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龙 《当代贵州》2004,(4):32-33
同全国一样,贵州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需要深邃的智慧、超前的意识、远大的目标和大胆的构想;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迫切地需要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和加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特别是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迫切地需要大胆开拓、求真务实、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2.
1949年3月23日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寻常的日子,毛泽东和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这一天,天气晴朗,毛泽东兴致盎然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被毛泽东的兴致所感染,笑道:"我们都应当考试合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收起了笑容,郑重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离开西柏坡10多天前,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用诗人般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深刻而严肃的哲理,他说:"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我本人作为一名老同志的后代,今天能有机会,参加这样一个重要的活动,心中充满感慨。罗屏汉、张瑾瑜这两位广东籍的烈士,牺牲已近八十年了。今天我们在这里,庄重的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内,以隆重的形式纪念他们,缅怀他们的英雄事迹,表明我们的党没有忘记他们,没有忘记那些在战争年代,为共和国的建立抛洒热血、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们,也没有  相似文献   

4.
徐晨光 《学习导报》2014,(17):43-45
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调研时重提毛泽东当年“进京赶考”,指出今天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这既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重要警示,也是号召全党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正确作答。坚定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对于未来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应该说,这几年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旧体制的转型期,对于自身队伍的道德建设是高度重视的。没有这一点,我们党就不可能经受住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光辉成就。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在道德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上所作的努力与我们党的崇高理想和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相比,是有一定距离的,与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南方局的历史在我们党的整个历史中间是非常重要、非常光辉的一页。……没有这一段历史,中国革命不可能取得这样大的发展,成为今天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党。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它的根基是不能动摇的。"我们都熟悉毛泽东主席这样一段话:"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段话,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至今整整100年,党作为"核心力量"这个历史与现实的角色始终没有变,并且越来越强大;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没有变——马克思主义一直在与时俱进地发展。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70多年前逐步创立和完善的科学理论与革命方略,  相似文献   

8.
1990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党校校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培养跨世纪领导干部问题,引起了全党强烈反响和高度重视。培养跨世纪领导干部的实质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本世纪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早在六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战略决策。然而,历史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紧迫、这样尖锐地把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问题提到党的议事日程上来。这是因为,世纪之交正是我们党新老干部交替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把反和平演变的“接力棒”传递给新一代领导干部。当前,帝国主义和  相似文献   

9.
<正>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喜庆时刻,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放眼当代世界,风景这边独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中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之中国,同新中国成立以前之中国  相似文献   

10.
“5·12”大地震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是一次严峻考验。通过抗震救灾斗争,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30年来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就巨大,没有改革开放,便没有今天的新面貌、新气象、新局面,也就难以如此迅速有效地开展抗震救灾斗争。有这样的党、这样的人民,有抗震救灾中焕发出的精神状态,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2月11日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校姓党,首先要坚持姓‘马’姓‘共’","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校是学校,但不是普通学校,而是党教育培训执政骨干的学校,是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要做到党校姓  相似文献   

12.
易斌 《湘潮》2008,(1):24-28
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也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30周年。30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伟大的祖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振奋,意气风发。为隆重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为宣传和歌颂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本刊特开辟《回首卅年》专栏,介绍30年来湖南省各市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日前指出,我们有理由也有条件,像当年建立深圳等经济体制改革特区那样,着手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的特区。李永忠认为,“包括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内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之所以难以有实质性的推进,就在于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特区。而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改革尝试,之所以浅尝辄止,不敢深入推进,也在于对这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失败,没有像当年经济特区的改革那样,有人敢于出面‘埋单’。”●钟青李永忠还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得益于几个经济特区的试验圈。继续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需要这样几个‘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导报》2014,(17):57-57
一党校今天开学,我庆祝这个学校的成功。今天我想讲一点关于我们的党的作风的问题。为什么要有革命党?因为世界上有压迫人民的敌人存在,人民要推翻敌人的压迫,所以要有革命党。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说来,就需要一个如共产党这样的革命党。如果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革命党,人民要想推翻敌人的压迫,简直是不可能的。我们是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袁浩 《奋斗》2014,(9):63-63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一方面幢憬着美好的未来,另一方面却不断抱怨现实的处境,结果是借口越来越多,工作和生活也越来越糟。成功大师比尔·盖茨说:“用‘如何’的问句来取代‘为何’的问句是非常重要的。‘为何’的问句常常引起找理由、找借口、解释的可能,无益于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今天只是抱怨以前的不如意,而不采取任何行动,留给明天的只能还是抱怨。如果你现在就下定决心,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你会发现,一切事情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这也正是应了那句俗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相似文献   

16.
"对父母有什么样的孝心,对老干部就尽什么样的孝心!""老干部把前半生献给了党,党把他们的后半生交给了我们,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老干部的晚年更幸福。"——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像她这样协调工作,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市委分管领导这样评价她。  相似文献   

17.
被称为二十世纪延安“窑洞对”的黄炎培与毛泽东关于历史周期率的谈话,构成了人们读解中国历史之谜的一个经典文本。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今天仔细品味其中的道理,依然为它的深刻涵义所折服。黄炎培在谈话中概括中国封建王朝“其兴也淳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历史现象时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  相似文献   

18.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党支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共同构成、相互作用的严密而完整的组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党支部是最基本的细胞。我们党正是通过党支部这一组织形式,将全国各地、各条战线和各个单位的每一个党员紧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统一意志、统一纪律、统一行动的整体,从而奠定了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假如没有党的支部, 我们党就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陈云把党内民主生活的状况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联系起来,这不但为我们深入思考和总结党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而且对于党的建设和推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陈云一再强调要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的重要性,认为如果不这样,"将来就可能出赫鲁晓夫",党的历史就有可能被否定;如果党的历史被否定,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有可能被颠覆。陈云不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为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他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对我们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邓小平同志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纵观邓小平理论,处处闪烁着新的思想光辉。“创新”就象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始终。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邓小平理论,没有创新就没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如果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那么,创新就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今天,我们研究、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创新思维,对于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指导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既不唯书,也不唯上,在求是、求实中创新不唯书,不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