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胡琏(1907-1977),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他因出众的指挥才能而深受蒋介石器重,被称为"常胜将军"。与同僚们相比,胡琏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要略高一筹。关注胡琏生平的人们都普遍认为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却比黄百韬多。他麾下的十八军,是国民党的5大王牌部队  相似文献   

2.
<正>胡琏屡屡派兵窜犯六鳌半岛,位于福建漳浦县旧镇东南,半岛地形狭长,三面临海,是闽南沿海一个突出而重要的前哨阵地,也是国民党军和海匪武装向福建内地窜犯袭扰的一个重要方向。从1950年夏起,国民党军金门防卫部司令长官兼"福建反共救国军"总指挥胡琏,先后多次派遣"国军"和海匪由六鳌半岛登陆内窜。其中主要有:4月23日,匪首陈金柱率匪徒30余人在漳浦六鳌乡登陆;5月3日,以原国民党漳  相似文献   

3.
<正>美蒋密谋袭占东山新中国成立后,被逐出大陆的蒋介石集团始终不甘心失败,日夜做着"反攻复国"的迷梦。1953年初的一天,蒋介石的办公桌上摆上了一份来自国民党金门防卫司令部的密电,内称:准备用一个加强师进攻平潭岛,并以此为桥头堡,展开对大陆的反攻。密电还说,美国"西方公司"热切希望实施此次反攻计划,许诺事成之后,给金门驻军一笔丰厚的报酬。这份密电是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发出的。胡琏曾任国民党王牌  相似文献   

4.
平远县差干战斗,是我闽粤赣边纵队截击胡琏兵团窜粤第一仗。根据梅州地委1949年6月7日关于“十大任务”的部署,边纵第一支队第8团于6月中旬驻在平远县城(即仁居城)。6月下旬,发现谢海筹、谢拱成匪部在差干一带进行反革命破坏活动。第一支队第8团及时派出以幸排长领导一个班驻守差干炮楼,以阻击胡琏兵团审入平远境内。7月2日上午,幸排长从群众中得悉:7月1日在差干乡上坊村,谢拱成引带胡琏兵团一部对塘背包围了一个整夜,打死打伤群众杨六妹等人。还发现身穿黑衣、身藏手榴弹的生疏人,自称是所谓“林彪部下的南下大军…  相似文献   

5.
2008年8月24日,伟大的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中国运动员、中国志愿者、中国奥组委、全中国的同胞们,同心同德,共襄盛举,共同实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百年夙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  相似文献   

6.
中原突围,使我亲身感受到周恩来同志的伟大精神。1946年1月,蒋介石一面签订北平停战协定,让集结在中原地区的李先念、王震和王树声三支部队向华北根据地转移;一面不断地调集他的部队对李、王、王实行包围。  相似文献   

7.
<正>曾经风行一时的电视剧《亮剑》强烈地震撼了国人的心,《亮剑》的感人之处在于让革命英雄的真实形象显现在荧屏上,主角李云龙敢打敢拼,打起仗来不要命,就像一个"疯子"。在李云龙的身上,有很多革命英雄的影子,而最主要的原型,就是"王疯子"王近山。  相似文献   

8.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蠢蠢欲动,企图借此机会反攻大陆,他们利用金门岛屿对大陆连续不断地进行骚扰。1953年春节,国民党金门防卫司令胡琏,向蒋介石呈交了一份秘密报告,建议利用伞兵空降到福建泉州附近的洛阳桥,配合两栖登陆部队进攻崇武镇,展开对大陆的反攻。蒋介石考虑到洛阳桥三面受敌,难于偷袭,便改为攻击位于福建省与广东省交界的东山岛。该岛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8.3万,地方偏僻,只有我军一个公安团守备,没有永久性防御工事。胡琏受命  相似文献   

9.
正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由宋人编写,国姓"赵"自然排在第一位。可是"钱"姓为何列居第二呢?正是因为他——钱镠(谥号武肃王)。钱镠开创吴越小国,祖孙五代为钱王,繁荣了江南,归顺了中原,和平并入宋朝版图,为宋朝官民称道。宋代以来,出现了上千位钱姓名士。宋初甚至出现了钱氏文人群。  相似文献   

10.
<正>在经历了传统媒体时代的"渠道为王"、网络时代的"技术为王"、自媒体时代的"关系为王"的种种"修正"之后,融媒体的发展迎来了重提"内容为王"的时代。肇始于世纪初学界引进的一个概念,"媒体融合"如今在中国风生水起并且开花结果,成为标志当代中国媒体转型与改革的一个里程碑。这一巨大的媒体变革,不是"西风东渐"的自然结果,而是源于中国社会发展和媒体格局调整的实际需要。盘点我国的媒体融合进程,经历了2014  相似文献   

11.
要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0,(23):11-11
<正>《求是》2010年第23期如何应对"十二五"的国际环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在本期《求是》杂志上撰文对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国际环境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既有机遇也有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卢中原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述。一、客观分析我们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师二中王为玲老师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仔细一看,除了王老师一家三口外,中间还有一个是维吾尔族小巴郎,这个小巴郎叫阿不都拉,是王老师所带班级的学生,他亲切地称王老师为"王妈妈"。结识一个"特殊孩子"两年前,阿不都拉从其他学校转入王老师所带班级,汉语基础差,交流、学习都存在很大困难,作业不按时交,上课迟到,不穿校服、不戴胸卡,手上、脸上总是黑乎乎的,家长打电话也打不通。自2015年11月,一  相似文献   

13.
正在将星璀璨的共和国开国将领里,曾绍山是一位战功卓越、彪炳史册的猛将,在第二野战军时他曾一度与被誉为"王疯子"的虎将王近山齐名。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他先后任红四军第十师司令部侦察参谋,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参谋长、一二九师新编第十旅副旅长兼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  相似文献   

14.
1953年7月16日,梦想反攻大陆的蒋介石,委派他的得意门生胡琏统领陆海空三军共计1.3万兵马,对福建省境内的东山岛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胡琏是黄埔四期学生.中将军衔,因追随蒋介石反共反人民有功,被任命为金门防卫司令官兼福建反共救国军司令。胡琏受命后,对偷袭东山岛作了周密部署.并狂妄地声言要“以共制共”,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对驻守东山岛的解放军穿插包围后,各个击破。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的叶飞,对蒋介石妄图反攻大陆的举动,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为f准确及时迅速地掌握情报.叶飞在金门岛对面的云顶…  相似文献   

15.
<正>在五常市,提起王国超,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是旅游局副局长,但说起"王帮办",却几乎家喻户晓。过去10年里,王国超的工作多次变动,但始终未变的一个头衔是"五常义工联合会会长",他在公益论坛上的网名就叫"王帮办"。10年间,这个起初立足于服务社区居民的小分队,团队规模、服务半径日益扩大,现在成员已达2400人,组织公益活动600余次,累计募捐资金超过500万元。  相似文献   

16.
<正>厦门解放后,兵团命令我带二十九军八十五师的二五三团和八十七师的二五九团,配属二十八军首长统一指挥,参加解放金门战斗。当时金门守敌兵力较多,敌胡琏兵团又从广东汕头乘船转到金门增援。而我军渡海船只不足,只  相似文献   

17.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原经济区就从构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的目标要求,突出科学发展、"三化"协调、载体建设、改革开放、改善民生、服务大局等六项原则,着力建设十大支撑体系,勇于创新、持续运作,力争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国内外已有区域性规划的成败得失,善于取他人之长,走好捷径;适时明确中原经济区所涵盖的范围,筹建相关的合作论坛或组织;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加速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在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上树立样板;及早对中原经济区的产业布局进行系统规划和整合;加快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将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富民强省有机地结合起来,细化为具体项目.  相似文献   

18.
调色板     
正小小说习惯□蒋先平王局长年过五旬,单位的人都知道他有两个习惯。一个习惯是晨跑。每天早上五点,王局长准时起床,穿上运动服下楼跑步,寒冬酷暑,风雨无阻。王局长跑步的路线是从家出发,途经单位办公楼,到达公园后围着人工湖跑十圈再原路返回,到家正好六点半。另一个习惯是上下班必须坐专车。每天晨跑之后回家吃过早饭,王局长便坐在沙发上,边看新闻,边等专车来接。当楼下传来"嘀嘀"的喇叭声,王局长便夹上公文包,不紧不慢地走下楼。司机打开车门,王局长猫腰坐进车内。下班时,司机早已备好车  相似文献   

19.
"少林文化"是中原文化的表现形态之一。"少林文化"对中原文化的传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收了儒家思想的"仁爱"、刚健等观念;二是吸收了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刚柔并济等观念;三是吸收了禅宗的"顿悟"等观念。但是,"少林文化"不仅仅以其兼容并包的方式传承着中原文化,同时又创新了中原文化,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少林文化"大产业链,这也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涵。这既体现了"少林文化"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面,也体现了其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正>中原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古以来乃兵家必争之地。朱德曾说过:"自古谁得中原,谁可得天下。取得东北、华北再取得中原,就得到了全中国。"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中原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曾在此三次建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