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馨文 《党史文汇》2017,(12):47-49
正在中国公安保卫和锄奸反特史上,杨奇清智勇双全、思维敏捷,极具传奇,被誉为"一代神探"。他参加过长征,历任红三军团保卫局执行部长、红十五军团保卫局局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锄奸部部长、中共中央北方局社会部部长、国务院公安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直接领导和参与了许多大案要案的破获工作,屡立奇功,在抗战中也留下不少传奇事迹。暗渡陈仓,粉碎"骷髅"刺杀行动"骷髅"对常人即是死亡、地狱、恐怖、黑暗的代名词。1937年8月它却是一个身在军统、暗自为日军效命的  相似文献   

2.
正杨奇清1928年参加革命,1933年开始从事保卫工作,曾任红三军团保卫局执行部长、侦察部长,后任红十五军团保卫局局长、八路军总部保卫局局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锄奸部长、北方局社会部部长、晋冀鲁豫中央局社会部部长等职,建国后长期担任公安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奇清一生跌宕起伏,极具传奇与神秘色彩。他是战争年代我党隐蔽战线的重要领导人,参与了历史上诸多重要案件的侦破与重大  相似文献   

3.
杨奇清断案     
杨奇清断案凌辉抗日民主政府的县长不明不白死于非命;几十名干部因受牵连身陷囹圄。事发突然,扑朔迷离。是敌特破坏?是内奸作祟?还是另有原因?这件几十条人命的大案摆在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锄奸部长杨奇清面前。请看──案情紧急,锄奸部长赶赴襄阳1943年6月的一天...  相似文献   

4.
沈晓峰 《党史纵览》2006,(10):28-34
欧阳毅,湖南宜章人,1910年出生。1926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南起义和井冈山斗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军委秘书、中华苏维埃国家政治保卫局秘书长,红五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参加了一至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后任红四方面军保卫局秘书长、总指挥部一局局长、西路军总指挥部第五局局长、保卫局侦察部部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秘书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锄奸部副部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保卫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当笔者和欧阳毅聊起长征时,老人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相似文献   

5.
北平和平解放了。但国民党反动派在这座古城里埋伏了一批又一批特务,他们隐蔽在百万市民之中,阴谋暴动,伺机反扑。面对严峻的形势,时任华北局社会部部长的杨奇清率社会部全体工作人员进驻北平,在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的领导下,以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名义开展工作。出生于湖南平江的杨奇清,从红军时期起,长期从事党的保卫、情报。锄奸工作,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开展对敌斗争,培养了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积累了丰富的侦破经验,也掌握了大量的敌特活动情况。进入北平后,他在积极参与组建北平市公安机关和中央领导机关警卫机构的同时,特…  相似文献   

6.
凌江 《湘潮》2006,(10):30-31
1934年10月,时任红三军团保卫局执行部长的杨奇清,参加了长征。翌年6月,中央红军和张国焘率领的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小金)会师。26日,党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红军继续北上,建立川陕根据地。张国焘自恃四方面军人多枪好,向党中央争权。他故意夸大向北发展的困难,主张  相似文献   

7.
刺客现身 公安部政治保卫局侦查处处长李国祥和四位队长正在分析案情时,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忽然送来了一条刚刚来自台湾的绝密情报:毛人风派往北平执行行刺使命的刺客名叫崔铎。  相似文献   

8.
正百岁将军裴周玉,自15岁参加秋收起义、18岁参加红军,历经三次"反围剿"、爬雪山、过草地、抗日战争、平津战役与抗美援朝战争,戎马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还与刘志丹共同战斗了四个月——1913年1月4日,裴周玉出生于湖南平江县龙门镇枫树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28年参加龙门秋收起义,1930年参加红军。参加过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斗。1932年7月,任红三军团保卫局检查科科长。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历任红二十八军特派员,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锄奸科科长、师政治部锄奸部代理部长等职。随后,他带领工作队在汾阳扩兵,参与指挥击退日军的进攻,护送上万人次大  相似文献   

9.
杨奇清(1911—1978),湖南平江人,曾任新中国政务院公安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公安部副部长,中央保密委员会委员等职。杨奇清一生命运跌宕起伏,极具传奇色彩。他曾深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领导人的器重,却不被一般群众了解熟知;经由他亲手处理的大案、大事件件惊天动地,但他始终居于幕后;他屡建奇功,令国内外敌人、间谍、特务闻风丧胆。新中国成立后的许多要案,  相似文献   

10.
许良廷 《党史文汇》2002,(12):11-16
李克农,1899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市.1926年12月,经杨士彬、余昌炯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他奉党组织的命令打人芜湖青帮组织内,开始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的生涯,成为一名"红色特工".1928年春到上海党中央担任保卫工作和情报工作.1931年转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一方面军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抗战期间,先后担任八路军、新四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等职.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后,又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中央情报委员会书记、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等重要领导职务,1962年2月9日在北京病逝.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86,(6)
军号嗒嗒,战马嘶吼,我八路军雄赳赳,气昂昂,整装待发,准备东渡黄河,挺进华北,开赴抗日前线。为了确保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首长的安全,中央决定,任命杨奇清为前总保卫部部长,率先遣队为总部打前站。这天,身材魁梧的彭德怀副总司令把杨奇清找了去,仔细打量了他一番,高兴地拍  相似文献   

12.
广州,新上任的公安部长紧急部署1952年4月的一天。广州。中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礼堂。新到任的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中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党组书记、部长杨奇清,身着灰布衣服,风尘仆仆地与中南地区各省市公安厅和局机关负责干部一一握手见面。在热烈的掌声中,他微...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 李克农(1899-1962) ,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17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下于上海从事秘密工作.1931年冬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1934年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抗战胜利后,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秘书长.后主持中共中央社会部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情报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4.
《党员干部之友》2010,(10):45-45
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人。1937年参加鲁东抗日游击队,同年转入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分队长、宣传员,第八支秋连副指导员,山东纵队一支队连指导员,新四军陇海南进支队政治部锄奸科科长,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览》2006,(10):51-55
上将级1、李克农(1899——1962)巢湖人,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赴中央苏区,随红一方面军长征,曾任红军第一方面军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央调查部部长等职。2、洪学智(1913——)金寨人,1930年参加红军,随  相似文献   

16.
蛛丝马迹1950年初,毛泽东主席准备访问苏联,与斯大林举行两国首脑会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主席临行前,国民党保密局北平潜伏电台用密电码向台北急报.我军委某部监听台收到这个电报,准确破译出其内容,及时向毛主席作了报告.毛主席指示公安部要迅速侦破,在他回国前要镇压这些反革命.公安部长罗瑞卿正在疗养,副部长兼政治保卫局局长杨奇清亲自挂帅,组织公安部和北京市公安局的同志全力侦破此案.  相似文献   

17.
<正>杨奇清,中国隐蔽战线的领导人、公安保卫事业奠基人,开国首任公安部副部长。接受专访时,杨家后人时而自豪、时而欣慰、时而滔滔而谈、时而沉默不语、时而潸然泪下。在杨家后人眼里,父亲杨奇清一生性格爽朗,思想开阔,襟怀坦白,但他更谨言慎行,处处低调。"他从来不觊觎更高的权力地位,习惯于极致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在组织战略的部署中,兢兢业业地工作。"有人说,杨奇清是"共和国卫士"、"超级盾牌",还有人称他为"擒特猎手"。但  相似文献   

18.
李克农(1899—1962),安徽巢县人。红军时期,曾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中央联络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解放后,任国务院外交部副部长,军委情报部部长,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我党我军长期从事情报工作的杰出领导人。 西安事变期间,为促成东北军走上联共抗日的道路,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尽  相似文献   

19.
熊德明(.——1934):醴陵人。1929年入党。曾任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1934年冬于四川秀山牺牲。游瑞轩(1901——1934):澧州人。1929年入党。曾任红四军第四纵队参谋长,闽西新十二军师长、军长,福建省军事部部长,福建军区参谋长等职。1934年冬牺牲。易荡平( ——1934):浏阳人。1927年入党。曾任红五军团十三军三十九师  相似文献   

20.
吴溉之轶事     
凌辉 《湘潮》2007,(12)
吴溉之(1898-1968),平江县爽口乡郊源村人,1924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25年入黄埔军校,随后参加北伐和南昌起义,历任红五军纵队长、红三军团组织部长、中共中央局秘书长、八路军总政组织部长兼军法处长、军委锄奸部长、通化省委书记、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副院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