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     
东城区委"一把手素质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全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区属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两年中进行了四个单元20个专题的研修,"提前自学、脱产培训、专题研讨,集中交流"的研修使参加培训的"一把手"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更新了观念,转变了思维模式,全面提高了领导素质。  相似文献   

2.
由湖北省教育厅和法国国民教育部、法国洛林大区组织、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等七家单位联合开展的中法湖北职业教育培训项目于2003年启动,该项目旨在培训湖北省各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同时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培训部分员工,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五期,有近200名湖北职教教师参加了培训。这一职教教师培训方式,是中法两国开展政企合作、培养通用专业人才的首次尝试,探索了中外政府、教育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职教师资培训的新机制,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先进的职教资源,建立了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培训的新模式。本文结合这一合作项目的成功经验,谈一谈对高职教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党校在县委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阵地建设,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基础设施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需要不适应、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干训工作对师资力量的要求不适应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创新一加强”的解决办法:创新投入体制,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创新师资培训体制,建立师资培训长效机制;创新绩效考核制度,引入评估体系,加强评估监督;加强党校系统建设,发挥系统优势。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如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取得新的突破,成为职教精英共同面对的一大课题。必须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如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取得新的突破,成为职教精英共同面对的一大课题.必须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曹少科在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习的第三个年头,早出晚归参与创新项目、参加专业竞赛、参加各类创新创业交流培训……和其他正在努力拼搏的青年一样,他在求知创新路上勤学善思、不懈拼搏、逐梦前行。进入大学后,曹少科主动找到老师寻找参与创新项目的机会,对科研和创新表现出极高的热情,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师请教。有了基础后,他开始尝试自己做项目负责人,吸引其他同学加入自己的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7.
邓晓燕 《世纪桥》2008,(7):98-99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如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取得新的突破。成为职教精英共同面对的一大课题。必须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4,(5):24-25
<正>2014年2月26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和措施,指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一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人事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06,(5):F0002-F0002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是江苏省唯一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省属本科师范院校,是江苏省职教师资培养基地、职教师资和管理干部培训中心、职教科研和信息中心。学院1999年被教育部列为首批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2001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相似文献   

10.
张宇  刘鲍  宋阳 《山西青年》2022,(1):95-97
国家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为战略新兴专业.但是由于办学时间短,创新人才培养尚缺乏成熟的经验.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结合东北电力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出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共性问题,研究并探索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导师制新模式""创...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6,(4)
正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围绕创新基层讲堂建设,着力解决"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推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发展。解决好"谁来讲"的问题,既有"官言论",更有"民表达"。基层讲堂的受众主要是广大群众,要通过群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传递政策理论信息,才能让群众乐意听、听得懂。为此,通辽市注重创新组织模式,整合优势资源,着重培养宣讲员队伍。为培养"复合型"高端宣讲员,整合市委党校、讲师团和内蒙古民族大学的专业人员力量,依  相似文献   

12.
正贵阳市"精准推进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促进就业脱贫工作方案"明确:要"发挥好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吸引省外优质培训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布局、多种层次的培训体系,形式多样地开展就业技能、农村实用人才、民族特色手工艺、技能教育、扫盲等技能培训"。这一政策出台为职业教育助力贵阳市扶贫攻坚的着力点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一、职业教育助力扶贫攻坚的优势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云南交通技师学院是云南省最早创建的技工院校之一,建院60年来,学院共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10万余人,成为我省交通运输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云南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注重技能培训体现以用为本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该院有一条深入人心的办学理念,即"进校就是进厂,实训就是上班"。学院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开办了汽车驾驶培训、汽车维修与销售、职业技能培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东西部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旅游专业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完善的优势,按照上级安排,对口帮扶西藏阿里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采取"送出去+走进来"的培训模式,将"输血"型援藏和"造血"型援藏有机结合,为增进民族团结与进步,加强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藏族地区脱贫攻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季云姝 《世纪桥》2009,(17):76-77
在高等院校队伍里的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困扰各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因素,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显得尤其突出。“双师型”师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张扬高职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关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高职院校要以人为本,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计划,改善师资结构,而高职教师本身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参加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16.
教育扶贫是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主要路径,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广西师范学院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优势资源,精准扶助贫困大学生成才,实施陪伴式乡村教师精准扶贫式混合培训,精准推进农村扶贫创业工作,形成了"师范教育为贫困地区培养优秀师资""继续教育抓好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职业教育培养农村致富能手"三位一体的教育精准扶贫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上述实践,总结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有效策略,可以为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参与集中连片区的脱贫工作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潘丽娅 《求贤》2022,(9):38-39
<正>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而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职教老师的努力与坚守。天津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晶华就是这样一位奋斗在职业教育一线的职教老师。多年来,李晶华坚守三尺讲台和管理一线,攻坚克难屡创佳绩,用满腔热忱帮助并带领学生和天津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师团队不断成长,在职教岗位上创造出了耀眼的佳绩。  相似文献   

18.
当前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正积极探索向应用型学校转变的路径。加强应用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仅取决于其鲜明的办学定位,也是提升其内涵建设水平的必然要求。应用型高校独特的资源、师资、专业优势,使其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抓好应用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必须创新教育理念、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联动机制、强化实践活动以及大力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云姝 《世纪桥》2009,(18):76-77
在高等院校队伍里的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困扰各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因素,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显得尤其突出。“双师型”师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张扬高职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关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高职院校要以人为本,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计划,改善师资结构,而高职教师本身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参加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20.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修正传统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偏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应用型人才成长通道.本文将"岗赛证"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实施下,提出工程造价专业应以工程师为培养目标,提升"双师"专业核心技能、完善实验实训条件等,创新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