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初所建之太原县城,是太原市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城中除孔庙、关帝庙等古建筑外,尚有明清至民国时期七位名人故居,即王琼府第、段故居、杨二酉宅院、马仲秋"聚文会"、胡瀛宅院、陈畏三故居、张友椿宅院。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既是对中、西方文化“和谐”观念中优秀成果的汲取与继承,也是对党执政经验的总结;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既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习惯之成为法律渊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在当代我国法律中的地位不高 ,学界对习惯之法律地位问题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首先考察了习惯之成为法律渊源的历史现状 ,并分析了其法源地位变化的成因 ,最后结合有关学说 ,对习惯成为法律的条件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本文认为 ,尽管 19世纪“法典万能主义者”曾一度否认习惯是一种法律渊源 ,但在世界法律发展史的其它时期 ,习惯一直是一种重要法律渊源 ;虽然社会政汉、经济和意识形态等是影响习惯之法源地位的重要因素 ,但习惯之成为法律渊源的根本原因在于 ,习惯具有法的内在本质特性和外部形式特征。在习惯成为法律的要件问题上 ,“确信说”、“国家说”和“综合说”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当代散文诗坛上,中原大地上成长起来的王幅明以其理论研究的贡献和创作的实绩成为具有颇高知名度的作家兼学者。本文主要对作家的创作道路、理论贡献、创作思想、创作风和艺术价值等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大历史观来审视和定义中共党史,形成了其独具理论特色的“大党史观”。习近平党史观有其内在的理论渊源、文化底蕴与现实指向。从理论渊源上看,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是其最深厚的理论基石,中共历届领导人党史观是其直接理论来源。从历史文化底蕴上看,它传承发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求真”“通变”“经世致用”的优秀史学文化。从现实指向上看,它是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大变化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的思索,是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6.
“故唐城遗址”与“唐叔虞封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太原地区的城市建筑 ,大多数人都以有2 50 0余年历史的春秋晋阳古城 (遗址在今太原市区西南 2 0公里的古城营一带 )为始 ,其实不然 ,太原地区在晋阳城之前已经筑有故唐城 ,其“城龄”起码在 40 0 0年以上。西周初期 ,成王封其弟叔虞为唐国诸侯铁定无疑 ,但唐国的地理位置却因历史文献所载不一而有太原晋阳、山西晋南两说 ,这两种不同观点形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术争论。笔者在为太原市晋源区城建局编写《晋源城建史》(暂拟书名 )时 ,也涉及到故唐城遗址和唐叔虞封地问题 ,今不避“班门弄斧”之嫌 ,谈几点不成熟看法 ,以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7.
晚明佛教丛林基于严辨老庄道家之学与金丹道教的方法立场,在当时三教同归的合流思想下,主张与老庄道家之学相融并存,而对明末道教主流道派正一道与全真道,则表现出明确的拒斥态度,视之为非主流宗教类型。面对道教指责佛教只修性不修命的批评,晚明佛教丛林基于佛教心性一元论的基本立场,特别针对全真道所主张的性命双修的丹道炼养工夫展开了思想论辩,阐述了佛教“性本论”的性命不二与道教“气本论”的性命二分之间的义理差异,进而辨析佛教明心见性与道教修身炼性之间的工夫论差异,致使晚明全真丹道趋归仙佛合宗同修共证的思想融通。晚明佛道之辨的现实效应,同时也使晚明佛教吸收道教修命传统的《功过格》形式,加以佛教化的改造,通过“唯心立命”,强调佛教心性智慧与因果信仰相结合,一并落归于现实世间的劝善教化,参与共建中国社会的道德秩序,对后世民众的佛教修行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女性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女性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受到自我实现心理预言的暗示,致使她们的创新精神逐渐被剥夺,创新能力渐渐缺失,所以要破除自我实现的预言,促使女性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