重创美军开国元勋师——骑兵第一师;11月26日,率一一六师迫使美军一个黑人连集体投降,震惊美军统帅部;12月6日,率一一六师首先收复朝鲜首都平壤,荣立头功;12月31日,率一一六师突破临津江,出奇制胜;1951年1月4日,率一一六师攻克南朝鲜首都汉城,震惊世界。朝鲜战争中,汪洋仗仗可圈可点,而让"联合国军"最为痛心的是汪洋率领一一六师对其进行的三大打击:重创美军骑兵第一师,俘获成建制的美军黑人连,大败英军"王牌"——皇家来复枪团。  相似文献   

20.
马勇 1922年生,河北藁城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志愿军空军5师师长,率部参加反绞杀战。1952年8月31日因飞机失事牺牲。 马顺天 1921年生,河北滦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入党。志愿军 40军 120师 359团政委,参加第一次战役。1950年11月14日在朝鲜前线牺牲。 王珩 1911生,河北任丘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并入党。志愿军炮兵第8师师长,率部参加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和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同年7月24日在朝鲜前线牺牲。 王启光 1922年生,河北蠡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入党,志愿军1军7师后勤处政委,参加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同年6月26日在朝鲜前线牺牲。 王国华 1915年生,河北定县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并入党。志愿军64军司令部管理科科长,参加第五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1952年巩固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