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化石乡哈尔脑村,有位老人叫张文贺,他面容和善、喜爱恬淡,看似平凡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张文贺, 1947年参军。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有名的塔山阻击战,与董存瑞一起攻打隆化,和邱少云并肩战斗在朝鲜清川江畔,并亲历了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   在他的戎马生涯中,曾三次负伤,立大功一次、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二次,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   1947年 2月,刚参军的张文贺被编在八路军三十三团一营三连三排七班当战士。 1948年,张文贺被编入十一纵队一营三班当机枪班班长…  相似文献   

2.
在河北省隆化县城北郊,有一座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间,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他出身贫苦农家,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灵活果决,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和1枚"毛泽东奖章".  相似文献   

3.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是一位声名赫赫的特等功臣,解放后他一直是一位普通劳动者,但却深受人民敬重。他叫李凤春。1926年12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北村的一个雇农家庭。1945年参军,1947年入党。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从东北到江南,先后立过特等功一次、大功四次、小功二次。还多次受到过部队嘉奖。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6,(5):89-90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贫苦农民家庭,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13岁的董存瑞机灵聪明,很有骨气,被称为“南山堡的王二小”。他曾掩护八路军干部,并当上了儿童团团长。从1945年参加八路军至1948年牺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并在一次爆破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称号。  相似文献   

5.
马玉祥纪念馆位于绥化市青冈县祯祥镇,是为纪念"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马玉祥而建设的专题展馆. 马玉祥生于1931年2月13日,青冈县祯祥镇吉兴村人,1947年7月参军,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先后立大功两次、小功两次,三等功一次.1951年春,马玉祥在朝鲜半岛汉江南岸烈火中勇救朝鲜孤儿的英雄事迹被著名作家魏巍写进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并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毛泽东主席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从此,马玉祥成为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  相似文献   

6.
董存瑞生前所在团驻守在长白山脚下,刘新辉是这个团的一名侦察班长,党龄还不到两年。就在他矢志奋斗、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时候,心肌粘瘤夺去了他23岁的生命。不久前,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一个向他学习的热潮正在部队兴起。仰慕英雄学习英雄刘新辉从小就对英雄董...  相似文献   

7.
盖州市归州乡三台子村村南,一农户门上醒目地挂着一块原盖平县县长万思源赠予的“功臣门第”的大红匾,这就是解放战争时期曾立过八次大功、二次小功的人民功臣——包富先的家。 1 继东北人民解放军连战连胜的夏秋冬季攻势,1947年12月,我第四纵队包围了辽阳城。1948年2月6日早,我军向辽阳城发起强攻。 国民党军队,凭借铁丝网、鹿寨、加固的水泥碉堡,拼死命阻止我军前进。二十八团三营五连奉命组成了5个爆破组。包富先主动请缨任  相似文献   

8.
戴英博同志,辽宁新宾县人,1935年生于国破家亡之秋,长于育婴室,后逃至我部队,原名戴婴博,从军后弃“婴”为“英”,先后在解放战争中立过三次大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过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誉称“孤胆英雄”。  相似文献   

9.
正董存瑞从敌人手中夺过来的机枪为铁质,长118厘米,重10.7千克。1947年6月,在隆化县旧屯村围歼国民党军骑兵团的战斗中,董存瑞机智地利用地形,躲进了火力死角,用双手紧紧抓住滚烫的机枪筒,脚往墙上一蹬,猛劲一拉,硬是把机枪夺了过来,然后掉转枪口向敌人猛烈扫射。随后我军主力冲了上来,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歼灭了骑兵团。该机枪现陈列于董存瑞纪念馆。  相似文献   

10.
当年",为了新中国前进!"成为英雄董存瑞的绝响。今天,沈阳军区某炮兵旅十五连"董存瑞班"第50任班长——共产党员邓文井,坚持以"传承英雄血脉,弘扬英雄精神,争做英雄传人"为己任,努力践行"育过硬的兵,带打赢的班"的誓言,被赞誉为"放心班长"。  相似文献   

11.
他,1937年12月参加革命,1947年1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今年93岁。他,1947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隶属于第四野战军39军27师351团,相继担任过战士、班长、副排长等职务。少年时期,他做过党的地下小交通员;青年投军,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大西南及抗美援朝战争,多次负伤,屡立战功。复员回乡几十年来,他有功不居,依然保持着革命本色,热心为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2.
徐海东,湖北大悟人,穷苦窑工出身。革命战争年代,历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他勇猛善战。屡立奇功,先后9次负伤,身上留下17处伤疤;他的家族中有66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形成了一座罕见的家族烈士陵园。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位列十大将第二位。然而,这位被毛泽东誉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在群魔乱舞的非常年代,却再也做不到毛泽东多次对他的"静心养病,天塌不管"的嘱托……  相似文献   

13.
高振隆,辽宁凌源市大河北乡庙北村人.1926年4月生于贫苦农民家庭.8岁给地主放牛、扛活.1947年参军,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荣获过8次小功、一次大功.下面就是有关他的几则战斗故事.在天津:爆破暗堡,打开缺口1949年1月14日,我军下令对天津发起总攻.由于敌军布防森严,明碉暗堡密如蛛网,致使我军伤亡严重,攻城受阻.在这紧要关头,我38团8连连长丁怀顺遵照团、营首长的指令,命本连3排长高振隆组织爆破组,限40分钟内把天津东阜桥附近暗堡炸毁.高振隆受命,立即进行战斗部署.命8、9班迂回到暗堡西侧佯攻,把敌暗堡火力引开;命连部支援的机枪组猛烈向暗堡开火,掩护爆  相似文献   

14.
在帝王之家,常常视至亲如仇寇,屡立大功的高长恭自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并非不通政治谋略、不知自保的愚人,于是夹起尾巴做人,甚至极力贪财自污,却终难逃皇帝猜忌。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大众电影>第8期上发表一篇题为<〈董存瑞〉:"真实"创造的典型>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叙及电影<董存瑞>的创作过程时这样写道:"在事实中,董存瑞死后并没有立即被评为烈士,仅仅是通知家人他牺牲了.  相似文献   

16.
解放军农牧大学正师职离休干部双宝,现已71岁,蒙古族。他1946年参军、入党。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骑着战马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息西藏叛乱。枪林弹雨中,他受过伤,立过大功,为此,他获得了中央军委颁发的三级解放勋章。1981年,他患了严重的心肌梗塞,心脏前壁的3根血管全坏死了。医生嘱咐他:“这以后你就是医院的人了,必须躺在床上好好休  相似文献   

17.
在帝王之家,常常视至亲如仇寇,屡立大功的高长恭自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并非不通政治谋赂、不知自保的愚人,于是夹起尾巴做人,甚至极力贪财自污,却终难逃皇帝猜忌。  相似文献   

18.
1994年3月,作者在辽宁大厦解放军代表团615号房间,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采访了辽宁省人大代表高玉宝。他1.69米的个头,黑黝黝的面庞,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穿着一身合体的军装,给人留下一个老战士神采奕奕的印象。 高玉宝藉贯在辽宁复县,解放战争期间参加过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广东剿匪,立过六次大功、两次小功。50年代初,《高玉宝》问世后,《半夜鸡叫》激起了人们对旧社会的愤恨,《我要读书》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奋发向上。1988年他离休后,除了用业余时间完成了《高玉宝》续集(上、下册)外,还着手《我是一个兵》的创作与修改。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17,(9)
<正>一个士兵的能量有多强?他入伍8年,通过了装甲兵两个专业特级和一个专业一级考核,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如今,他已是两栖装甲突击车车长,精通驾驶、通信、射击三大专业,成为全军取得"两个特级、一个一级"最年轻的两栖装甲尖兵。一个士兵的作为有多大?他当班长、教练员5年,带出了28名训练尖子,15人考取专业一级,8人走上班长岗位,其所带班组荣立集体二  相似文献   

20.
1974年春天,我作为《董存瑞的故事》采写组四名成员之一,先后在董存瑞的家乡和他战斗过的地方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采访。我们四个人是临时抽调到一起的,负责人是我所在部队机关宣传处的一位副处长,我是他手下的干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