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7年3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为了策应陕北、山东两大解放区军民的作战,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组织发起豫北战役。5月2日,刘邓大军一举攻克了豫北重镇汤阴,歼灭国民党暂编第三纵队近万人,并俘获了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国民党暂编第三纵队中将总司令孙殿英。孙殿英1928年7月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天下,他的这段历史后人颇为熟悉,而他在解放战争中的兵败被俘经过以及最后的人生结局,却  相似文献   

2.
1947年5月,刘邓大军攻克孙殿英部驻守的汤阴。作为战俘的孙殿英先被送到河北武安县冶陶镇漳河边的第二野战军训练班。横在孙殿英面前的第一道难关是他自知罪孽深重而缺乏对解放军俘虏政策的理解,面对每一顿  相似文献   

3.
廖光凤 《世纪风采》2009,(11):42-44
国民党一一0师前身是国民党第八绥靖区暂编第一纵队,暂一纵队1948年春在安徽寿县组建成立,1949年元月,南撤至安徽芜湖,经短期整顿,缩编为暂编第一师,同年3月在浙江临安改编为国民党八十五军一一0师。该师辖三三0、三二九、三二八3个步兵团和1个师直属团。  相似文献   

4.
1947年5月,刘邓大军攻克孙殿英部驻守的汤阴。作为战俘的孙殿英先被送到河北武安县冶陶镇漳河边的第二野战军训练班。横在孙殿英面前的第一道难关是他自知罪孽深重而缺乏对解放军俘虏政策的理解,面对每一顿“优待餐”,心里充满忐忑,老担心吃完后就要被拉出去枪毙。  相似文献   

5.
1947年初,国民党军整27军王敬久部东调山东战场后,豫北战场仅剩下战斗力不强的整26军王仲廉所部、第五绥靖区孙震所部、暂编第3纵队担任守备,防御重点置于平汉铁路(北平—汉口)、道清铁路(河南滑县道口—博爱县清化)交会点的新乡县(今属新乡市)及其以北地区.为减轻山东和陕北战场压力,晋冀鲁豫野战军以第1纵队、第2纵队、第...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说:“我们要在这里安家落户,下决心不走了。我们要把经扶县作为第一个立足点……”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前卫兵团到达大别山。28日,刘邓大军第六纵队十八旅五十二团一营、五十三团一部包围经扶县(今新县)县城———新集,敌民团武装千余人依仗地形负隅顽抗。刘邓大军利用密集炮火猛攻,下午4时攻入城内。29日,野战军司令部进驻经扶县八里畈宋畈村。刘伯承、邓小平指示:一、二纵队在大别山北面地区阻击尾追之敌,掩护三、六纵队向山南出击。9月2日,野战军司令部机关在经扶县八里畈小姜湾村宿营,刘伯承、邓小平在村前草坪上召开了整顿纪…  相似文献   

7.
1946年9月3日至8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在山东定陶一带,同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全歼国民党整编第3师等17000人,并生俘该师中将师长赵锡田,取得定陶战役大捷,毛泽东亲自发电报嘉奖。9月10日上午,野战军司令部通知开会,各纵队首长欣然前往,大家想,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又逢中秋节,刘邓首长一定会好好犒赏大家一下。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料到,等待他们的,竟是一个"不握手会议"……  相似文献   

8.
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关于“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英明决策,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所部主力4个纵队12万余人(又称刘邓大军),在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又称陈粟大军)和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谢集团(又称陈谢大军)的密切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形式,于1947年6月30日夜,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我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打到外线去直插国民党统治的大别山区,歼灭了大量的敌人,创建了大块的根据地,严重地威胁着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和武汉的安全,为全国战局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1946年9月3日至8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在山东定陶一带,同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全歼国民党整编第3师等17000人,并生俘该师中将师长赵锡田,取得定陶战役大捷,毛泽东主席亲自发电报嘉奖。9月10日上午,野战军司令部通知开会,各纵队首长欣然前往,大家想,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又逢中秋节,刘邓首长一定会好好犒赏大家一下。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料到,等待他们的,竟是一个"不握手会议"……"眼中揉不进半点沙子"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8月20  相似文献   

10.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一年后,根据战争形势发展,刘邓大军遵照党中央指示,打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从黄河岸边跃进至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战略形势.根据这段史实,画家鲍加于1981年创作了油画《激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见封底,180cm×132cm).  相似文献   

11.
这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它发生在1947年12月,时值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处于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 这个月的上旬,为了打破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对我军的堵截和围剿,刘邓首长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兵分两路,由邓小平政委率二、三、六纵队组成前方指挥部,坚持在大别山的斗争,以拖住敌人主力,为陈(毅)粟(裕)野战军和陈(赓)谢(富治)兵团在桐柏、江汉、淮西地区的展开和歼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1947年8月,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决策,率野战军主力(通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并在陈粟大军和陈谢集团密切有力地配合下,转战大别山半年多,严重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长江中游重镇武汉,’对迫使国民党军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70年光辉战斗历程中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值得我们纪念与展开深入学习和研究。一、跃进大别山是扭转战局的英明决策1947年6月,全国解…  相似文献   

13.
正随战斗部队向西南挺进1949年10月1日深夜,西南服务团跟随刘邓大军,在新中国诞生的隆隆礼炮声中悄然离开南京,踏上进军西南的征途。10月14日,由陈赓指挥的二野四兵团协同四野十五兵团解放了国民党"临时首都"广州。第  相似文献   

14.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人马,强渡黄河天堑,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控制长江沿线300余里,直接威胁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和首都南京的安全。蒋介石惊恐之余,接连召开军政会议,决定由国防部长白崇禧领马出山,将刘邓大军“围歼”或挤出大别  相似文献   

15.
1947年8月12日,刘邓大军渡过沙河,矛头直指大别山。蒋介石急调兵力在汝河南岸的汝南埠布防,企图在汝河两岸对刘邓大军实行南北夹击,一举歼灭我军主力。这样,我军在强渡汝河时,就同国民党军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是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关键性的一战。  相似文献   

16.
1947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的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部署,邓小平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发动鲁西南战役,强渡黄河天险,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长驱直入,千里跃进大别山,从而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并在大别山站稳脚跟,成为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点,为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5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追忆刘邓大军的光辉业  相似文献   

17.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蒋介石立即调动数十万大军进行围剿,到1947年12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已处于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为了打破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对我军的堵截和围剿,刘邓首长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兵分两路:由邓小平政委率二、三、六纵队组成前方指挥部,坚持在大别山的斗争,以拖住敌人主力,掩护十纵、十二纵和一纵在桐柏、江汉、淮西地区实施战略再展开,开辟新的解放区;刘伯承司令员则率一纵(辖一、二、十九、二十4个旅)和中原局机关,组成后方指挥部,北渡淮河,挺进淮西地区,开辟新的战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8.
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为了保证我军主力夺取锦州,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一纵队等部在塔山这个锦西的小山村顽强阻击国民党军11个师10万余人的进攻,历时六天六夜,歼敌6000余人,取得了塔山阻击战的胜利。10月10日 10月10日拂晓,国民党军暂编第六十二师、第八师、第一五一师、第一五七师等4个师一起向东起打渔山岛、西至白台山的塔山一线阵地发起进攻,  相似文献   

19.
他是组建“金兰社”、带领江湖好汉除暴安良的“侯四爷”,因信仰坚决跟着共产党走。他率领奉大巫支队参加了大宁河起义,成为国民党清剿对象;他带领队员开展游击斗争,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党;他随二野刘邓大军进军西南,参加了解放和接管重庆的工作。而他在被冤枉为“土匪恶霸”惨遭处决时,仍告诫妻儿要相信党……  相似文献   

20.
正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南渡淮河进入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一天晚上,邓小平正与漆店区委书记江川一起研究土地改革问题,一位姓漆的老人来告状,说他家的耕牛被解放军牵走了。邓小平详细询问了他丢失耕牛的情况,然后说道:"若真是解放军牵了你的牛,他们一定会还给你的。"邓小平马上派人去详细调查。第二天中午,漆店区委书记江川报告说:"前天夜晚,第2纵队第13团在黑河村与抢劫百姓财物的土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