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建中 《世纪桥》2008,(12):10-12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闭幕仅百天,1931年1月7日在远东局负责人米夫的直接指导下又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全盘否定上次全会的成绩,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所谓忠于莫斯科的王明等人进入中央领导层,使“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探讨远东局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关系,对共产国际及远东局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闭幕仅百天,1931年1月7日在远东局负责人米夫的直接指导下又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全盘否定上次全会的成绩,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所谓忠于莫斯科的王明等人进入中央领导层,使"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探讨远东局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关系,对共产国际及远东局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闭幕仅百天,1931年1月7日在远东局负责人米夫的直接指导下又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全盘否定上次全会的成绩,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所谓忠于莫斯科的王明等人进入中央领导层,使"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探讨远东局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关系,对共产国际及远东局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在国外召开的代表大会。米夫是共产国际的重要人物,他参与了"中共六大"的筹备、组织以及起草大会的各项决议的工作;在"中共六大"会议上针对中国的土地问题和农民运动问题,他提出了独特见解。不过,他对"中共六大"也产生了不良影响。笔者想通过探讨米夫与"中共六大"及中国革命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客观地来评价历史上的米夫,以求获得趋近历史真实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后,标榜"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的王明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实际操纵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开始推行一条给中国革命带来最严重损失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左"倾教条主义方针不仅给中央革命根据地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也使其他革命根据地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历史上,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统治长达4年之久?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条错误路线从一开始就遭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内坚持正确意见的同志的坚决反对。研究毛泽东对王明路线斗争的策略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进行党的建设,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一、坚持顾全大局、相忍为党的策略原则。 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由于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一手操纵和扶持,王明篡夺了党中央的  相似文献   

7.
1931年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共产国际“钦差大臣”米夫参加了会议。米夫多次使用不正常组织手段控制会议的进行。27岁的王明在米夫的支持下,平步青云。从一名非中共中央委员一举跃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相似文献   

8.
如何看待所谓“江浙同乡会”是中共六大以后受命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瞿秋白与受米夫支持的以王明为首的东方大学宗派集团之间最早的矛盾由来。联共(布)中央撤消“江浙同乡会储金互助会”案件后,中山大学内的政治风波并未平息,为此联共(布)中央书记处两次组织调查委员会,调查中大的纠纷。第一次调查的结果解除了米夫中国劳动者大学校长职务,第二次调查则把有关责任推到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方面。瞿秋白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站在中大多数同学的一边,与王明宗派集团的斗争是必要的,但因得不到共产国际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反而陷于逆境。共产国际相关错误决议的传达更是成了王明对瞿秋白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9.
高淑玲  刘建美 《党建》2009,(4):55-56
在中国革命史上,曾做过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巴威尔·米夫虽然没有长期使华的经历,却一直被称为“中国问题专家”。正是由于他的举荐和支持,才使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长达4年之久,并由此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惨痛损失。  相似文献   

10.
姜建中 《世纪桥》2009,(13):16-18
本文根据俄罗斯公布的档案资料《联共(布)、共产画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就王明于1930年6月26日至12月17日半年时间内在上海给米夫写的九封绝密信进行述评。王明在这些信中向米夫等反映中共中央及主要领导人的问题,虽有真实的部分,但更多的是歪曲事实、诋毁他人,以达到他通过米夫、共产国际及远东局来改组中央机关,使自己上台掌握中央领导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革命史上.曾做过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巴威尔.米夫虽然没有长期使华的经历.却一直被称为“中国问题专家”。正是由于他的举荐和支持.才使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长达4年之久.并由此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惨痛损失。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关六届四中全会前后有关王明的研究,有的论述不够准确,有的存在认定错误,还有一些重要史实至今无人提及。本文依据相关档案材料,就六届四中全会召开的原因、米夫来华的时间、米夫来华后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的首次会谈、米夫操控六届四中全会的缘由以及王明在六届四中全会后操纵中央领导权的过程等一些史实进行了考证和辨析。  相似文献   

13.
孙国林 《党史博采》2011,(9):39-41,50
米夫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共的最后一位代表。之后。共产国际鉴于派代表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就改为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这种形式指导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4.
胡晓会 《世纪桥》2010,(21):17-18
1921至1935年是中共成立并逐渐发展的阶段,对早期中共对外政策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这一时期的中外关系。本文试图分析早期中共对外政策的三个特点:首先,在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中,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并服从于世界革命;其次,在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中,以阶级利益标准处理中外关系,并且将阶级利益凌驾于民族利益之上;最后,在处理中苏矛盾时,中共对苏联政策具有苏联利益中心倾向。  相似文献   

15.
高中华 《湘潮》2010,(7):16-18
<正>20世纪20年代末,米夫、王明等人在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宗派活动,破坏了中国共产党的内部团结。邓中夏与瞿秋白一起与米夫、王明等人开展了长期的斗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共历史上,王明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面目出现的教条主义者,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夺取了最高领导权,上台伊始,他就对毛泽东等持不同意见者“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给中国革命造成重大损失。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逐渐走上中共领导  相似文献   

17.
文庠 《党史纵览》2002,(4):34-37
王明,原名陈绍禹,字露清。1904年4月9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 见过王明的人,都说王明很聪明。90高龄的师哲谈起王明,毫无隐晦地说:“王明确有聪明的一面,学习成绩好,掌握俄文很快。”的确,王明正是凭借自己的“聪明伶俐”,由一个从山区走出来的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学生,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很快得到校长、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的青睐。1931年1月,在已来到中国的米夫的全力支持下,他又通过中  相似文献   

1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内曾先后发生过三次“左”倾错误,尤其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这些错误的产生、发展及其结束,都同共产国际有着密切和直接的联系。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特别与王明“左”倾错误的关系,是党史研究中不可遗缺的重大课题,对拓宽研究领域和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是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在大革命时期为国共党内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维经斯基作为共产国际驻中共代表,在中国革命的早期先后6次来华,与中共关系密切。在国共党内合作问题上,瞿秋白与维经斯基既有共同的观点,也存在意见分歧。探讨两人在国共党内合作立场上的分合,有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大革命。  相似文献   

20.
30年代初,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王明在米夫的支持下一跃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此,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路线在党中央开始长达四年的统治,其结果是中央红军被迫开始了漫漫长征。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逐渐成为中共领导层的核心和领袖,而走下权力巅峰的王明则去苏联,在共产国际任职。抗日战争初期,王明回国。他以共产国际自居,目空一切,独断专行,颐指气使,企图夺取中央最高领导权。毛泽东同王明的错误观点和路线进行坚决的斗争,排除了王明机会主义对权力的挑战。党的七大最终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