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2年7月28日,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浙东区党委正式成立。在区党委的领导下,根据地各项工作蓬勃发展,大生产运动就是例证。大生产运动包括提倡开荒、兴办水利、消灭虫害、兴办合作社、民主政府发放贷款、打野猪等。大生产运动是生产度荒运动,是全民性的生产自救运动。大生产运动中的减租减息等政策解放了生产力,大生产运动也改变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和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10月27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中共七大会址、毛泽东旧居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在延安城西北的杨家岭,坐落着中共中央驻地旧址。党的七大、延安文艺座谈会先后在这里召开,延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在这里酝酿和决策,著名的“窑洞对”也是在这里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吕晶 《党建》2022,(2):47-49
郝家桥村位于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镇,是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深处的一个普通乡村。抗战时期,在绥德地委的领导下,郝家桥村积极响应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号召,在大生产运动中表现突出,被誉为绥德分区的"农村楷模"。2014年,作为重点贫困村,郝家桥村贫困发生率30.7%。  相似文献   

4.
1939年以后,由于抗日队伍的迅速扩大和国民党对边区经济封锁的加剧,弹丸之地的延安无法承受猛增的后勤供给需求。敌人的企图显然是想饿死、困死我们。毛泽东发动全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党中央突出解决“吃”、“穿”两件大事。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开垦了沉睡的荒山,种上了粮食和棉花,吃的逐渐好转,可穿的一时半会还解决不了。于是,上至领袖下至普通一兵,不分男女老少纺线,这成为当时延安城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大生产运动中,身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秘书长的任弼时,不仅操持着中央机关…  相似文献   

5.
20世纪40年代初,由于侵华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为战胜困难,坚持抗战,党中央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  相似文献   

6.
《湘潮》1986,(3)
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断绝了对八路军的一切供给,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极端困难。为了扭转这个困难局面,党中央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作为边区政府主席、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带头参加大生产运动。他在百忙中挤出时间扛起镢头在延安南川开出一块荒地,种上谷物和蔬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5,(5)
<正>"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这是延安电影团拍摄的电影纪录片《南泥湾》中的歌曲。电影《南泥湾》说的是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种粮的故事。1941年,三五九旅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进行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一手拿枪,一手拿起镢头,经过几年的开拓,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不要政府  相似文献   

8.
吴烈  孙国 《新湘评论》2013,(4):41-42
上世纪40年代初,国民党加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克服经济上的困难,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我们中央警卫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相似文献   

9.
正1935年10月,李富春随党中央、中央红军成功抵达陕北。到达陕北后,李富春致力于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注重宣传党的理论知识,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抗战,发动和组织延安大生产运动。他一心为公,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无论党分配什么工作,都任劳任怨地埋头干好,而且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延安时,大家把李富春誉为吃苦耐劳的"革命的毛驴",也正是依靠这种"毛驴精神",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李富春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解放日报》文化版对南泥湾精神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十多年前的南泥湾大生产,不仅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建设了"陕北好江南",确保军队能够顺利执行保卫党中央和边区的神圣使命,而且孕育和形成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南泥湾精神。《解放日报》文化版以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对南泥湾大生产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报道,广泛传播了南泥湾军民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奉献精神,极大地激发了边区人民的生产热情,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3,(5):46-47
1937年10月至1946年4月,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旅部及其七七。团作为留守部队,为了保卫延安和党中央,培养、积蓄干部.奉命进驻庆阳县(今庆城县)。三八五旅驻防庆阳的8年间,在王维舟和耿飚的带领下,取得了以“镇、宁两次事件”为代表的反摩擦斗争的胜利,进军大凤川,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并参与庆阳各地的政权建设,助建了陇东中学,  相似文献   

12.
在毛泽东看来,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根据地克服严重困难,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保证;大生产运动对于克服官僚主义和军阀主义等不良作风,对于增强根据地党政军民之间的团结,对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大生产运动有着重要的思想文化方面的意义;大生产运动能够为以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3.
肖舟 《党史文苑》2000,(4):34-37
南泥湾 ,本来没有这个名字 ,它不过是延安县南郊一块沼泽纵横、草木丛生、丘陵起伏的处女地。时势造就英雄。4 0年代 ,伴随着延安一场大生产运动 ,它诞生了 ,并被推到时代的潮头 :歌曲唱它 ,美术画它 ,电影放映它 ,连 1 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的《辞海》 ,也将“南泥湾”列入了辞条。字数不多 ,却十分具体扼要 :“在陕西省延安市南部。 1 94 1年至1 94 4年 ,八路军 1 2 0师 3 59旅响应党中央号召 ,在此垦荒生产 ,开展大生产运动 ,被誉为边区‘发展经济的先锋。’”那么南泥湾是谁发现的 ?是谁向中共中央决策者提出开垦南泥湾的科学依据而得到了…  相似文献   

14.
受"浮夸风"和高估产的影响,毛泽东和党中央在1958年下半年提出了"三三制"耕作制度,这一制度通过大面积高额丰产田运动很快得到实施,给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到1959年上半年,毛泽东和党中央不得不放弃了"三三制"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15.
正1944年4月1日,在太行抗日根据地的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镇,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滕代远与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政委杨立三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持制定并颁布了《滕参谋长杨副参谋长手订总部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史称《滕杨方案》。其在总结敌后生产运动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以往"平均主义""反对私有""一切归公"的固化观念,主张"生产有分工,劳动有报酬,公私两利",根据"按劳分配,公私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了生产与分配、集体与个人、消费与积累的关系,推动了根据地军民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被誉为"大生产运动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延安大生产运动,是我党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为克服经济困难,坚持持久抗战,夺取革命胜利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历史作用,而且产生了一系列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本文就近二十年大生产运动的研究情况进行一下梳理做一个简要的综述,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延安大生产运动,是我党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为克服经济困难,坚持持久抗战,夺取革命胜利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历史作用,而且产生了一系列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本文就近二十年大生产运动的研究情况进行一下梳理做一个简要的综述,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山西平定县温藏宝老人珍藏着一份记录平定支队在大生产运动中生产情况的珍贵史料。温藏宝(1916—2017),河北平山人。1938年2月任盂县自卫队总队长(即县武装部部长),1942年7月任平定(路北)县大队政委,1943年3月任平定(路北)县武装部部长,1944年9月任平定支队支队长。在此期间,他不仅带领部队完成训练、战斗任务,而且全程参与并见证了抗战困难时期平定(路北)县的大生产运动。  相似文献   

19.
<正>一刘瑞龙,1910年10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32年10月前,历任中共南通县委委员兼城区区委书记、中共南通中心县委书记、中共通海特委书记、中共上海法南区委宣传部长、中共江苏省委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兼军委委员。刘瑞龙回忆:"1932年秋,由于叛徒陈资平窜到上海,我就不能在上海活动了。同年10月,党中央派我前往川陕工作。"1933年2月,刘瑞龙化装成商人随交通员出发,经长  相似文献   

20.
<正>1925年,父亲出生在江苏一个小商贩家庭里,由于孩子多,日子过得很艰辛。父亲十几岁就离开江苏,外出打工养活自己。自食其力的生活磨砺了他坚韧的性格,他从不向困难低头,他是别人眼里的倔老头,却是我心里的好父亲。1949年,父亲随王震将军的部队从酒泉来到乌鲁木齐,在天山南北轰轰烈烈地开展大生产运动。1957年,父亲从乌鲁木齐到了农一师十场支农,也就是现在的农一师六团。一有空,父亲总会和我聊起他以前的"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