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书谱》,唐代孙过庭作,纸本,纵26.5厘米,横900.8厘米,全文3700余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孙过庭(646—691年),名虔礼,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文学家。他出身寒微,于志学之年胸怀大志,留心翰墨,研习书法,专精极虑达二十年,终于成才。  相似文献   

2.
赵和平 《党建文汇》2014,(10):55-55
宋,赵佶《枇杷山鸟图》页,绢本,设色,纵26.9厘米,横27.2厘米。本幅无款识。钤鉴藏印“宋荦审定”“宣统御览之宝”。裱边题签:“宋人画枇杷山鸟”。  相似文献   

3.
<正>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封特殊的慰问信,质地为毛边纸,纵25.4厘米,横37.2厘米,有折痕和水渍,正文为手写体翻印,信末有王树声将军的亲笔签名。这封信的主人叫吴香莲。1974年的一天,她梳洗干净,换了一身最喜欢的衣服,前往箭厂河革命纪念馆,郑重地将这封信交到馆长吴世书手里,  相似文献   

4.
<正>《蜀素帖》是米芾在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书成的绢本行书墨迹,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71行658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为其镇馆之宝之一。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初名黻,号襄阳漫士、海岳山人等,为我国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米芾曾任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礼部郎官旧称南宫舍人,遂称“米南宫”,为书法“宋四家”之一。米芾能诗善画,  相似文献   

5.
钟军  苏春生 《世纪风采》2022,(12):40-41
<正>在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陈列着两封中央苏区时期的特殊回信。两封信是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会主席项英,分别于1934年2月8日和2月19日写给通讯员李克均的复信,为国家一级文物。两封信均书写在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专用的公文信笺纸上,信纸纵13.7厘米,横6.5厘米,材质为米黄色毛边纸,正上方印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用笺”字样的红色笺头。信件为毛笔直排行书,  相似文献   

6.
钱霞  刘喜杰 《世纪桥》2010,(12):31-32
<正>1988年6月11日,汤原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县城东门外发现一块长105.7厘米、宽35厘米、厚10厘米花岗岩石碑,经鉴定是日伪"忠灵塔"残碑(在日伪统治时期,汤原县城东门外铁道西侧的土丘上有一座日伪"忠灵塔",1945年8月被苏联红军炸毁)。"忠灵塔"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实行思想麻醉和精神奴役的工具,是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服务的,它带有浓厚的奴化色彩,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直接罪证。  相似文献   

7.
红一方面军在长征中写的木板标语这是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政治部(代号“坚”)在贵州仁怀县(今茅台县)长岗山乡大园子村一家村民的木板壁上写的标语。它以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的歌谣,表达出群众对红军和白军的爱与憎。该标语写于1935年3月,纵78.1厘米,横45厘米,木质,毛笔写。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选自《中国革命博物馆藏品选》,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相似文献   

8.
《湘潮》1986,(6)
我想谈谈党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问题。首先,谈谈关于纵看与横看的问题。这是现在一些青年人提出来的问题,意思是批评我们总喜欢纵向看问题,而他们则喜欢横向看问题。所谓纵看,就是看中华民族自己的过去;横看,就是看整个世界的发展水平。我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回顾一下我国  相似文献   

9.
四川博物院     
布本,纵154.5厘米,横108厘米。千手千眼观音有十一面,正面三相作慈悲像,左三面为喷怒像,右三面是菩萨像,九面之上有一金刚像,最上一面为阿弥陀佛像。十一面均戴华冠,观音前面双手合十;上面的双手一手执念珠,一手持莲花;下面的一双手左持净瓶,右施无畏印。身饰璎珞、绶带,下着长裙,面带微笑立于莲台上。画像顶部有七尊佛像,下部右为白度母,左为绿度母,中为大黑天护法神。  相似文献   

10.
<正>一件革命文物,能够呈现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进程,同时又是一部鲜活生动的革命历史教科书。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收藏了一张1934年7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抚恤委员会颁发的残废证书,是一名叫杨荣珠的普通红军战士的残废证书。杨荣珠,苏区时期瑞金县人,他是红一军团三师九团一营三连战斗员,因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右上肢贯通致手全部失用,被认定为二等残废,年仅25岁。该证书为毛边纸质,石印件,呈黄褐色,纵14.4厘米,横17.5厘米,为单张两面印字,对折成册为四分页。  相似文献   

11.
国和 《先锋队》2011,(21):54-55
人民领袖毛泽东对于身外之物非常淡薄,惟独一生喜爱文房四宝、古籍、书画、印章。青石砚毛泽东爱用毛笔,终身以砚为伴。他所用的第一方砚台,长19厘米,宽12.5厘米。那是他读私塾时所用。此砚为韶山青石所制,现藏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的一方青石雕花砚为建国之始,大画家齐白石所赠。砚长26厘米,大头15厘米,小头14厘米,厚2厘米,配有楠木砚盒。此砚有齐白石亲手砚铭:"片老真空石也,是吾子孙不得与人,乙酉八十九岁,齐白石记于京华铁栅屋。"  相似文献   

12.
冯倩 《当代贵州》2024,(11):8-9
<正>作为拥有“一纵两横三角”黄金点战略区位优势的省份,贵州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构建高效通达、功能完善的开放通道体系,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大通道建设迎来了乘势飞跃的“风口”。谋划大通道,要从国家战略出发。贵州作为拥有“一纵两横三角”黄金点战略区位优势的省份,一直都是国家各种战略交汇点。大通道建设已成为贵州谱写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篇章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3.
一、我省公路客运的发展机遇 从我省绘制的未来20年骨架路网蓝图看,我省路网发展总体规划是,到2020年将建成以“二横二纵四联线”为主体的高等级全路主骨架网,形成连接邻省,沟通城乡,与全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网络配套的公路运输体系。其中:  相似文献   

14.
王立峰 《党建》2021,(10):62-63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陈列着一件被毛泽东称为"天书"的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这本签名册纵43厘米、横32.5厘米,共82页,留下了644位代表的珍贵签名.封面上镌刻着政协会徽和林伯渠的题款. 随着解放战争的高歌猛进,建立新中国的任务被提上日程.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爱国民主人士冲破重重阻碍,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赶赴解放区,积极参与筹备建立新中国的各项事宜.  相似文献   

15.
《党史博采》2007,(10):58-58
<正>京沪(河北段)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建设的12条国道主干线的碴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通部规划的"两纵、两横、三条线"的重要路段,是河北省路网的主骨架。它北起于冀津  相似文献   

16.
罗雄 《湘潮》2018,(10)
正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陈列着一本简装《新华字典》。这本简装《新华字典》,长14.3厘米、宽9.5厘米、厚3.8厘米,是1953年刘少奇赠送给受邀来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花明楼公社社员成敬常的学习工具书。成敬常一直把它当作贵重物品珍藏,劳动之余,不时拿出来查阅生字,帮助增长文化知识。后来,他又把它作为嫁妆赠送给女儿,被女婿扶定松视为传家宝。这本字典经过长时期使用已  相似文献   

17.
黄晓青  游弋 《当代贵州》2010,(14):56-57
进驻贵州市场十年来,中交二航局先后参建项目近30个,修建公路总里程接近200公里,合同总额超过40亿元。经营业绩不断刷新,施工生产硕果累累。二航人手持规划蓝图用如椽巨笔绘制着贵州经济发展的动脉,为促进贵州省建设"一横一纵四联线"高速、高等级公路,实施"三纵三横八联八支"骨架公路网建设规划积极奉献。  相似文献   

18.
邹本栋 《世纪桥》2002,(5):34-36
这是一张新拍的文物照片和几幅50多年前拍摄,因而也带有文物性质的老照片(见封二、封三)。新照片中的文物原件是一块刻有“弥荣神社”的花岗岩石碑。色浅褐,呈不规则椭园型,高83厘米,宽76厘米,厚24厘米,重约250公斤。该石碑是“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队铁力训练所”(以下称“铁力训练所”)二大队七中队村东的日本“弥荣神社”的标志物。现存于铁力抗日斗争纪念馆筹备处。  相似文献   

19.
党旗,是一个党派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党旗以红色为底色,旗面左上角是由黄色的鎯头(代表工人阶级)和镰刀(代表农民阶级)组成的党徽。鎯头和镰刀图案居旗面左上角四分之一处的中央,直径为30厘米。党旗的标准规格是:旗面横为120厘米,竖为80厘米。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统一规格的党旗却是在建党21年以后才出现的。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较长的时间内,没有规定和制作统一的党旗。党的各级组织所使用的党旗都是仿照俄共(布尔什维克)党旗的式样自制的。因为没有统一的制式,所以当时党的  相似文献   

20.
<正>怀素,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怀素幼年好佛,十岁出家为僧。少时在念经参禅之暇研习书法,因贫穷无纸墨,为练字种了一万多棵芭蕉,以蕉叶代纸,勤学精研,写废笔头无数,埋为“笔冢”。怀素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其草书被称为“狂草”,与唐代另一位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自叙帖》是怀素草书的代表作,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698字。《自叙帖》书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真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