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有10多天没下雨了,板桥村的稻子到了收割的时候,田间地头热闹起来。儿女们出外打工了,孙子孙女也都上学了,老人们在地里挥舞着镰刀,成为村里一道特有的风景……这就是当下的板桥村,垂暮、沧桑又动人。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说的“一代人”,是指我的祖母、外祖母以及曾经和她们一起度过了那一段生气勃勃、极有意义的青壮年时代的姑祖母、舅祖母等人。确切地说,我这里想写的是“久已逝去的一代女人”。她们当年的那些辉煌岁月,我都不曾目睹,当然更谈不上参与。许多零碎片段的事情,都是幼年时从母亲、外祖母和姑姑们口里听来的。听她们谈这些事的时候,我是多么的神往和敬佩啊!母亲曾说:前一代人比她这一代人更先进、更勇敢。我觉得这话是对的。这些人的核心是祖母石漱林。那时是清朝末年,正吹着维新之风的时代。祖父在江西做官,是一位县太爷,祖母是官太太。但是这位官太太不安份,凭她在家里学到的一点文化,竟办起了一所女学校,自任校长。南昌正蒙女校,据说是江西全省第一所女子学校。外祖母汪筠青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她青年守寡,丈夫死于肺病。本来夫妻恩爱,她伺候丈夫也很尽心。但丈夫一死,就被夫家指责欺凌,在那大家庭里日子难过。这在封建社会里原也是平常事,青年寡妇只有忍气吞声的份儿。因为外祖父曾是祖父做官时的“刑名师爷”,两位夫人也互相熟识了,而且关系很好。这时祖母就来安慰和劝说。劝说的结果是外祖母毅然造反,带着三个小儿女搬出了沈姓夫家,宣布脱离关系。她后来就和祖母一起办学...  相似文献   

3.
真情的述说     
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凭着自己柔弱的双肩,担起了贫困乡亲们的重托。正是被她的真情所感动,我们来到了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六合镇沃丁村,在镇里同志的陪同下,我们走进了关玉梅的家。这是三间土坯砌就的茅草房,与邻居的砖瓦房相比显得既低矮又陈旧。谁知一大早,关玉梅的家门竟锁着。我们只好寻着她平时奔忙的足迹,一路追踪下去。“以前哪,我坐月子的时候,吃冻土豆儿,这苦,你们谁尝过,要不是她拉帮我,俺家早就完啦,我亲姐亲妹都没有她对我亲啊!”“村里的党员包扶贫困户,男党员都包一户,她包了好几户。”“家里的,外头的,谁找…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吉县东城乡上堤村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专业村,每年西瓜种植面积达300亩,仅西瓜一项农民收入40余万元,精明的瓜农们又在西瓜地里做文章,种上一茬秋白菜,一亩地又增收500元。西瓜每年7月份就收获上市了,瓜地闲半年,有些瓜农就在瓜地里种上秋白菜,每亩地产白菜1500多公斤,收入五六百元不成问题,看到有利可图,村里的瓜农们都争相在瓜田里种菜,都获得好收益。“西瓜村”里白菜俏@陈晋材  相似文献   

5.
普宁市占陇镇定厝寮村村东边山坡上长着一棵生势茂绿,有着200多年树龄的龙眼树。这棵龙眼树白周长有3.5米,树高8米。村里干部群众都称它为“革命树”,说是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到村里召开农会员代表大会演讲时栓马的革命树。经过调查了解,这棵龙眼树的确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1929年3月12日,陂溪村去四都赶乡圩的人,带回一个消息:“红军到四都了。”陂溪是长汀县一个只有30户人家的偏僻山村,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小小的陂溪村成了官兵、土匪肆意蹂躏的猎物,人们饱尝了兵匪搔扰之苦。红军是怎么个样子?他们不了解,整个村子沉浸在惶恐的气氛中,老人们做起祷告:希望红军不经过这个村。第二天,黄大嫂的男孩正好过满月。她想,红军不会说来就来,所以全家打早起床,杀鸡宰鹅,搬桌搬凳,准备赶在红军到来之前把喜事办完。中午,村里的人们突然惊慌地叫起来:“红军来了!”正在举杯  相似文献   

7.
<正>4月25日,倒春寒,浙江丽水下着毛毛雨,天气冷飕飕的,陈金英拄着拐杖和弟媳去银行取钱。她的背很驼,雨天地面湿滑,92岁高龄的她走得颤颤巍巍,步伐却不缓慢。陈金英有个红黑相间的小提包,她从不离身,即使坐在家中,也要放在自己手能够着的位置。过去,这个包里装着一沓又一沓的现金和一张又一张的欠条。2021年春节前,在她90岁的时候,陈金英从丽水赶往金华老家,还了人生的最后一笔债。从80岁到90岁,她用十年时间,还清了总计2077万元的债务,她说:“无债一身轻呐。”  相似文献   

8.
她叫王凤琴,通辽市库伦旗六家子镇洁利洼村柳编协会会长,一位性格倔强、浑身透着股韧劲儿的农家妇女。人到中年的她,25年前挑着嫁妆来到丈夫家时,看到的是几间破土房,几个木头箱子,露着土的火炕……这样一个破烂不堪的“新家”,比她想象中还要差一些,看着丈夫愧疚的眼神,她用仅有的几十元“彩礼”买回了常用的生活品。“开弓没有回头箭”,她这样安慰自己和丈夫,第二天就和他下地干活,开始了白手起家的生活。 村里办厂第一人 1986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  相似文献   

9.
<正>眼下,正是菜苗下地的繁忙时节,也是张莎莎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她穿梭在肃宁县万里镇和附近村镇的各个苗室之间,忙着给秧苗“体检”、治病,让这一茬春苗茁壮成长。“发展育苗产业,让青春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绽放绚丽光彩”是张莎莎奋斗的目标。一蔬菜果品是肃宁县万里镇的特色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0.
祖母去世一个甲子年了,但她的老屋还在。在秦巴山东麓的山坳里,如同飘拂着灰发、眼神坚定的祖母那样,一直矗立在那里。在回祖母老屋的路上,留下我们太多的记忆。我们居住的湖北郧阳府城离秦岭深处祖母的老屋,足有四五十里山路。在没有公路、更没有公交车的年代,去一趟祖母的老屋,要翻山越岭走七八个小时。我们那时都还小,但都必须帮助家里大人做事。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支部生活》2009,(6):33-33
在西青区张家窝镇,提起闫庄子村的“红白理事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家那村儿可好了,谁家有个红事、白事,村里都有专人给免费张罗,自己省心又省钱,镇里还给不少奖励呢!”闫庄子村的村民们言谈话语中更是充满了自豪:“说起我们村的理事会,还有一段‘顺口溜’呢——理事会、理事会,专管村里红白事,村民之事没小事,移风易俗是大事,勤俭节约管好事,方便群众办实事。”  相似文献   

12.
“林子,咱们的谈心亭啥时候开建?天气暖和了,大伙儿可都盼着呐!”“您放心,工人已经准备就绪,这几天就动工,再有半个来月,保准让大伙儿用上!”这天是北辰区瑞景街道宝翠花都社区的老年人食堂正式开张的日子,作为社区“大家长”的林则银一边巡视着食堂的运行情况,一边热络地跟居民聊着天。这不,老人们的吃饭问题才刚“落停”,她又紧锣密鼓地操持起社区里的另一件大事儿。  相似文献   

13.
张国 《世纪桥》2001,(5):51-52
我祖母名字叫徐秀,许多人叫她“张寡妇”,虽然这个绰号不雅,听了也挺不舒服的,但在抗击日寇那个年代里却被叫得很亲切。懂事后,祖母常给我讲  相似文献   

14.
象名演员具有自己的艺术个性一样,优秀售货员也具有自己的柜台风格。如果说,百货大楼著名的老售货员张秉贵象“一团火”似的热情,那么,东风市场年轻的女售货员李国凤,便象“一泓清水”似的温柔。“李国凤长就一双‘笑眼’。”同伴们常说。的确,她高高的身材,温文的举止,眼镜片后经常闪着亲切的微笑。经她接待过的顾  相似文献   

15.
陈琦 《广东党史》2011,(12):45-46
童年的时候,常常回到住在乡下的祖母身边。祖母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莫过于她那挑着一担沉甸甸的水桶的身姿了。记得,每天清晨,祖母总是很忙碌,她早早地起床,然后,便挑着一担水桶到井边挑水。有时,还在梦乡中的我,被祖母往水缸里倒水的声音惊醒,当看到祖母那瘦弱的身躯时,我便盼望着祖父有一天能从遥远的地方回来,帮祖母挑水。  相似文献   

16.
陈毅与报纸     
1936年7月的一天黄昏,项英的特务员丁上淮,把陈毅的特务员宋生发拉到草棚子外面悄声说:“老周和老刘(项英和陈毅的代号)又到那棵大树底下去了!”“吵起来啦?”“不知道。”“走,咱们绕过去听听,万一吵到打起来,咱们好劝架。”“你瞎说什么,首长还会打架?”两个小特务员边说边从草棚子后面绕到那棵大杉树旁的灌木丛里躲起来。他们看见陈毅和项  相似文献   

17.
“张爷爷,您一直是我最敬佩的人,从小到现在,哪怕到将来。当我刚懂事的时候,我爸爸便给我讲您的故事,说您是一个真正的东北汉子。想当年,您爱国忧民,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爷爷,您什么时候能回来看一看,聚一聚,让我们举杯同庆?我想大概不会很远了吧!” 这是江苏江阴市一位农村姑娘于1990年6月寄给台北张学良将军的。附信还寄去了两张自己的照片。这位姑娘就是自幼崇拜张学良的16岁的张静华。早在她读小学4年级时,村里放映过一场电影《西安  相似文献   

18.
杜涛欣 《廉政瞭望》2013,(15):60-61
6月9日下午,王玮的电动三轮车停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门前,车把上挂着一面被敲打不停的“铜锣”,右侧一张硬纸板上,用红字写着自己被河南省高法某某法官殴打。 “今天虽然是周末,但我知道今天法官们开会,再等一会儿。”王玮的身旁,放着一副崭新的金属拐杖。一次上访中,她被打断了腿。  相似文献   

19.
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生敬意;总有一种精神,激励我们前行。98岁高龄还坚持出诊的胡佩兰大夫是有一种精神的,这种精神就叫做奉献。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疗事业,退休20多年来从不间断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爱心门诊”坐诊。她说,“能干一天是一天,能奉献一天是一天。”胡佩兰用拳拳爱心和精湛医术诠释着奉献的涵义。老人还身体力行,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她因此成为“中国最年长的出诊医生”、“国内年龄最大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记者来到张士珍家中看望这位老劳模。一进门,就看见桌子上摆着不少绢花和半成品。老人告诉我们,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老劳模做绢花,准备“七一”的时候献给老八路们,她正在赶工。尽管退休多年了,但张士珍依然闲不住,她曾学过几天英语,但她发现这实在不是自己的特长,坚持了一阵儿就放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