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938年春,为打通津浦线,歼灭陇海路中国守军,华北日军沿津浦路南下;华东日军在攻占南京后,渡江北上,企图沟通南北战场,占领战略要地徐州,并最终会师武汉。国民政府鉴于战场安危,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全力防守徐州,把日军主力钳制在津浦线北段,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津浦路沿线作战。1938年1月到5月,中日双方先后集结百万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广阔地域展开了一场大规模会战,史称“徐州会战”。整个会战历时五个多月。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为部署下一阶段武汉会战赢得了充分时间。在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击败日军两个精锐师团,…  相似文献   

2.
南昌会战     
《黄埔》2016,(1)
正1939年初,中日两军围绕守卫与攻占南昌,在赣北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争夺战。3月至5月,日军5个师团12万人从赣北进犯南昌,攻势极为猛烈。赣北属第九战区,中国守军为本战区所属的4个集团军10个军33个师,计20万人。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代理司令长官薛岳,罗卓英以战区前敌总司令的名义负总责,是中国军队的总指挥。此役中,黄埔军人指挥的部队主要有: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黄埔1期教官)、第1集团军  相似文献   

3.
忻口会战     
《黄埔》2015,(2):10-17
忻口会战是平津失陷和淞沪会战开始之后中国军队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21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18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为副司令)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  相似文献   

4.
徐州会战后,中日双方展开了一次规模更大的会战——武汉会战。时间是1938年6月至10月,历时4个半月;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四省广大地区;双方共出动兵力130余万,大小战斗数百次。蒋介石驻节武汉亲自指挥,会战由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联合实施。因此,武汉会战投入兵力之多、规模之大、牺牲之惨烈以及持续时间之长在八年抗战中都是空前绝后的,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扼中原九省水路要冲,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南京被围时,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军事委员会迁至武…  相似文献   

5.
平型关战役,从军事意义上说,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次历时10天的小规模战役.中国军队参战部队主要是山西阎锡山(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所辖的7个军和中共领导的第8路军第115师.   “七七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中央系统与国内各派军事系统达成了团结抗战的共识.在华北地区军事系统长官的同意下,中央系统军队才向华北地区增援.但7月底平津即告失守,中央系统军队没有来得及与日军交战.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北调的中央系统主力大部南调,参加会战.中国军队主力在上海一线集结,中日战争的主战场南移上海一一南京一线.……  相似文献   

6.
本刊记者 《黄埔》2015,(2):67-76
记者:在抗战中黄埔将领指挥的著名战役有哪些?陈宇:除本刊上期所载之外,还有以下多次著名作战。(九)南昌会战1939年初,中日两军围绕守卫与攻占南昌城在赣北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争夺战。3月至5月,日军5个师团12万人从赣北进犯南昌,攻势极为猛烈。赣北属于第9战区,中国守军为本战区所属的4个集团军10个军33个师,计  相似文献   

7.
湘西会战     
《黄埔》2016,(1)
正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战役、雪峰山大捷、芷江作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1945年初,日军在印缅战场、太平洋战场上已经处于强弩之末,但侵华日军仍作垂死挣扎。4月9日,日军调集8万兵力向湘西进犯,我军在第4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指挥下与敌鏖战两个月。双方参战总兵力共28万余人(日军5个师团,我军9个军26个师),战线长达200余公里。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8.
朱清如 《黄埔》2013,(6):4-6
1938年10月,日军以伤亡10万兵力的代价,相继攻克广州、武汉等地。由于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主力未被消灭(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领域有一种观点,日军在武汉会战期间甚至从未吃掉过中国一个完整的师),加上日军作战区域过于广阔,兵力不足问题显露,所以,日军不得不停止在中国战场上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此后,中国抗战进入与日军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也同时出现两个战场,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一个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抗日战场。  相似文献   

9.
武汉会战之后,中国正面战场曾经一度沉寂了下来。但是战争双方都很清楚,这只不过是下一场大战之前的序幕。果不其然,保卫南昌的枪声很快打破了这沉寂的局面。几乎在南昌保卫战进行之时,一场粉碎日军企图打击中国第五战区主力图谋的会战,就在大别山脚下的随县—枣阳地区铺展开来。这次的会战虽然没有武汉会战的规模,但是,对于中国正面战场而言,尽管这场前后持续时间不足3周的会战让中国方面第五战区的主力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然而却也使日军死伤达1.3万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场后人称之为“随枣会战”的战役是一场让日军得不偿失的会战,也是…  相似文献   

10.
李海流 《春秋》2015,(2):15-19
李宗仁就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后在徐州城内巡视李宗仁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台儿庄战役的主要指挥者。1938年2月至5月,他指挥了中国抗战史上著名的徐州会战.其中台儿庄大捷是他一生辉煌的顶点。台儿庄会战作为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首次大捷,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对团结全民族抗战具有强烈的振奋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峰 《协商论坛》2016,(12):49-52
1937年10月,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守徐州,指挥津浦铁路的防御.当时日军已攻占北平、天津、太原、上海等大城市,被占领地及铁路沿线学校大部停办,数以千计的大中学校师生涌至徐州.李宗仁看到这些流亡学生报国心切,请缨无门,随即成立了“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  相似文献   

12.
《传承》1995,(2)
1938年3月23日:台儿庄会战开始台儿庄位于苏鲁西省边境,扼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重要门户。日军为夺取战略要冲徐州,于1938年3月中旬,调集其第五(坂垣)第十(矶谷)两个精锐师团分两路进犯台儿庄。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白崇禧、刘斐等襄助下...  相似文献   

13.
太原会战(1937年8月—11月)是抗日战争中中国第二战区部队(阎锡山晋绥军和蒋介石中央军)同日本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在山西北部、东部和中部等地进行的大规模战略性防御战役。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并称为抗战前期的四大会战。会战历时三个多月,由南口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等组成。此战创华北战场大举歼敌之纪录,中国军队取得消耗敌人、扩大战场、分散敌力、使其速战速决企图不能得逞的效果。一、南口战役日军占领平津地区后,继续增兵中国,以便扩大战争,实施速战速决的华北作战计划。为吞并华北,日军编成以寺…  相似文献   

14.
常德会战     
《黄埔》2016,(1)
正1943年11月初,日军调集7个师团约10万兵力进犯湘鄂西的常德地区,我军集中第6战区和第9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约21万兵力迎战。我军依托阵地节节顽强阻击,迟滞日军进攻,给敌重大消耗。12月20日,会战以我军的胜利而结束,计毙伤日军4万余人(毙1万余人)。我军伤亡5万余人。参加此役的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师级以上指挥官有40余人,所指挥的部队主要有:第10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黄埔1期)、第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5,(4):28-30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中国军队先后调集70余个师抗击日军,10月26日晚,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  相似文献   

16.
1945年9月18日,也就是“九·一八”14周年纪念日,入寇华中的20万日军在汉口中山公园的受降堂,由日军第6方面军长官冈部直三郎大将签字投降,放下武器。当年骄横一世的日寇成了惶惶不可终日的阶下之囚。无情的历史挥起正义之剑,把侵略军推上了审判台,沦陷7年之久的武汉终于光复,灾难深重的武汉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这一天,由汉口中山公园张公祠改换成的受降堂显得十分庄严。下午3时许,受降仪式开始。中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偕同副长官郭忏、副受降官王东原(湖北省政府主席)等军政要员  相似文献   

17.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战役,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先后投入超过100万的兵力防守武汉,以抗击入侵日军,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横跨安徽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纵横数千里。  相似文献   

18.
正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4月8日后,中日双方集结重兵于鲁南,台儿庄战役第二阶段拉开序幕。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致电蒋介石,要求调60军开赴台儿庄增援。60军军长卢汉率将士北上抗战,自4月22日到5月19日,在台儿庄周边地区浴血奋战27天,重创日军第5、第10师团。战况惨烈,日月无光,出滇四万,伤亡过半,其中14000余壮士为国捐  相似文献   

19.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战役,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先后投入超过100万的兵力防守武汉,以抗击入侵日军,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横跨安徽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纵横数千里。  相似文献   

20.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战役,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先后投入超过100万的兵力防守武汉,以抗击入侵日军,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横跨安徽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纵横数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