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成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左翼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伟大的功绩。它为中国革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领导左翼文化运动这支新的生力军的,正是曾任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瞿秋白。 瞿秋白是以特殊身份,特殊关系,对左联做出了特殊贡献而享誉中国现代文坛的。他不是受中共党组织派遣,而是依靠自身扎实的文化功底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获得左联盟员的尊重成为领导。他在被王明“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排挤出中央政治局后去到上海,恰逢左翼文化运动举步惟艰。出于对革命的投入,对文学的眷恋,对文化扯不断的缕缕情丝,他通过冯雪峰、茅盾结识鲁迅后,积极参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九三○年夏天,在福建省莆田第十初级中学毕业后,由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国青年反帝大同盟”介绍,到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的。我到上海不几天,就被转到党的另一个外围组织即“革命互济会”。此后的三、四个月每逢节假日就参加“飞行集会”活动。平时则来到沪西的申新纱厂和工人拉家常,交朋友,鼓动工人群众起来反帝、反殖、反封建。一九三○年深秋,组织上调我到党中央直属的半公  相似文献   

3.
雅菲 《奋斗》2006,(5):64-64
1920年秋,瞿秋白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赴苏俄考察,自北京抵达哈尔滨后.由于通往赤塔的火车被谢米诺夫白匪破坏.瞿秋白与同行的两位记者在哈尔滨住了50天,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对哈尔滨进行了考察,著名的报告文学《饿乡纪行》的前几章,就是在哈尔滨完成的,他在这本书中说,他在哈尔滨首先“得到共产主义空气”。  相似文献   

4.
正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并且于八七会议后至中共六大时、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后至六届四中全会时,两度出任中共最高领导人(中央政治局常委、实际负责人)。由于历史的种种误会,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多里所经历的、调离上海与留守苏区乃至英勇就义的过程,就因此弄得面目不清、是非颠倒。他的境遇、经历往往被人误读乃至曲解。本文意在通过史实说话,还原事情的真相。  相似文献   

5.
晓农 《党史博采》2004,(8):19-23
△秘密交通线的辟设 隐设于十里洋场白区上海的我党中央,向来重视与各个苏区的联系,旨在派员前往,加强对红色区域的领导。1930年10月,即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开过不久,中共中央成立了交通局,将原军委交通总站与中央机关外交科合并为交通局,调来地下工作经验丰富、精明能干的吴德峰任局长,直属于中央政治局。其任务是打通上海与各个苏区的交通线,辟设通往这些地方的层层护送的秘密交通线,以保证中央的干部能够顺利派遣到那儿去。 地连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系全国规模最大,红军力量最强的红色割据区域,自然是党中央最需要辟设交通线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6.
1933年9月30日,一个由中共江苏省委和左联直接参与组织的国际性会议在上海秘密举行。会议的全称为“远东泛大平洋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大会”。在当时白色恐怖的上海,能够胜利举行这样的反战会议,实在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7.
“四人帮”被拘捕后,上海的“四人帮”余党企图发动武装暴乱。于是,清除“四人帮”余孽,解除上海的“第二武装”,并进而稳定全国,成为党中央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的头等大事。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委常委的海军上将苏振华临危受命,带领一班人去了上海。  相似文献   

8.
正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八七会议后,他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时年28岁。1935年6月,他慷慨就义,年仅36岁。他的一生短暂而伟大,尽管蒙受不公正待遇,但忍辱负重,怀揣信仰,奋斗终生。如他在《多余的话》中所说:"我的思路已经在青年时期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初步,无从改变。"孑然一身到北京瞿秋白出生在江苏常州一个士大夫家庭。祖父是晚清的奉政大夫,由于过早离世,家道败  相似文献   

9.
<正>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34年2月,他从上海辗转来到瑞金,正式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会委员、教育人民委员部部长,兼管红色中华通讯社、艺术局。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在发展教育事业、主编《红色中华》、繁荣戏剧创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支援了残酷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0.
11.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建设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曾在早期写了大量短评、新闻报道和散文,以《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为代表,是我国最早介绍苏俄实况的作品;后期(1931年年初至193...  相似文献   

12.
瞿秋自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的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一九三五年六月十八日,他在福建省长汀县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三十六岁。对瞿秋白同志革命的一生,党中央早已作出公正的评价。但“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康生一伙,无中生有地捏造“叛徒”的罪名,挑动一些人砸碑掘墓,给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烈士瞿秋自同志抹黑。对江青之流的倒行逆施,广大人民群众无不义愤填膺,切齿痛恨。“四人帮”被粉碎后,党中央于  相似文献   

13.
14.
1933年底,瞿秋白同志在上海与鲁迅先生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时,一次他给鲁迅和茅盾写的信中署名“犬耕”。鲁迅和茅盾不解其意,他说:我搞政治,好比使犬耕田,力不胜任的。他进而解释道:这并不是说我不做共产党员,我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始终如一的,我做个中  相似文献   

15.
瞿秋白烈士就义的时间是1935年6月18日,地点在长汀县酉门外的罗汉岭。 事隔15年后,1950年,中共中央老区访问团不远千里来订,访问团团长谢觉哉对瞿秋白烈士的遗骸极为关注,曾亲自到瞿秋白就义地罗汉岭视察了  相似文献   

16.
<正>瞿秋白和鲁迅在革命和文学的事业中,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上世纪30年代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瞿秋白曾先后三次避难于鲁迅家,遂成史传佳话。  相似文献   

17.
在革命老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的长汀县,在青松满山的罗汉岭上耸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陆定一题写的“瞿秋白烈士纪念碑”7个大字。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们“重走长征路”活动的队伍第一站就来到这里,瞻仰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缅怀瞿秋白烈士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8.
报人瞿秋白     
张家康 《世纪风采》2014,(10):15-19
瞿秋白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曾有过一段不平凡的办刊生涯。五四运动时,他因呼唤民主而编辑《新社会》,后又为《晨报》特派记者,前往莫斯科,并缘此而走上马克思主义者的求索之路。回国后,他义为中国共产党编辑了许多报刊。他青春年华的精力、智慧、才气,都无私地奉献于此,这些报刊是他绚丽灿烂人生的最具典型的实证。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轶事     
瞿秋白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仕宦书香之家。秋白幼年即乖巧聪明,四五岁时,母亲口授其易于背诵的诗词。入学后,秋白读书刻苦用功,成绩每名列前茅。11岁那年,小学尚未毕业的秋白,以优异成绩考进常州府中学(今常州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25岁那年,爱上了一位充满朝气而又聪慧善良的女子。这个女子却回避他,悄悄地返回家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