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是》2014,(18)
<正>今年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8月20日,党中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了诞辰纪念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深刻阐述了邓小平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范,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讲话饱含着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厚感情,饱含着继往开来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责任担当,令人感动,使人鼓舞,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臻于成熟。邓小平强调:农业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要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市场。邓小平把科学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并根据中国国情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3.
1961年8月在庐山举行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邓小平领导中央书记处为会议的召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筹备工作;邓小平主持全体会议时的重要讲话成为会议的总结;邓小平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等重要文件,为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纠正"大跃进"的"左"倾错误,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伟大进程,丰富完善邓小平治国理政基本思想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1978年9月,邓小平访朝归来,于9月13日至20日到东北三省、沈阳军区和天津市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辽宁乃至全国点燃了思想解放之火,唱响了改革开放的序曲。此后,从1981年至1990年,邓小平又五次来到辽宁,为辽宁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倾注了心血,为辽宁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末,正式形成于90年代初,具体地说就是从1979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从1979年到1992年的13年间,邓小平多次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和阐述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观点,逐步形成了独创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20余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在9.3%左右的增长速度,这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我们纪念了邓小平南巡20周年。20年前是个什么情况?1989年发生了天安门风波,1990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西方世界欢呼雀跃,我们内部悲观者增多。但在这危机时刻,邓小平看到的却是中国的机遇和希望。  相似文献   

7.
叶凯 《党史文苑》2005,(6):56-56
20多年前,一个普通的中共党员挺身而出,给中共中央领导人写信建议出版<邓小平文选>.他就是被称为提议出版<邓小平文选>第一人、山东省<大众日报>高级编辑的王允恭.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一生几乎和20世纪的中国共始终.邓小平的根,始终深深地扎在20世纪中国这块土壤中.要了解20世纪的中国,必须了解邓小平,了解他走过的路,了解他的思想和贡献,因为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面貌.邓小平是新中国当之无愧的开国元勋.他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功勋."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冷静地重新思考新中国的前进道路,当他复出并主持党、国家和军队日常工作后,断然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他领导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邓小平一生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使20世纪的中国又一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9.
张维为 《学习导报》2012,(10):64-64
不久前我们纪念了邓小平南巡20周年。20年前是个什么情况?1989年发生了天安门风波,1990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西方世界欢呼雀跃,我们内部悲观者增多。但在这危机时刻,邓小平看到的却是中国的机遇和希望。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后半期的国际舞台上,邓小平算得上是叱咤风云的国家领导人之一。他坚定的原则立场、从容的外交家气度、纵横捭阖的外交技艺,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邓小平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崭露头角,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中苏论争和谈判。邓小平自始至终是中苏论战和谈判的中方主帅之一。他为维护中国共产党的原则立场和中国的国家利益,与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进行了四次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4,(10)
<正>中共中央8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一天天走向繁  相似文献   

12.
曹普 《党史纵横》2002,(7):17-20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邓小平就很注重国内建设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文革”动乱后期,他又明确提出了引进外国新技术和新设备,扩大进出口的战略方针;第三次复出后,邓小平又重新提出了他关于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并实行的各项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引进外资、建设经济特区等政策的统称。“对外开放”从此沿用下来并成为指导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大政方针。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为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从理论破题,发动和领导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为改革开放廓清了道路;第二,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初步回答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国情特征、性质、任务、目标、步骤、布局、方法、原则等基本问题,完成了对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第三,邓小平晚年对改革开放作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既着眼于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又放眼于妥善解决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问题,以一系列全新的思想,丰富和完善了对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引领着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政治交代对20世纪80年代末党和国家新领导层的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他的理论交代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战略指导。政治交代和理论交代在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产生方式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都是邓小平为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贡献的政治智慧和宝贵遗产。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落实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政治交代和理论交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把握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深刻认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二是正确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方向;三是全面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党政分开、精简机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扶贫实践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密不可分的.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扶贫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正确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扶贫实践蓬勃开展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徐天铁 《理论学刊》2004,1(4):17-18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治国实践,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决策观: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邓小平决策观的出发点和归宿;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邓小平决策观的实质和精髓;三、民主集中制是邓小平决策观的原则和方法;四、敢于决策,果断决策是邓小平决策观的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五、通观全局,高瞻远瞩是邓小平决策观的艺术境界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带领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一位名扬海外,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政治人物。20多年来,国外舆论、新闻媒介和学者对邓小平的生平和思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这里,仅就所掌握的材料,简要介绍一下国外邓小平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科技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改革开放20年来发展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以及推动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在面向新世纪的情况下,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把握其内容和精神实质,对于加速科技进步,推进教育事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对于增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14,(16)
<正>邓小平同志伟大的一生几乎贯穿整个20世纪。作为一位世纪伟人,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特别是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历史功勋,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一、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立下赫赫战功当邓小平同志走上政治舞台的时候,中华民族正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