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死刑存废之争主要涉及的是对死刑价值的认识问题。死刑从报应角度看具有公正性;从预防犯罪角度看具有效益性;从剥夺犯罪人生命这一点看,它又是不人道的。对待死刑的理性态度是应综合考虑这三种价值之间的关系,把死刑的价值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当其总体价值为正并很大时,就应保留死刑;而当其总体价值已经很小甚至为负时,就应毫不犹豫地将其废除。死刑总体价值量是动态变化着的,体现着由大到小、由正到负的规律。因此我们应对死刑的最终废除持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2.
量刑公正是衡量实体正义的标志。量刑公正的程序保障是实现量刑公正的关键环节,但现行立法却存在定罪和量刑程序不分、控辩双方不能充分参与、法官量刑裁量权不受约束等重大缺陷,难以保证量刑公正的实现。实行定罪与量刑程序适度分离、制定统一量刑指南、强化裁判文书公开是实现量刑公正的必要保证,也是正当程序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正当化,是指通过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而得出的最终结论(判决)能够获得一种法律上的权威,这种法律上的权威能够使得判决被诉讼当事人及社会承认和接受。对司法程序的服从,是法官自由裁量权得以正当化的最重要条件,这与司法活动的过程与性质相关。司法的产生与某种公平观念存在着重要联系,而在司法场域内,当事人的公平观总是对立的,这就需要一种方式,对这种对立的公平观进行消弭。在现代法治语境里,程序是人类目前所能找到的消除这种对立的最好的方法,而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正当性也将依赖于程序而获得。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限制适用死刑的国家之一.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得适用死刑.但是适用死刑的犯罪主体应否有上限或者能否通过对死刑适用的犯罪主体设定一个合理的上限则是我们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较少涉及的问题.从我国死刑适用主体年龄上限立法的历史沿革和国外立法现状、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刑罚的目的等角度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审视,我国刑法应当合理设定一个适用死刑的犯罪主体的年龄上限.通过对适用死刑主体上的立法限制进一步限制死刑的适用,是我国限制死刑适用比较理性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5.
货币不仅仅是作为交换媒介的经济手段,它还是实现伦理内容的方式。信用是货币的伦理本质,平等和自由是货币制度的伦理体现,而节制则是防止拜金主义泛滥的伦理形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相似文献   

7.
保障劳工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劳工权益遭受侵害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在比较了SA8000 和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后认为,劳工合法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制度供给不足,而在于法律、政策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为此,需要打造责任政府,建立劳动执法部门的目标责任,加强法律执行的监督机制,以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使保障劳工权益的法律、政策和措施切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善恶标准是环境伦理学总原则制定的依据 ,公正原则是环境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在利益问题上 ,要实现环境伦理学所追求的公正。首先必须求得种际公正。代际公正也是环境伦理学追求的公正原则的要求。环境伦理学必须坚持代内公正 ,还要体现男女公正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50至80年代经济国际化发展的结果,是公司战略与行为所驱动的微观经济现象。它主要由企业推动,是自下而上的一种经济行为。从本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更加自由地跨国流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进一步走向一体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以贸易的全球化、跨  相似文献   

10.
暂予监外执行既是道德权利也是法定权利。作为权利,暂予监外执行的限制必须符合"适当性原则"与"必要性原则"。为保障暂予监外执行的实施,需要完善申请主体、裁判主体及裁判方式等规则。  相似文献   

11.
女性就业是维持女性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内在需要。随着女性广泛地进入到劳动力市场,诸多问题开始凸现出来,如就业歧视的存在、生育保护的欠缺、就业质量层次的低下等,这些问题是由生理、心理、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利用第三产业的优势、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教育与培训环节、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指导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女性就业,维护女性权益。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之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 ,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犯的情况比较严重 ,几乎涉及《劳动法》规定的各个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政府部门价值取向的失误和法律执行的欠缺 ,当然也包括农民工自身的素质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民工的劳动保护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警察如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对如何保护警察自身合法权益问题的研究却甚少。勿庸置疑,公安机关是执法机面,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为天职。但同时,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也有其合法权益需要依法进行保护。应根据警察权益受到侵害的基本情况及造成侵害的原因,提出保护我国警察权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特有现象.在当前我国消费者的权利意识不强,且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加强自我保护、法律保护和社会团体保护等措施,以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环境下的公民权益保护问题,一直是一个世界难题。我国公民遭遇到的网络侵权问题日益突出,在公民权益保护领域,我国存在着立法后滞、监管不力、公民防范意识差与保护技能不足等问题。要切实保护我国公民互联网环境下的合法权益,应在加速立法、强化监管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虽然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了一些保护被追诉人合法权益的措施,但无论在立法抑或司法上都存在很大缺陷,完善被追诉人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应在立法上明确规定无罪推定原则,确立严格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完善审前程序的司法控制,完善被追诉人辩护权、知情权、财产权的保护制度以及被追诉人的人身检查制度。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在制订过程中,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明确了其立法宗旨是侧重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并且将此体现于一系列的条文之中。其与《劳动法》相比,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更加严密。但其在对劳动关系的定义以及对劳动者资格的认定,在试用期的工资标准,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竞业限制人员的范围等方面也有一些漏洞,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不能不说是这部法律的一个遗憾。  相似文献   

18.
如何维护外来工合法权益,已成为城市里各用人单位值得高度重视、政府有关部门应予高度关注的普遍社会问题,而真正使维护外来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除了社会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从法律、法规上完善对外来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才是治本之策。本文拟就外来工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提出自己初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尊重和保护人权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的人权保障状况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在建设两型社会中,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推进人权保障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网络消费给人们带来快捷与方便,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的虚拟等特性也使得网络消费者的利益极易受到侵犯,其中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安全权的现象尤为突出.切实保护网络消费者的权益,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交易安全立法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