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1月初,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接近尾声。10日,是围歼国民党军杜聿明集团的最后一天。这天中午12时,我华东野战军某部骑兵部队正驰向永城西南会亭集一带接防,忽然听到吴集西北传来既不像飞机又不像汽车的马达轰鸣声。部队刚派出侦察马队,当地老百姓就跑来报告情况,说:“有几个印着青天白日的铁疙瘩怪物向那边跑了,看不见有腿,跑得却挺快!”营教导员立即集合部队,说:“可能是敌人的坦克装甲部队在突围逃窜,我们一定要把它堵截住!”战士们一阵旋风似的翻身上马,循着马达的轰鸣声追了上去。老百姓所说的“铁疙瘩怪物”果然是敌人的坦克车。解放军骑兵很快就追上了逃窜在后面的一辆坦克。骑士们跳下马背,举着手榴弹就向坦克上攀登,坦克内的敌人被我骑兵的英勇行动吓呆了,顶盖还未打开,就从了望孔里伸出一块白布,高声呼叫:“别  相似文献   

2.
1951年元月20日,我所在的450团三营七连正据守汉江南岸杨智里235高地。清晨敌炮兵开始对我七连阵地进行炮击,敌机在我前沿阵地狂轰滥炸,投掷汽油弹,阵地顿时一片火海,气浪扑人……。七连勇士们在敌人停止炮击后,用机枪、步枪、手榴弹同300多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战斗,经过激烈战斗,敌人丢下尸体和枪支迅速退回原地。随后七连战士们积极  相似文献   

3.
张伟 《党建文汇》2011,(6):41-4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作为战争武器,被各参战国广泛投入使用。当时,飞机的作战手段还比较原始,空中轰炸一般就是飞行员从空中向敌人的阵地上投掷手榴弹或者迫击炮弹,不同交战国之间的飞行员在空中进行空战时,往往也就是拔出手枪或者借助安放在飞机侧面的机枪互相射击。但就在这个过程中,战斗机诞生了。  相似文献   

4.
打退敌人的“秋季攻势” 我志愿军在一线的6个军(六十四、四十七、四十二、二十六、六十七、六十八)中,有4个军的阵地遭到敌人9个师的攻击。敌人最先行动的是美军第三师的两个团,在100多门火炮和60多辆坦克的配合下,向我志愿军第四十七军阵地夜月山、天德山至大马里地段猛攻。防守夜月山的我军一个连,在我军炮火支援下与敌激战一天,工事被敌炮火全部摧毁,坚守主峰的一个排全部牺牲,  相似文献   

5.
华北战场上国共联合 抗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 1937年10月12日,日军板垣第5师团及东条察哈尔兵团之混成第15旅团等部3万余人,向我忻口正面前沿阵地猛烈进攻.国民党守军与敌激战,由此打响忻口战役.进攻忻口的敌人在飞机、坦克掩护下,以"立体战"的密集火网向中国军队阵地无数次地集团冲锋,都被中国守军打退.15日争夺204高地的战斗最为激烈,24小时内双方易手13次,中国守军6失7得,阵地依然在手.  相似文献   

6.
我军截断敌人退路的消息震动了整个西线美军,徘徊于军隅里、价川一线的美2师、24师、25师蹦及伪1师、英27旅等全部陷入了我军包围之中。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急令美骑1师5团火速赶往三所里夺路前行。命令德川以北所有部队向三所里靠拢。三所里立刻变成炽热的战场。敌人在空炮火力和坦克支援下,向我阻击阵地发起了一次次猛烈进攻,但都被我军顽强击退。不久,顺川方向又发现有大批敌军向三所里开来,企图接应由北向南突围之敌,  相似文献   

7.
梁柱 《党史文汇》2003,(7):44-47
陈庚新无奈火烧杨家窑护路警怕死被俘陇海路 弯弯的月亮照着史家滩西南坡上的羊肠小道.北沙团借着月光,翻沟越岭绕过磁钟镇敌人的警察局.当1连进到杨家窑村口时,忽然村门楼上有敌人问口令,尖兵班长张典旺立即扔颗手榴弹至城门楼上,尖兵们在爆炸的烟雾中冲进村子,敌人扭头向村东头跑,北沙率部在后面紧追.  相似文献   

8.
“山坡上,山谷里,到处都是敌人,就像数不清的狼群,向我大面山阵地扑来。师指挥所离前沿阵地只有200米,敌人的一举一动,不用望远镜就能看清楚。等敌人攻到我前沿阵地时,我命令火力展开,敌人纷纷倒下。但后面的敌人还是往上拥,冲到我阵地盖沟。这时,战士们一个个从工事  相似文献   

9.
1935年9月17日,红四团向天险腊子口进发。下午4时,先头一营与守敌接上了火。我和团长黄开湘策马急驰到腊子口时,一营正和敌人打得不可开交。由于是白天,加上周围都是石山,我们无法隐蔽,被敌人的机枪火力和那下冰雹似的手榴弹挡了回来。  相似文献   

10.
正1950年11月25日晚,抗美援朝第二战役全面打响。其中,志愿军第38军是第一线迂回部队之一,其下辖的112师、113师,成功地迂回穿插到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和北堂站等地,切断了敌人的后路。随后,向南溃逃之敌为了打开生路,拼命向112师扑来;前来接应的敌军,也疯狂杀向112师。面对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的美军,112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激战中,由112师335团1营3连扼守的松骨峰是敌人争夺的要点。美军集中了32架飞机、18辆坦克、几十门榴弹炮和千余步兵向该阵地发起猛攻。在一片火  相似文献   

11.
古琳晖 《党史博览》2012,(12):22-24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侵朝美军对金化以北五圣山上甘岭地区发动了一次自称为"最猛烈的攻势"。此役,敌人在3.7平方公里的两个山头阵地上,投入6万多兵力、300多门大口径火炮、100多辆坦克,每天出动飞机70多架次。经过40多天的激战,敌人在付出了伤亡2.5万余人的代价之后宣布:"这次攻势彻底破产了。"由此,上甘岭战役成为举世闻名的经典战例。上甘岭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兄弟部队的有力配合。被誉为"世界战争史上著称的阵地防御战"的西方山阵地防御战,同上甘岭战役一样,打得壮烈精彩。原第十五军参谋长张蕴钰曾对参战官兵说:"你们西方山打得很好!因上甘岭的出名而把你们给掩盖了。"  相似文献   

12.
原籍辽宁大石桥市虎庄镇王家庄的王亢将军,抗战期间任平北军分区十团一营营长时,被誉为“角斗士”、“无敌营长”.194O年5月21日深夜,十团在南口突破封锁线,刚到昌平北山沙塘沟,敌人便从昌平、怀柔兜围过来.天刚放亮,敌人发起全面攻势,先用飞机狂轰乱炸一通之后,便黑压压地从三面冲上来,喊声震天.我军为了节省弹药,静悄悄地严阵以待.敌人大面积进入射程之内了,只见一颗颗手榴弹飞向敌群,步枪、机枪齐射,硬是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冲锋.接着,敌人或局部、或全面地发起无数次冲锋、均以扔下大片尸首为代价被打退.从凌晨打到黑夜,敌人没有占到便宜.最后一仗空前惨烈,敌人的全面冲锋刚开始,随着王亢一声大吼,一营率先,全团响应,全体将士冲出阵地,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共歼敌营长以下200多人.我军则乘着黑夜巧妙地转移了.  相似文献   

13.
正打仗玩命的肖玉璧肖玉璧,陕西省清涧县马家村人,小个子,从小给财东放马为生。1933年4月加入工农红军陕甘游击大队清涧支队。一日,为牵制国民党军队对陕南红军主力的进攻,陕甘游击大队奉命攻打佳县。不想,城内敌人在城墙上用几十挺机枪和长枪短炮,一齐向下扫射,游击大队几次攻城均遭失败,伤亡惨重。这时趴伏在地的肖玉璧突发一声喊:"火力掩护我!"说完跳出战壕,抓起四捆手榴弹便向敌城门冲去。随着四捆手榴弹的巨大爆炸声,城门被炸开。佳县城池眨眼告破。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不少抗战电影中,都经常看到八路军使用手榴弹、地雷、炸药包等打击敌人的镜头。在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武工队等抗日武装,在武器装备上虽然远远不及日军,但他们往往会扬长避短,通过广泛使用炸药来大量杀伤敌人。那么,这些炸药都是从哪儿来的呢?其实,很多炸药都是抗日军民从敌人霸占的煤矿中通过各种方式虎口夺来的。  相似文献   

15.
打仗玩命的肖玉璧 肖玉璧,陕西省清涧县马家村人,小个子,从小给财东放马为生。1933年4月加入工农红军陕甘游击大队清涧支队。一日,为牵制国民党军队对陕南红军主力的进攻,陕甘游击大队奉命攻打佳县。不想,城内敌人在城墙上用几十挺机枪和长枪短炮,一齐向下扫射,游击大队几次攻城均遭失败,伤亡惨重。这时趴伏在地的肖玉璧突发一声喊:"火力掩护我!"说完跳出战壕,抓起四捆手榴弹便向敌城门冲去。随着四捆手榴弹的巨大爆炸声,城门被炸开。佳县城池眨眼告破。  相似文献   

16.
《党建》1999,(10)
黄继光:勇堵枪眼的特级英雄1952年10月,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四号”、“五号”阵地相继被夺回,但“零号”阵地上的敌人仍集中十几挺机枪负隅顽抗。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带着战友冲向战壕。黄继光机智地把敌人的火力点炸掉了两个,但武器都用完了,身上也多处受伤,敌人的机枪仍在吐着火舌。黄继光不顾伤痛,毅然站起来,向敌人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机枪口……黄继光被授予“特级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邱少云:田纪律重于生命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为了…  相似文献   

17.
十九日晚十点钟,我们紧跟着强大的反击炮火,一口气收复了“五九七·九”高地右侧的六、五、四号三个阵地,眼看这条起伏的山腿就要被我们全部占领的时候,敌人主峰周围和零号阵地上残存的火力点突然复活了,上下交织成一片火网,向我们恶毒地飞盖过来,把我们压在主峰下面零号阵地的山脊上。这时我们的炮火已按时延伸射击了,前进的障碍必须我们自己来扫除。突击部队停下来,利用弹坑和敌人的尸体隐蔽自己。这时阵地上升起照明弹,照医得如同白昼一样。从这里我清楚地看到,距离我们五十公尺远的零号阵地前沿是两个并排的火力点,掩护着后…  相似文献   

18.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10,(11):15-19
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军史》,一幕幕壮烈的场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催人泪下。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用仅有的一颗手榴弹与8名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等等,就是这支部队造就出来的战斗英雄。《军史》中还有一段记载:1951年5月,为阻止美军第十军东援,  相似文献   

19.
《求实》1980,(4)
红四军离开井冈山才三天,湘、赣两省白军约十余团向井冈山合围攻击。经过三昼夜激战后,湘军攻破我黄洋界和八面山阵地,直逼大小五井;赣军攻破我白泥湖阵地,直逼茨坪。情况十分严重,唯有遂川方面之小行州阵地未被攻破。原前委决定红四军在敌围攻井冈山时,从外侧翼打击敌人,全无消息,为了免遭覆灭,我们便率领收容起来的六、七百  相似文献   

20.
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军史》,一幕幕壮烈的场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催人泪下。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用仅有的一颗手榴弹与8名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等等,就是这支部队造就出来的战斗英雄。《军史》中还有一段记载:1951年5月,为阻止美军第十军东援,保障我第九兵团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