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杨冬权 《传承》2004,(4):7-8
1962年12月,在纪念百色起义33周年之际,邓小平为《回忆韦拔群》一书题词。题词说: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解放事业,最后献出了他的生命。他在对敌斗争中,始终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他最善于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对人民解放事业,具有无限忠心的崇高感情。他不愧是名副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他一贯谨守党所分配给他的工作岗位,准确地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韦拔群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是我们和我们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我们永远…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和江浙沪地区考察工作时提出并多次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是江总书记站在世纪之交、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过去的一年,历史的豉点重重地敲下了一串供高的音符。让记忆永存,让岁月在这里驻足。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一件件犹新的事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不幸逝世。他带超“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一片深情离开了深深爱戴他的人民,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山就是这一年,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耻辱,把祖国统一大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企…  相似文献   

4.
韩亚光 《理论月刊》2007,3(2):79-82
周恩来在生命最后一年中,同邓小平相互关心和支持,为了党和国家的命运共同奋斗。周恩来逝世后,邓小平为周恩来致悼词,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切缅怀他。邓小平对周恩来的缅怀,成为他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动力。周恩来和邓小平的伟大情谊将永远为人民所传颂,他们的伟大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 5月 2 2日 ,正当衡水人民万众一心 ,与肆虐的非典病魔顽强搏斗之际 ,在抗击非典一线连续奋战了近一个月 ,年仅 35岁的桃城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康恩同志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 ,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衡水市委、市政府 2 0 0 3年 5月 2 4日决定 ,追授康恩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公务员”光荣称号 ,并号召全市 4 15万人民向康恩同志学习。康恩同志虽然走了 ,但他的事迹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他的精神将永远扎根在衡水大地 !他累倒在工作岗位上4月 18日 ,衡水市…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日前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围绕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只要我们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一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丰富新发展,是历史和人民对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战斗性和凝聚力的更高要求。为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江泽民要求“每一个领导…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和江苏、浙江、上海考察时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他提出的“三个代表”,从根本上阐明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中国的发展方向。认真学习、落实“三个代表”,对于搞好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外开放的实质就是要引进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先进的生产力,进…  相似文献   

8.
有信来     
谁也不会忘记,在世纪之交的那个盛夏,肆虐的洪流曾一度席卷整个秦巴汉水,卷走了世代人民几多创造、几多蓄积。面对自然,永不屈服的却是人类为捍卫创造结晶而顽强拼搏的伟大灵魂。是的,谌宝走了,永远地走了;但他活着,永远地活着,活在世代人民的心中。因为他有很多事情没做啊!还有未尽的事业,还有全乡近千灾民的悲声呼唤,还有妻子和幼小的女儿殷切期盼。  相似文献   

9.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无私奉献了一生。虽然他离开我们已整整22个年头,但人们至今怀念他,尤其在遇到问题时,更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人民的好总理。 周总理那种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于部关心爱护,严格要求的作风永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并激励我们前进。我有幸多次担任周总理和日本外宾谈话的翻译,特别是在中日建交的前前后后。在这里把一直旋绕在我脑际中的几件事记录下来,以表达对周总理的怀念和敬仰。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张著名的照片,拍摄时间是1961年4月15日傣族泼水节,拍摄地点是西双版纳。照片上,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手拿参加泼水节用的盆,置身于傣族群众中。笑得那么开心,那么自豪,那么慈祥,因为他和各族人民心连心,情换情,他爱人民,人民爱他!在建国五十周年之际,我们约请刀国栋同志撰写了他当年在西双版纳接待周总理的回忆文章,让人们再一次回到那个幸福的时刻,重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关怀和对民族工作的重视,让我们的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盛开。刀国栋同志是原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傣族,1961年周…  相似文献   

11.
1999年2月26日,台盟中央和全国台联在京联合举行纪念台湾省人民“2·28’起义52周年座谈会,近百名台湾乡亲参加。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主持座谈会并致词。张克辉指出:今天我们集会纪念1947年发生的台湾省人民“2·28”起义。“2·28’起义是台湾同胞反抗国民党暴政的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配合了全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事过52年,但我们没有也永远不会忘记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台湾乡亲们,永远怀念在这一事件中的受难者,我们要永远学习先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前仆后继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和统一大业的完成而努力奋斗。张克辉说,…  相似文献   

12.
李珂 《文明大观》2001,(7):22-24
这里说的是关于一个六十年代的共产党人的故事。在福建,他的英名几乎无人不晓——谷文昌,一个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他已于1981年去世。他的高风亮节和业绩却并没因此而被人淡忘。回顾谷文昌这一共产党人的楷模的发现和传扬的历程,使我们再次认识了这样一个真理:为人民做出了贡献的共产党员,人民永远纪念他。  相似文献   

13.
永远的怀念──纪念周恩来同志百年诞辰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主席卢嘉锡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1年了,这二十余年里,他依然活在我心中,每当我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时,他依然给我上教诲和帮助,愈至着重之年,这种...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孙中山先生对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我们永远缅怀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产生于他那个特定的年代,又给了他那个特定的时代以深  相似文献   

15.
英雄无悔     
与黑暗、与罪恶搏击了12年,他最终以战斗的姿态告别了战友和亲人,把自己永远定格在深深挚爱的刑警生涯,宝力格,人民将永远记住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他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高度评价他是“一个毫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尊崇他是“万世师表”。他之所以获得如此赞颂和评价,是因为他在“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奋斗历程中,不断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追求光明。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5日,我们迎来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周恩来自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之日始,就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总理。直到1976年逝世,他始终没有离开这个职位,其间共二十六年零三个月。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要说地位和权力,恐怕很少有人比他的更高更大了。但恰恰是他,而不是别的什么人,身居高位却毫无官气,手握大权却从未给自己谋过半点私利。他不愧是全党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的楷模。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是永远值得我们大力倡导和认真学习的。周恩来作风,内涵丰富,博…  相似文献   

18.
《友声》2007,(6):7-8
路易·艾黎是一位伟人,一位改变了成千上万中国人生活的新西兰人。今天,我们在这里追忆和缅怀这位伟人,他热爱中国人民,与中国人民一起生活了60年,我们对他在这60年里所做的工作表示承认和表扬,并纪念他为我们两国建立起的友谊的纽带。  相似文献   

19.
泪别英雄     
正"你带着24岁生命燃烧的激情,奋不顾身,奋勇前行……我们为你自豪,你就像那高高灯塔上的一盏桅灯我们为你骄傲,你的光芒照耀着我们永远前行我们深刻缅怀,你就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一兵"——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院长陈本善上午9时许,失踪了4天4夜的武警战士谢樵终于找到了,只是他的音容笑貌和仅仅24年的青春却永远定格在此刻。  相似文献   

20.
沈浩,一个农家子弟,从农村来到省城工作,又从省城来到农村,最后永远地留在了凤阳小岗。他短暂的人生,像一道美丽的彩虹,充分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他感人的事迹,像一座无形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