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中国人民在波澜壮阔的14年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啧啧称奇的传奇之战,1939年10月25日发生在山东省临朐县五井镇的那场激战,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日、伪军400多人偷袭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的两个连,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100多名伪军被击毙,余部吓得狼狈逃窜,参加偷袭的40余名日军除一人被俘外全部丢了命,更奇的是,日军战后还专门给八路军留下感谢信……日伪偷袭1939年初春,八路军鲁东游击第七、八支队在山东临朐、沂水、博山三县交界处整编为  相似文献   

2.
正1938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的前身)的20多名将士,在胶东半岛的牟平县雷神庙,遭到100多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的包围,八路军血战七八小时,毙伤日军50余人,最后成功突围。这是八路军同日军在胶东半岛的第一战,打响了胶东抗战的第一枪,也是中共军队同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整个抗战时期都极为罕见的战斗,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战  相似文献   

3.
1942年11月,八路军300多名指战员为掩护山东军区机关和部分友军突围,在沂水县笛崮山与装备优良的8000多日军展开浴血奋战,击退敌军在飞机、重炮火力配合下的10多次猖狂进攻,毙伤日军六七百人,顽强坚守阵地至我大部队和机关胜利突围。最后,这300多名官兵大部壮烈牺牲,剩余14名弹尽粮绝的勇士宁死不当俘虏,在营长严雨霖带领下砸毁武器.集体跳下悬崖.在血与火中再次表现出中华民族不被任何强敌所压倒的英雄气概.用鲜血铸就了中国军人英勇顽强、誓死不屈的军魂。  相似文献   

4.
1938年3月5日,八路军一二九师领导刘伯承、邓小平和徐向前来到三八六旅,和旅长陈赓商讨作战计划,打算在邯长公路上的黎城、东阳关、涉县之间,寻找日军的弱点予以痛击。邯长公路是日军重要的运输线,黎城是日军在这条运输线上的兵站集结要地,有200多人守备;黎城以东的涉县有400多人;黎城西南的潞城有日军步骑兵2000多人,属于其十六师团和一〇八师团。这股日军装备精良,在入侵途中一直  相似文献   

5.
高凤山 《党史文汇》2005,(11):35-37
抗日战争初期的1937年9月中旬,中国第二战区为保卫山西,阻止日本侵略军南下进犯太原,在晋东北内长城平型关一线组织了山西境内的首次大规模的平型关战役.战役期间的9月25日,八路军115师为配合正面防守的国民党军队,在平型关东侧灵丘县乔沟一带伏击日军后续部队,歼敌千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与此同时,独立团在灵丘以东的驿马岭阻击增援平型关的日军一个多联队,歼敌300余人.八路军出师抗日取得了首战大捷.  相似文献   

6.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路军奉命开赴前线,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随着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八路军俘虏的日军士兵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日俘一下就增加到数百名之多;除去释放、送交国民党统战部门的一部分,大部分日俘仍留在前线。动荡不安的环境,我军敌工干部的相对缺乏,使原有的以  相似文献   

7.
高凤山 《党史文汇》2006,(7):F0004-F0004
平型关战役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937年9月25日,率先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为配合平型关正面守军阴止日本侵略军南犯太原,在平型美东侧乔沟一线设伏,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与此同时,一一五师独立团在灵丘与涞源交界处的驿马岭也歼灭增援平型关的日军400余人。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大捷,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在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8.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接着,日军在华北地区扩大进攻,山西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险的关头,我八路军各师迅速出师抗日。9月中旬,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晋东北,9月25日,按照朱德、彭德怀电令,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板垣师团一部,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了大批辎重和武器。平  相似文献   

9.
1940年9月22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根据总部命令发起涞灵战役,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正式展开。在百团大战中,八图为八路军攻克日军据点后欢呼胜利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幸存者路军割断日军的电线9411年9月52日狼,牙山五名八路军战士在阻击日军时弹药绝尽宁,死不屈跳,下悬崖。班长马宝玉战,士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五位战士后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9441年9月5日,中共中央首长警卫员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8日,毛泽东亲自出席为张思德这个普通士兵召开的追悼大会并发表为《人民服务的》讲演。责任编辑钟海连时任新疆…  相似文献   

10.
知识园地     
抗日战争中的四个关键战役淞沪战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1937年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淞沪战役中,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华东地区大批工业设备的内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平型关大捷显示人民军队的力量。发生于1937年9月23日。这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的首次胜利,共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近百辆,缴获轻重武器数百支。它表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战力量。台儿庄战役取得正面战场首次大胜利。1938年3月中旬,日军坂垣和矶谷两个师团,分东西两路…  相似文献   

11.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争爆发,日机在上海狂轰滥炸。日机在上海上空狂轰滥炸死于日军轰炸的上海市民9371年8月52日,中央军委下达关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北方的中国红军改编为八路军。8月25日,北方的中国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图为朱德总指挥号召八路军将士开赴抗日前线9401年8月至21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毙伤日伪军.582万余人俘,虏大批日伪军。煤矿党史文苑纪实版2005.81937年8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责任编辑钟海连图话党史Tuhuadangshi洛川会议会址——…  相似文献   

12.
<正>1942年秋,日军纠集5万多兵力对我鲁中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11月9日,在汉奸的指引下,2000多名日伪军围攻我方控守的鲁中马鞍山。八路军鲁中军区教导一旅二团副团长、伤残军人王凤麟带领守山的30多名军民,顶着敌人的狂轰滥炸,用简陋的武器及石块与敌人坚决战斗,打退了日军的一次次进攻。最终,我方弹尽粮绝,除极少数人突围幸存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胸负重伤仍坚持战斗的王凤麟,面对涌上来的敌人,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用最后一颗子弹自尽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相似文献   

13.
正雁宿崖、黄土岭战役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与第120师并肩战斗,在河北涞源的黄土岭地区对实施"扫荡"的日军进行的一场伏击战役。这场战役,在充分掌握敌情的基础上,八路军集中优势兵力,主动出击,毙伤日军1500余人并击毙旅团长、有名将之花美誉的阿部规秀中将,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我军下一步行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无论在二战史上,还是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战役。此役,让日军疯狂地到达了战争的颠峰。有人坚信做为美国的盟友,国民党当局当时曾成功破译日军将偷袭珍珠港的密电,可惜通报了美方后未被采信,美方终遭重创。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国民党方面有这个能力来破译日军的密电吗?哪怕是偶尔为之呢?结论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5.
正1937年八路军第一二九师进驻辽县(今左权县),建立抗日武装政权,坚决抵御日军进犯,为中华民族立下不朽功绩,在人民群众中留下传世佳话,至今为当地人民称颂。下面就是长辈曾讲述过的八路军的故事。军民一家亲据母亲讲,抗战初始,八路军还没到辽县时,把持旧政权的坏人宣传说:"八路军是杀人不眨眼的红胡子,邪眉竖眼很厉害,专门共产共妻。"搞得人心惶惶。1938年春,八路军真的来了,村上的人逃难般地藏了起来。八路军进村  相似文献   

16.
1944年6月以后,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已完全处于守势,以前每年冬季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此时已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为了扭转败局,日军挖空心思,不断派出特务,千方百计地潜入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在我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战区,由于忌惮八路军火炮的威力,日军在八路军制造炮弹的炸药上打起了  相似文献   

17.
肖占中 《党史博览》2000,(2):19-19,,23,
日本天皇亲赐侵华日军所谓“圣战英雄”的山炮,竟然参加了八路军,成为打击日寇的有力武器。这可真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最有趣的讽刺。 1942年4月,侵华日军百余名军官到山西晋中南地区视察。日军对这次视察非常重视,为了确保军官视察团的安全,特派出精锐的第36师团高木联队武装护送。八路军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派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代司令员刘昌毅,率部队在日军必经之地设伏。 4月16日,日军军官视察团与其护送部队分乘十几辆汽车,每辆汽车上都飘着一面太阳旗,“浩浩荡荡”地沿榆(社)武(乡)公路向白庄方向开进。当日军的车队进入到八路军的伏击区域时,刘昌毅司令员一声令下“打!”,子弹、手榴弹一起飞向日军。顿时,枪声和手榴弹、地雷的爆炸声连  相似文献   

18.
正抗日战争中,许多日军官兵被八路军俘虏后,经过教育和感召而觉醒,转而积极参加反战工作,与中国军民并肩奋战。小林清就是这样一名日本人,他被俘后经历了痛苦、绝望、思索和觉醒等过程,最终成为一名坚定的国际主义战士。从入侵中国到悲观厌战卢沟桥事变后,随着日军侵华战局的不断扩大,战线越拉越长,兵员越来越紧张,日本  相似文献   

19.
(22)敌后军民 反“扫荡”斗争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停止了战略性进攻,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面对此种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主要责任。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疯狂的“扫荡”,在1939年和1940年的两年中,仅华北地区日军大规模的“扫荡”就有109次,使用兵力总计在50万人以上。1941年至1942年是敌后抗战最困难的时期,日军在  相似文献   

20.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的左权,协助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并经常亲临前线运筹帷幄,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威震敌后。1942年5月,左权在反击日军"扫荡"时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他是抗战时期阵亡的八路军最高将领,虽然他的存世遗物很少,但笔者还是设法挖掘了一些有关他的抗战文物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