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制瓶颈。我国二元社会结构有静态与动态两种形态,静态二元结构与动态二元结构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双重二元结构。当前各地正在推进的城乡一体化,主要侧重于破除静态的二元结构,而忽视破除动态的二元结构。动态二元结构的弊端正日益凸显。要真正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全面破除双重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2.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结构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第一次是80年代中期,第二次是90年代初期,当前进行的是第三次农业结构调整。这次调整是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临加入WTO新环境下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以迎接国内市场变化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本又试图通过分析新一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以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前正…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是新时期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直接从事“三农”工作的农业部门,以怎样的工作切入点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是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及其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由于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实现了主要农产品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农业发展受到了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中国农业融入了世界经济和农业的范畴,农业受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大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条件已经成熟。此外,随着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矛盾的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5.
"双重二元结构"下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重二元结构”的制约。这种复杂的特异性结构环境,决定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不能照搬别国经验,而必须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构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既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内发力”,又要构建和强化工业支持农业和城市带动农村的“外哺力”,统筹城乡发展,合力破解新农村建设难题。  相似文献   

6.
私营企业工会的基本特征是双重定位。理论、法律中的中国特色工会体制性双重定位:工会是党与职工的组织、工会要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职工的合法权益。现实中私营企业工会的双重定位:工会是企业与职工的组织、工会要维护企业与职工利益。私营企业工会二元(双重)定位的运行。私营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二元(双重):企业组建工会、工会组织工人;私营企业工会主席身份二元(双重):企业、职工双重代表;企业工会工作原则二元(双重):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私营企业工会实际工作:以企业为中心,开展工会工作。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重要时期,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成为必然,从而导致农业人口的减少。农业劳动者作为农业三要素之一,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以城镇农业劳动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这类人群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城镇农业劳动者对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优化农业用地使用结构以及优化农业资本结构等方面产生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支持价格政策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支持价格的含义及其政策效果,通过与美、日、欧等国或地区农业支持的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农业支持程度较低.基于当前形势下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结合我国二元经济背景,笔者对如何合理利用WTO农业协议,有效地支持农业稳定健康发展,进行了相应的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路径.然而,由于过去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在打破城乡二元鸿沟的同时,又滋生了诸如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边缘化等“新”三农问题.因此,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既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又要避免滋生新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系统和最基本的子系统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 ,尽管我国县域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 ,但是也面临二元管理体制和二元经济结构的双重制约 ,存在农村市场主体不够强大、市场开发不够和县域财政乏力等问题 ,无法面对入世带来的严峻挑战。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应抓住五个重点 ,即坚持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1.
二元结构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二元结构现代化尽管不排斥进一步通过工业化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但重点需要转向改造农业本身,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城市化不能仅仅解决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问题,还需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特别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新《刑事诉讼法》颁布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配套规定的补充修改。在这一轮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大变革中,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无疑是众多亮点和重点之一。以加拿大的刑事法律制度作为参考系,我国刑事简易程序中似乎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印记。不过,我国修改之后的刑事简易程序并未照搬照抄国外的相关规定,而是秉持西学东渐的态度,在尊重刑事诉讼结构与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发挥着提高诉讼效率和保障被追诉人诉讼权利的双重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刑事简易程序仍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斟酌的地方。对这些不足之处的完善,将有益于其更好地发挥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区是由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居民而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建设具有行政化、治理模式多元化和精英治理等特点。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和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还存在着协调机制不完善、社区建设资金匮乏、公共服务水平低和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程度低等问题。应通过发展和完善社区民主政治、改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和提高村民社区治理的参与程度等,为农村社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国民收入城乡分配长期失衡是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日益深化的重要诱因之一。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结构,构建和谐的国民收入城乡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5.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虽然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城乡二元结构”,却仍然是建立在城市中心主义之上的,它客观上固化了农村的边缘地位。在城市大幅扩张、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城市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的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在继续保持外力拉动的基础上着力激活农村内在动力,消除“村际阻隔”和“产权缺陷”,通过促进农村内部产权自由流转、建立农地农房储备制度等途径,着力构建大农村内部市场和弹性城市化机制,实现统筹城乡“外力拉动”和“内源发展”并行的“双轮驱动”。这种战略调整和制度安排既可以改变农村资源资本化不足带来的发展动力不够的现状,又可以避免农村土地私有化带来的巨大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如何保护农民权益问题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长期以来农民权益遭到漠视和损害的根源不仅源于我国长期存在着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多年来农民问题上的政策偏差,而且源于对农民权益保护方面长期存在着的法律上的缺位。完善农民权益保护及其法律援助,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要切实保护好农民权益,急需从宏观立法支撑和法律援助的微观运作双重角度来构建我国农民权益保护法律援助机制。  相似文献   

17.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与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原则,也是国际刑事准则.禁止双重危险原则要求禁止基于同一事实将一个人置于双重危险之中,与既判力、一事不再理具有相同性质.我国的刑事再审制度应引入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以与国际刑事司法接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一直奉行城乡二元体制的户籍制度,二元户籍制度衍生了二元的就业制度、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二元的教育制度等,现行的二元体制产生了一个基于户籍身份建立起来的不平等的社会资源的分配体制。这种不平等和差异化对待不符合法治社会的精神,是对农民的身份歧视,应当从根本上取消二元体制,采取统一的一元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异,改变现行的不公平的差异性制度设计模式,以加快农民工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工作特征模型视角下的教师内源性激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职业人群的双源需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人群激励的双源模型,并进一步用工作特征模型理论来研究教师的内源性激励,探讨教师激励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