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曾用名华夫,早年加入德国共产党,1928年进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后被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担任军事顾问。1933年初,李德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不懂军事,对李德十分依赖和支持,把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指挥大权完全交给了李德。李德推行军事教条主义,导致红军作战接连失利,引起红军广大官兵的不满。但博古、李德不认真吸取教训,改变错误做法,反而对提出不同意见的同志进行打击。在遵义会议上,李德受到了严厉批评。  相似文献   

2.
1934年4月中旬,国民党军队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依靠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负责军事指挥,李德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种正规的阵地战的经验,且不懂得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他们采取堡垒村堡垒的战术,实行“短促突击”,结果使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经过18天血战,我军遭受重大伤亡,广昌失守。5月2日晚,博古约彭德怀和军团政治委员杨尚昆到头陂临时司令部谈话。一见面.李德就哇哩吐啦说了一通。翻译伍修权面向彭德怀,大概想缓和一下一见面就有些紧张的气氛,慢条斯理地…  相似文献   

3.
1934年4月,国民党军队向中央苏区展开第五次“围剿”。“左”倾错误领导人为保卫苏区北大门,组织了临时野战司令部,博古任政委,“洋顾问”李德成为实际上的总司令。 由于博古、李德的瞎指挥,第五次反“围剿”的形势日趋严峻,广大红军指战员感到十分不满,然而,迫于博古、李德的威势,大  相似文献   

4.
读党史资料,发现20世纪30年代、40年代,50年代各有一份绝密电报,对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走向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第一份是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特科情报人员钱壮飞潜入敌人特务机关获得的绝密电报。如不是截获这份电报报告党中央,在上海的中央机关将会被敌人一阿打尽。  相似文献   

5.
1931年10月的一天深夜,苏区中央局收到上海党中央发来的一份绝密电报:“党现在必须动员一切力量.准备第一次全国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召开。”电报同时要求做好会议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到万无一失,保卫措施应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6.
正1933年1月,由于白色恐怖日益严重,中共临时中央被迫由上海迁至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代表李德相继来到瑞金。9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发起第五次"围剿"。就是在这个时候,博古、李德剥夺了毛泽东、朱德的军事指挥权,使红军和根据地遭受重大损失。翌年10月,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批评博古、李德的军事路线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李安葆 《湘潮》2008,(3):47-48
在中央苏区,伍修权是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军事顾问李德的翻译。长征开始后,伍修权继续为李德作翻译。李德作风粗暴,动辄训人。伍修权曾多次要求调动工作,因组织挽留,他才勉强做这项工作。1935年1月,中央红军到达贵州遵义,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李德和伍修权列席了这次重要会议。会议撤销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得到了广大干部和红军指战员的热烈拥护。为此,伍修权特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表达他当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相似文献   

8.
李德(奥托·布劳恩)在《中国纪事》一书中这样写道:“第五次反围剿中,肖劲光在黎川城不战而弃,带领他的独立部队仓忙撤退,把赤色的黎川城以及红军用血肉换来的一部分军事装备送给敌人,做了敌人的内应……”1934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总书记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正是根据这一“罪状”,对红七军团政委肖劲光,在瑞金最高临时军事裁判法庭实行了“公审”。这就是发生在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起重要冤案“黎川事件”技川城厂,肖劲光两度“败北”l优3年叩,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黎川3降为战略要地,成为敌我双方争…  相似文献   

9.
三人团,是红军长征前后,中共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这其中又有最高三人团、中央队三人团和军事三人团之分。 最高三人团:红军长征前,组织指挥红军西撤,准备长征的中共中央最高领导集团。广昌失守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败,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江西瑞金。但战略转移的准备工作只在少数几个中央领导人中秘密进行,于是,便成立了由博古、李德和周恩来主持筹划战略转移的三人团。三人团中政治上由博古作主,军事上由李德作主(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在华期间化名李德,笔名华夫,德国慕尼黑人,共产国际派驻…  相似文献   

10.
1946年10月,气势汹汹的蒋介石反动派集重兵于陕北,进而觊觎延安。为保证党的文献档案的绝对安全,党中央决定转移中央档案。此后,经过三次大转移,这批中央档案进入北平。这批珍贵的历史资料能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确属不易。这中间,凝结了老一辈革命家和档案工作者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一延安是革命的圣地,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至1946年底这10年间,党政军群各机关在这里形成了大量的文件和电报,收藏有大量内容丰富的档案。如中办秘书处平均每年接收档案资料约2万余件,机要处仅1946年一年就收到电报18万件之多。…  相似文献   

11.
1933年,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及全国海员总工会党团书记的廖承志,受党中央委派前往川陕苏区,把中央的指示信件和一本敌军电报密码交给西征入川的红四方面军领导。  相似文献   

12.
60年前,作为周保中将军的警卫员,我有幸随他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 1949年8月10日,周保中在吉林接到党中央的电报,让他到北平参加第四野战军高级干部会议.周保中激动得一夜没有睡好.  相似文献   

13.
在莫斯科保存的共产国际档案中,有一些关于福建事变的历史文件,主要是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驻上海)与共产国际执委会之间及远东局与中共中央之间往来的电报,以及潘汉年在共产国际会议上关于福建事变的发言、李德向共产国际提交的关于福建事变的调查材料等。这些文件对于了解福建事变的内情和研究共产国际和中共应对福建事变的方针和策略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下面选译其中10份文件,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关于李德是谁派来中国的?以往各种党史出版物,几乎都一致认为是共产国际派来的。最早出现的不同说法是王稼祥在一篇遗作中写道:“我因治疗弹伤,于一九三七年初到莫斯科,见到了王明……我质问他共产国际怎样决定李德去中国的?你和李德事先谈了些什么?为什么完全靠李德指挥军事工作?他却推托说没有给过指示,共产国际没有参与此事,而是苏联军队参谋部派了李德去的。”这里暂且不谈王明说的是不是假话,但说明了当时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对李德从莫斯科来华的过程是不清楚的。李德到中央苏区后即在他身边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直到1987年还对“李德来华前的经历,到底由谁怎样授命他来华并担任军事顾问的”,也感到是一个“尚待进一步研究考证”的问题。最近又读了《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3期上发表的《李德不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吗?》一文,又看了刊登在1992年10月18日《光明日报》上的《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吗?》,确实感到李德来华时的身分,存在着若干疑点,有待深入研究和澄清。由于个人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李德,一个来自苏联的德国共产党人,同中国红军一起亲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正是由于他的错误指挥,红军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并在长征初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分析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会后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正式结束了李德、博古对红军的军事指挥。此后的长征路上,李德仍然多次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在1935年6月26日两河口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李德明确同意中央的北上抗日方针,反对张国焘南下。1935年七八月间,红军大学成立,李德被派往讲授军事理论课。不…  相似文献   

16.
李德(奥托·布劳恩),德国人.他以参加了著名的遵义会议和走完长征路的唯一西方人,而蜚声中外.关于李德在华期间的身份,以往各种党史著述,几乎都一致认为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的军事顾问.最早出现不同说法是王稼祥在一篇遗作中写道:“我因治疗弹伤,于一九三七年初到莫斯科,见到了王明.……我质问他共产国际怎样决定李德去中国的?你和李德事先谈了些什么?为什么完全靠李德指挥军事工作?他却推托说没有给过指示,共产国际没有参与此事,而是苏联军队参谋部派了李德去的.”这里暂且不论王明说的是否假话,但却说明了当时身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对李德从莫斯科来华的过程是不清楚的.同时,李德一到中央苏区后即在他身边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直到1987年还对“李德来华前的经历,到底由谁怎样授命他来华并担任军事顾问的”也感到是一个“尚待进一步研究考证”的问题.后读了刘  相似文献   

17.
正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成年礼,是历史的必然。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守好初心,担当使命,对于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建设新时代,实现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遵义会议召开前的形势1933年9月至1934年夏,蒋介石调动百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当时,中共中央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机械地执行"左"倾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  相似文献   

18.
正奥托·布劳恩(1900-1974),德国职业革命家。1932年春,苏军参谋部为营救在上海被捕的牛兰夫妇,派他携巨款秘密来到上海。次年9月,他来到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在党的会议上,博古隆重推出这位"我们盼望已久的共产国际派驻我党中央的军事顾问",并为他改名为李德。就这样,李德从不谙军事的博古手中接过了红军的指挥权。此后,中央红军因他的错误指挥而遭受惨重的损失,不得不撤出苏区,实行战略转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征因他而发,而他也是走完长征全程的唯一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19.
1945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党校校务部副部长的吕其恩刚刚参加完党的七大,便受党中央的派遣,奉命从胶东跨海去东北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吕其恩到达胶东莱阳后,立即电告党中央。此时,在苏联红军和我各解放区军民的痛击下,日本帝国主义已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因此党中央接到吕其恩电报后,立即回电指示:要争分夺秒地由海路进驻辽宁。中央同时电令胶东区党委联络部部长邹大鹏、城工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遵义会议张烈一、参加长征1934年1月至4月,博古、李德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把第三次"左"倾路线错误发展到顶点,招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干1934年10月10日晚,率中央机关及红军主力86859人(1934年10月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