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18,(2)
正2018年1月25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是一支担负特殊任务的英雄部队,航天员群体是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成长的英雄群体,航天员大队组建20年来,全体航天员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重托,胸怀中国梦强军梦,矢志献身航天事业,精研苦训掌握飞天技能,锐意进取实现创新跨越,先后圆满完成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  相似文献   

2.
欢迎队伍里喜庆的锣鼓和着激越的欢呼,报告会上如潮的掌声洋溢着真诚的爱戴与崇敬。航天英雄们光临辽宁,特别是报告团中有3位成员是从辽宁这片热土走出去的子弟,不仅升温了全省数以万计群众的“航天热”,也使沉浸在自豪与骄傲中的全省人民体验到了来自于载人航天精神的特殊的振奋。11月18日,由中共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主持的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报告会上,8位航天英雄精彩的报告,对载人航天精神作了最权威的诠释。这天的辽宁人民会堂,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热烈气氛,人们眼含热泪,一次又一次地鼓掌。两个小时的报告会,竞赢得了54次经久不息的掌声。本刊记者在现场亲身感受了人们的热情,并将英雄们的报告和与会者的掌声记录下来。亲聆英雄们的报告是一种幸运,把这种幸运传递给广大读者则是我们党刊工作者的责任。为此,本刊特将报告录音整理并摘发于此。当感受了一个多月来国内外媒体无数次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各方面报道之后,读一读英雄们亲自对亲历亲为的载人航天精神的诠释,一定会产生这样一种感受:鲜花与掌声,尊敬与崇拜,对经历过拼搏与奉献的载人航天工程的亲历者来说,受之无愧!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20日,我国载人航 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 带头人王永志,从国家主席胡锦 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证书和奖金。这是500万科技大奖 设立以来,首次授予航天界。今年 72岁的王永志院士以他40多年来 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 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作出 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 工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 "中国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第一 人"。  相似文献   

4.
马兴瑞 《求是》2012,(1):52-53
建设先进文化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光荣传统。在55年发展历程中,中国航天不仅取得了以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还孕育了伟大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下统称"航天精神")。航天精神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航天领域的具体体现。践行航天精神,必须牢固树立以国为重、忠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里程碑——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编 《党史纵横》2003,(11):5-5
"神舟"五号的成功回收和航天员杨利伟的胜利凯旋,宣告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国由此成为继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中又跨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这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辈辈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史,他们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中国航天精神铸就了中国航天事业之魂。"倒计时,10、9、8……3、2、1,点火!起飞!"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六次载人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7.
杨利伟,汉族,辽宁省绥中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5年6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8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正团职,上校军衔,1992年、1994年两次荣立三等功。杨利伟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歼击机、强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的训练,他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光荣地被选拔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首飞梯队成员。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杨利伟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200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相似文献   

8.
千年梦圆今朝,一箭飞冲九霄。10月16日6时23分,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为标志,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喜讯传来,举国欢腾,举世瞩目。“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安全着陆,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又一非凡壮举,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在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采撷几束虽不浓郁但也不乏清香的小花,姑且算作献给读者的一份礼物。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城外一个名叫"唐家岭"的小村庄里,"中国北京航天城"戒备森严。航天城的航天员中心里,14名来自中国军队各单位的航天员正在为10月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紧张训练。"神舟七号"搭载的3名航天员将在他们中间产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6月12日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10月择机实施,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  相似文献   

10.
郭海军 《党建》2024,(2):37-39
<正>逐梦浩瀚太空,难忘探索之艰。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30多年来,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攀登高峰、刷新高度,同时培育铸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载人航天精神“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拼搏奉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伟大事业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艰辛探索与伟大实践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如今,载人航天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代航天人奋斗拼搏凝聚而成的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是托起飞天梦的精神之翼,更是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航天精神     
正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习近平2016年4月24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作出的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3.
要言     
《先锋队》2008,(23)
胡锦涛: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  相似文献   

14.
飞天梦圆     
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永远值得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摘自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5.
肖菲 《保密工作》2023,(1):14-17
<正>1992年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至今,我国已经走过30余年载人航天追梦之旅。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载人航天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浩瀚星河。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7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6.
高层声音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11月7日,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强调,神舟  相似文献   

17.
《党建文汇》2005,(12):6-7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3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8.
要言要讯     
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11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强调,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增强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  相似文献   

19.
从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均引起强烈反响。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  相似文献   

20.
我们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主要担负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控制任务,是载人航天飞行的神经中枢,是航天员的生命通道。从火箭托起“神舟五号”升空,一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