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是经济秩序正常运作的严重障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的同时,加强对经济犯罪的法律预防和控制.本文从当前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的特点入手,分析目前预防此类犯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经济犯罪法律预防和控制的初步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略论经济犯罪的对策黄震海走私、偷税抗税、假冒注册商标、贪污贿赂等等经济领域的犯罪严重地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利益,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腐蚀了国家公职人员。而且,近年来我国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数量巨大,情节恶劣。因此。认真地探讨经济犯罪的...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2,(14):29-29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举报经济犯罪的积极性,不久前公安部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发布了《公安部关于对举报经济犯罪线索进行奖励的公告》,欢迎广大群众积极检举揭发金融、财税、商贸、知识产权等领域涉及假币、洗钱、保险诈骗等各类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市场秩序和群众利益的经济犯罪行为,协助公安、司法机关及时惩处犯罪,  相似文献   

4.
走私、偷税抗税、假冒注册商标、贪污贿赂等等经济领域的犯罪严重地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利益,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腐蚀了国家公职人员。因此,认真地探讨打击、控制和预防经济犯罪的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一、立法对策要打击、控制和预防经济犯罪,就必须有比较完备的有关经济犯罪的法律。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之初,有关经济犯罪的法律存在明显的立法滞后现象,这给司法机关依法打击经济犯罪带来了困难。我国现行刑法典颁布于1979年,它植根于计划经济的基础之上.不可能包容在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经济犯罪及防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亚为 《探索》2001,(1):140-141
目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经济犯罪情况较为突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有效扼制犯罪须通过政治的、法律的和思想文化的各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中纪委二次全会以来,中原大地掀起了反腐倡廉的浪潮,一些贪污贿赂犯罪分子纷纷落马,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是,不容否认,当前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仍然相当严重,犯罪总量仍呈上升趋势。而且,随着惩腐反贪的力度不断加大,犯罪手段越来越狡诈隐蔽,表现出新的特点和动向。从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的情况看,当前贪污贿赂经济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贪污贿赂犯罪突出。1995年1至7月,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经济犯罪案件2588件。其  相似文献   

7.
当前领导干部经济犯罪的现状及对策陈临新袁保伟当前,领导干部经济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甘肃省近两年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经济犯罪要案,占全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经济犯罪案件数的比例每年骤升到7~8%。个案平均犯罪数额猛增,达二十多万元。涉案人员职级趋...  相似文献   

8.
“经济犯罪”一词最早是由英国学者希尔提出来的。1872年,希尔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预防与控制犯罪的国际会议上,以“犯罪的资本家”为题做了大会演讲,在演讲中他首次使用了“经济犯罪”一词。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经济犯罪已不断蔓延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时间不长,而且是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寻的情况下进行的探索,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更使得这一问题表现的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9.
警惕利用计算机进行经济犯罪金纪随着金融系统电子化建设迅速发展,犯罪分于利用计算机进行经济犯罪案件越来越多,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手段之一。据全国各专业银行总行监察室统计,近年来共发现利用计算机作案的经济犯罪案件100件。百万元以上的3件,十万元以上不足...  相似文献   

10.
盗窃罪与贪污罪是危害性较大并常见的经济犯罪,它们同属侵犯财产罪,两种犯罪在立案量刑中的差异在实际执法中造成的影响、后果不可忽视.本文分析了盗窃罪与贪污罪的区别点与共同点,造成两种犯罪立案量刑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两种犯罪差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减少和预防农村党员干部犯罪,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治理工作,促进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辽宁省锦州市检察机关通过查办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对农村党员干部经济犯罪进行了重点调查分析,发现五个应予关注的突出特点: 一、顶烟作案犯罪相当突出。去年中纪委相继召开的三次会议和中纪委“6·6电话会议”,提出了要加大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金融系统挪用公款案件发案率持续上升,涉及金额越来越大,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活动和金融管理活动的有序运行,也影响了银行的社会声誉。本文就金融系统挪用公款案件的特点、原因及预防作一浅探。 一、挪用公款案件的特点 挪用公款是金融系统经济犯罪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同社会其他部门的挪用公款犯罪在总  相似文献   

13.
经济犯罪,是影响党风国威的大患,是党内腐败现象的主要沉疴。党员干部经济犯罪,影响更大,危害尤甚。最近,栖霞县人民法院就本县1994来党员干部经济犯罪案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并向县委提出合理建议,以正本清源,防患于未然。 1994年,我院共审结党员干部经济犯罪案件14案14人,占经济犯罪总数的50%和41.2%;犯罪金额共计58万元,其中两万元以上的6人,两万元以下的8人,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5人,5年以下4人,缓刑4人,免刑1人。  相似文献   

14.
法网难逃     
“捞了就跑,跑了就了”。近几年国内以及某些外派机构官员腐败犯罪后为逃避打击,往往携卷巨款潜逃海外。职务犯罪嫌疑人负案外逃的增多,构成当前经济犯罪和腐败现象的新动向。海外追捕逃犯追缴赃款,也因此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行动。目前,我国已与40个国家签订了56个司法协助、引渡和移管被判人条约,为共同打击犯罪分子奠定了基础。2003年9月29日联合国发言人埃克哈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迄今已有147个国家签署《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其中批准该公约的有51个国家。根据有关规定,这项公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贪污贿赂犯罪日益成为反腐败斗争打击的重点对象,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为了更有力地打击贪污贿赂犯罪,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我们结合检察机关近年来打击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的情况,就当前我县...  相似文献   

16.
张志全 《党史纵横》2005,(12):68-68,F0003
本溪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作为本溪市公安局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运用刑事法律和侦查措施,揭露和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研究经济犯罪动态,制定预防经济犯罪对策,组织、指导、监督和协调全市各级经侦部门对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近年来,本溪经侦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民警,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主题,以党委、政府和群众关注的关系国家、集体和群众切身利益的经济犯罪案件为重点,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不断加大破案攻坚力度,充分发挥经侦部门在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中“打击…  相似文献   

17.
惩腐     
《先锋队》2013,(12):8-5
重庆一银行高管潜逃境外14年后落网 潜逃境外长达14年之久的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余国蓉在泰国被成功抓获,并被押解回国。这是我国公安机关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持续打击外逃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取得的又一重大战果。余国蓉自1989年3月至1998年10月担任重庆某银行支行行长期间,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违法发放贷款和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等犯罪,涉案金额达28亿元。  相似文献   

18.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2,(27):54-55
民生领域渎职侵权犯罪呈多发态势前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有关负责人对上半年全国反渎工作进行盘点时指出,民生领域渎职侵权犯罪日益多发,是当前渎职侵权类犯罪的一个明显特点。从近年办案情况看,涉及生产安全、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社会保障资金监管、社会建设、惠农政策实施和征地拆迁等民生领域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占立案数的73%以上,而且单一个案向窝串案延伸较为普遍。利益驱动导致的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侵权犯罪,因渎职侵权犯罪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贪污、挪用等经济犯罪目前呈多发态势。  相似文献   

19.
在日前结束的云南省检察机关第六次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会上,李春林检察长提出,为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级检察机关必须加大查处村干部渎职侵权、贪赃枉法等犯罪的力度,这是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他明确要求,凡是村干部在受委托行使国家公务员职责时有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行为.检察机关要依法追究,该抓的要抓,该法办的要法办,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据了解,一些农村基层组织中的村委会主任、村长、村支书贪污受贿挪用等经济犯罪情况较严重,农民群众反映强烈。有的贪污国家的救灾款;有的私吞上级政府的扶贫资金;有的挪用侵占社会团体、个人捐赠的钱物;有的为损害农民群众利益而索贿受贿;有的甚至拿政府拨的济贫解困的"专款"去吃喝嫖赌。昆明市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惩处各类经济犯罪行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同时给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以下统称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以改过自新、争取宽大处理的机会,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特通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