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湖北省襄樊市的汉江二桥自1992年5月竣工通车后,就在当地政府的筹划下,以收费还贷款的名义与早在60年代初便建成使用的汉江一桥一起“捆绑”起来收过桥费。13年间通过“捆绑收费”,共收取了约10亿元过桥费。然而,到2005年12月,襄樊市政府宣布取消两桥收费的政策为止,当初修建汉江二桥的6000万贷款却成了没人认的“死账”,至今未能归还。两桥“通吃”的幸福时光襄樊是湖北省工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由于汉江穿城流过,襄樊被分成了襄阳和樊城两块。1969年9月6日,由国家投资在汉江上兴建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称作汉江一桥。随着经济发展,汉江…  相似文献   

2.
当你尚未行抵桥脚时,何需跨步过桥。——约翰逊 1988年11月16日,广东迎宾馆碧海楼,一个气氛低沉的会议正在举行。广州商业城股份有限公司的34名董事,面色凝重地通过了一个解散这家公司并退还股金的方案。引人注目的是,董事局名誉主席邓汉光缺席。这个董事局一共只开了两次会,一次是1984年10月4日,宣布成立“商业城”股份公司,通过35人的董事名单。第二次就是自我解散。两次会之间,相隔整整四年零一个月! 四年前,被誉为“世界第二”、“亚洲最大”。“中国城建史上的一  相似文献   

3.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举国欢腾。由于这座长江上第一次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有着“非凡意义”。所以,当某位桥梁专家借助媒体发出“炸桥”呼吁时,顷刻间网上波澜四起。许多网友参与讨论,并自发形成“主炸派”与“反炸派”。“主炸派”以社会发展为要,细数南京大桥桥身过低严重阻碍了长江中上游发展,“已成为束缚长江黄金水道开发的最大瓶颈”;“反炸派”则认为大桥已是文物,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其价值已非金钱所能衡量。通常,我们都认为“桥”是用来沟通的。所谓“架起友谊之桥”、“连接未来之桥”都表达了这层…  相似文献   

4.
2005年9月1日,是中小学开学的日子。对于广东乳源、阳山等16个贫困县的农家孩子来说,和往年不一样的是,他们平均每人省去了300多元的学费。为此,广东省财政支付了4.4亿元。“和谐广东就是要每个人都享受发展和改革的成果。”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后,广东——这个中国最富裕的省份,终于由官方高调提出“成果共享”这个概念,并迈出了第一步。教育是第一把火,率先拿出真金白银来弥补以前的“不和谐”。据估算,单是免除学费这一项,广东全省就需要拿出60亿元,而这原本只是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5.
1991年1月16日,上海锦江饭店——著名的中美《上海公报》签订地。傍晚时分,富丽堂皇的11楼友谊厅华灯齐放,“太阳神’91联谊会”的横幅在灯光下分外耀眼。联谊会阵容不凡,百忙中的上海市副市长刘振元也来了。今宵锦江,来自广东的“太阳神”员工们显得很潇洒。不是没有理由的潇洒。1990年,“太阳神”总销售额达2个亿,其中上海市场4000万元。黄浦江畔,太阳神——阿波罗在微笑。颇为戏剧性的是,笔者几下南粤,提起风靡上海的“太阳神”,老广们竟了解不多。即使在通向“太阳神”诞生地东莞的广深公路上,两侧的小店里也没多少“太阳神”。而在上海、江浙一带,“太阳神”已是妇孺皆知。中药店里有,西  相似文献   

6.
1984年10月,经市总工会党组请示市委批准,《北京工人》杂志再次复刊。复刊后的《北京工人》开始为双月刊,所以1984年只出了一期。在复刊的第一期上,当时市委分管副书记徐惟诚写了《祝<北京工人>创刊》的“代发刊词”,要求这个刊物“帮助广大职工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把读书学习引向更加  相似文献   

7.
1989年2月,正当人们对“全国将取消粮票”津津乐道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严格按定量口粮供粮的通知。黑市上粮票价格骤涨,许多城市甚至对议价米也采取凭卡定点供应制。人们不会忘记,1988年5月,广东率先放开粮价,牌价粮调高了108%,入夏后,广州集市米价随气温一道急剧上升。三级米从年初的每公斤0.3元涨到0.7元、1.2元、2元,年底一度卖到3.2元。未及年底,粮食又成了新闻界的热门话题,信息表明:1988年全国粮食减产已成定局。广东等沿海省份最先闻风而动,率先到四川、湖南等产粮省购买大米。对此,川、湘等地早有警  相似文献   

8.
广东“四小虎”如今已天下闻名。追根溯源,新华社记者戚休、于有海1987年写的《“来料加工”开路广东跃起“四小虎”》当属较早且较有代表性的宣传报道。在该文中,记者对顺德、南海、东莞、中山“全年工农业总产值总计可达140多亿元”的事实深表赞叹,认为“这四个县、市的经济大发展,都是由‘进口原料——加工生产——出口创汇’开路的。” 5年后漫步“虎地”,四只小虎中每只“虎”的工农业总产值都过了100亿元,“来料加工”之路已被或正被“四小虎”摒弃着。“四小虎”的目标眼下是“四小龙”。  相似文献   

9.
(去年底,天津市70多位宣传干部组团来广东考察学习。大多数同志都是初次来粤,怀着各种既有的先见。从见闻中他们又有些什么新认识呢?记者在一次座谈会上采录了若干发言,感到这些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北方人的广东观“,值得思索。加●后均是各人所言。) 上与下来广东之前,我自己思想中存有这样几点看法:广东是“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下来了”;“物价上去了,人心变散了”;“广东富了,外地穷了”等等。到广东来一听一看,我又有了几点新看法:这  相似文献   

10.
●“南风北上”是前几年的一个有趣话题。伴随改革开放后广东崛起,从这块土地上长出的观念、说法、语汇,连带着珠江水、广东粮、电子表、遮阳伞、家用电器、广式发廊、生猛海鲜,以及资本钞票,源源不断地向内地渗透。近两三年以流行音乐和电视剧为代表,文化意义上的“南风”也在北上。 但是实际上,从移民城市深圳的形成,到民工潮的兴起,北人一直在不断南下。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有一些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三无老板”为什么●张友生(59岁,广东龙川人,广东福寿仙保健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自幼出身贫寒,小学辍学后到地质队工作数十年,官至处级。1986年“下海”进中信广东公司,后筹办广东福寿仙保健品公司,自1992年起,福寿仙在广州畅销不衰。有人说我是“三无老板”(无手机、无秘书、无小车)。没有手机嘛,我们现  相似文献   

12.
这已成一种固定而陈旧的风景:每年春节刚过,各路民工大军如暴雨之后的山洪,一股股沿铁路、公路奔流而下,最后不约而同地汇集到广东这块“淘金”的热土。但是,有谁注意过,在水上,广东也悄悄涌动着“盲流”潮。  相似文献   

13.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于是成了路。——哲人如是说。然而,路与人的关系也有另一面。世上已有不路,走的人太多,于是不成路。——现代公路的管理者如是说。以中国某大城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一年中,在该市管辖的公路地段,就发生767起在公路控制红线内建房、357起挖掘和损坏公路路面、2990起侵占公路路权以及盗伐1709株公路行道树的案件! “路到财到”,开放改革促进中国大地上的血脉疏通,大大加快了公路建设。“路道财道”,形形色色的“路边店”、工厂、楼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东遍地涌动着房地产热,竞争日益激烈。于是,一些房地产公司向顾客抛出大诱饵——“购买商品房,可以安排亲属入迁本地户口。”在番禺市桥,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优惠条件是:购买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的房子,可安排2名外地亲属入户市桥;购买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的房子,入户额为3名。那么,据此而入迁当地户口的是些什么人呢?人们私底下称这些人为都市新“管家。”“崑钱”一族阿南,遂溪县人.他所以成为番禺大石镇的新居民,实实在在是托大哥的洪福。“文革”时,阿南的大哥偷渡去了香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工业化的凯歌式前进,广东以卓越的经济成长造就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繁荣。如今,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广东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抉择。今年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下广东,提出广东要在20年内赶上亚洲“四小龙”,这无疑是为广东未来的经济发展定下新的战略目标。近10年间,广东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3倍,年递增超过12%。这个速度,不仅高于全国同期的平均发展水平,而且也不低于亚洲“四小龙”在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7,(12)
关键是改变观念我是《南风窗》的忠实读者,在广西工作。说真的,比起广东,广西很穷,而最令我感到悲哀的是,我身边的某些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穷,接受了这种穷,不思变革。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和广东人打交道。拿广东人和广西人比较,我感到我们“穷”就“穷”在观念上,穷在不思进取上。十年前的广东人便有了领先的观念,有了不甘于“穷”和必须改变“穷”的危机感,所以广东发展起来了,广东人富了。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3日,从广东省番禺的石碁镇传出一条新闻:为表彰该镇的珠江机床总厂1993年产值超1亿元(注:1992年该厂年产值为4000万元),镇决定奖给该厂厂长陈昌“奔驰”小汽车一台。 近年来广东重奖之举频出,有奖商品房住宅的,有奖豪华别墅的,也有奖小轿车的。珠海近两年重奖科学家的轿车都是“奥迪”牌,奖励世界名牌豪华轿车“奔驰”给  相似文献   

18.
就怕他能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收受贿赂合计人民币374万元,美元2,5万元,港币1万元,家庭财产总计人民币1600多万元,还有650万元财产来源不明,被“誉”为建国50年来广西第一号贪官。 我曾在一篇谈及广东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的文章中说:贪官污吏们除了可恶,还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1998,(1)
28岁的广东中山市东升镇私营企业老板胡志标,1997年11月8日上午在北京梅地亚宾馆多功能厅登上了人生的最高峰。在1998年度中央电视台广告黄金段位招标会上,他的“爱多 VCD”以2.1亿元的价格挫败群雄,成为令人刮目的新“标王”。当天,长江三峡大江截流合龙,举国欢  相似文献   

20.
希望的起点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浦东开发与广东进一步开放,成了国内外注目与议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浦东开发表明改革开放战略东移了吗?广东与浦东是否存在“对峙”?浦东“外热内冷”是怎么回事?广东在90年代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就这些问题,本社社长曹淳亮、编辑部主任谭启泰与正在广东调查的《上海法苑》杂志副总编项文忠、执行编辑李浩明进行了一次讨论式对话。有这么一种说法,浦东开发意味着中央整个开放部署开始东移,广东过去十年独占鳌头的优势将被上海取代,因而有一种“失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