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闻天是我党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发生重大转折时期的一位重要领导人,他为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历史上,张闻天曾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其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一度被埋没和抹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含冤逝世的张闻天虽然得到了隆重的平反昭雪,但是,关于他的一些历史情况,特别是他在遵义会议以后担任过党的总书记的这段历史,却一度被搅乱,至今还是党史上一桩未能了却的历史公案.  相似文献   

2.
庐山会议前,张闻天担任外交部副部长职务,一直在外交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1959年召开的庐山会议上,张闻天就大跃进运动、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3.
正1935年2月7日,根据遵义会议决定,政治局常委分工,由"洛甫同志(张闻天)代替博古同志负总的责任",主持党中央工作。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张闻天逐步将总书记工作移交给毛泽东,实际主持中央领导工作近四年。在此期间,他与毛泽东彼此尊重,密切合作(史称"洛、毛合作时期"),领导党和革命事业从失败走向胜利,在党的集体领导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创建并形成了民主集中制领导制度,对党实现科学领导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大致以1948年东北全境解放为界,张闻天东北调查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45—1948),调查的立足点在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为此,张闻天进行了土地改革调查,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进行了知识分子调查,确立了团结教育知识分子的方针;进行了阶级调查,纠正了土改运动中的偏差,坚持了依靠贫雇农、紧密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第二个时期(1948—1950),调查主要围绕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而进行,内容包括城市工商业调查、农业合作化调查和经济调查等。通过这些调查,张闻天揭示了东北经济成分的构成,提出了东北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促进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张闻天的东北调查还以新鲜的经验,丰富了党的调查研究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张闻天曾担任过党的总书记。因在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学习、任教而被誉为"红色教授"。在他的一生中,无论身居何位,他从不为自己和家属谋私利,甚至为了避嫌而苛待自己最亲爱的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对人民只有奉献的义务,没有索取的权利。"这是张闻天一贯奉行的原则。己正是无声的示范,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张闻天曾多次明确表态:"不要说我没有后门,就是有后门我也不开!"  相似文献   

6.
张闻天是我党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发生重大转折时期的一位重要领导人,他为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历史上,张闻天曾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其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一度被埋没和抹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含冤逝世的张闻天虽然得到了隆重的平反昭雪,但是,关于他的一些历史情况,特别是他在遵义会议以后担任过党的总书记的这段历史,却一度被搅乱,至今还是党史上一桩未能了却的历史公案。公案的由来:“总书记”变成了“负总责”1976年7月张闻天被迫害致死。很快,“四人帮”被打倒,中央提出拨乱反正,胡耀邦主持平反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7.
张闻天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在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在党内“负总责”的5年间(1935年2月——1940年5月),曾三次“让位”,充分表现了他不计较个人权位,全心全意为党工作的崇高品质。 张闻天是在遵义会议后不久,适应中国革命需要,担负起  相似文献   

8.
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同志一贯生活俭朴,以一般群众的生活水平要求自己。近年来,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全党全国人民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使我想起了1946年我在中共合江省委做勤务员时,亲眼见到的张闻天同志厉行节约的往事。"这个馒头不能扔"张闻天同志担任中共合江省委书记期间,工作很忙碌,常常和食堂开饭时间合不上拍。因此,我就帮他把饭菜打到办公室里,再用棉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大革命”的1967年,张闻天在台历上写下了列宁的一句箴言:“为了能够分析和考察各个不同的情况,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这句座右铭,对张闻天说来,既是一种自勉,也是一个自我写照。张闻天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曾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从投身五四运动到“文革”中去世,他的一生,正是坚持独立思考、不倦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一生,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生。五四运动中的来索张闻天是20世纪同龄人,1900年8月30日生于江苏南汇县(今属上海浦东新区)张家宅的一…  相似文献   

10.
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张闻天担任辽东省委书记。此间,正是全党为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路线,实现党的中心工作转移之际。当时的东北已全部解放,正逐步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体系。安东(丹东)市作为辽东省的省会,无论是其国有企业,还是私人资本,在辽东经济发展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此,张闻天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并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努力探索一条在新民主主义经济领导下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路线。  相似文献   

11.
遵义会议以后,张闻天接替博古所担任的中共中央领导职务,至今仍有不同说法。引起分歧的根本原因,还是史不足征。根据目前所能看到的材料,可以认为,张闻天在遵义会议后一段时间中所担任的职务,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其位置是在常委中负总责、主持书记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杨琪 《世纪桥》2000,(3):45-46
解放战争期间,张闻天受党的委派到东北领导土地改革和政权建设。先后担任牡丹江地区中共中央北满分局代表、合江省委书记、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长等职务。尤其是在1946年5月至1948年5月期间,他担任合江省委书记,直接领导了合江省的土地改革、反奸清算、清剿土匪、建党建政工作,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深入实际,领导合江  相似文献   

13.
正张闻天,原名张应皋,常用化名洛甫。1900年8月30日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今属上海市)一个农民家庭。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其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优秀品德,赢得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尊敬和怀念。值此张闻天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特把其一生所担任的职务概述如下,权当纪念之。  相似文献   

14.
李泓  王焕 《世纪桥》2010,(14):21-25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当时担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张闻天主动要求到东北工作。1945年11月,他肩负党中央的重托,跋涉万里,从延安来到东北。1946年5月至1948年6月,张闻天任中共合江省委第一任书记兼合江省军区政委。此时,国民党正与我党争夺东北地区,敌我矛盾十分尖锐,对敌斗争形势十分复杂。张闻天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  相似文献   

15.
政治路线确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张闻天和邓小平在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上都认识到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和年轻化的方针,为党的干部工作指明了思路。在他们看来,无论是革命还是执政,拥有"四化"的领导干部是党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都知道,我党著名的女革命家刘英是曾担任过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同志的夫人.张闻天和刘英二人是在革命时期、战争年代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当初他们的感情之路并不一帆风顺,幸好有一个人在关键时候帮助了他们,使得他们的爱情得成正果.许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个关键人物就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遵义会议后,担任总书记的张闻天竭力发扬民主,坚持集体领导,摒弃了个人包办和独断专行。为了党的事业,他曾经两次主动让贤。一次是长征途中,张国焘拥兵自重向党争权,张闻天主动提出“让权”,将“总书记”职务让给张国焘;二次是六届六中全会上,张闻天遵照共产国际“要以毛泽东为首”的指示精神,提出“让位”给毛泽东,推举毛泽东为党中央总书记,体现了一位真正革命家的高尚胸怀。  相似文献   

18.
长征时期张闻天政治指导思想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振国 《世纪桥》2010,(15):12-13
1931年张闻天回国,盲目的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给中国的革命事业带来了一系列损失。进入中央苏区工作以后,张闻天通过自己的实践逐渐地意识到了"左"倾路线的危害,这时期他的政治指导思想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并开始积极抵制某些"左"倾错误。此外,毛泽东等人的帮助、共产国际政策的转变也加速了张闻天政治指导思想的转变。遵义会议上,张闻天终于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中分离出来,积极地促成了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这是他政治指导思想变化的一个显著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在张闻天诞辰105周年之际,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了由张培森主编的《张闻天图册》。这部图册吸收了近年来关于张闻天研究的最新成果,也为一段历史公案做了最后的了结。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发生重大转折时期的一位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对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历史上,张闻天曾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致使他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曾一度被埋没和抹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含冤逝世的张闻天得到了隆重的平反昭雪,党中央为他召开了追悼会。1979年8月25日,邓小平在代表中央所致的悼词中说“:就在这次会议上他被选为…  相似文献   

20.
遵义会议以后,张闻天接替博古所担任的中共中央领导职务,至今众说纷纭。根据目前可见材料判断,张闻天在遵义会议后一段时间中所担任的职务,是名副其实的中共中央总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